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短期野外居住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帐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帐篷可进行空间调整;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外罩,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均包括连接管和连接棒,连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棒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均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柱套管,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短期野外居住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帐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帐篷是一种用于用户野外进行短期居住的装置,其用户包括野外游玩、野外勘探及其他各种目的;现有的帐篷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和外罩,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前端均与前侧梁连接,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后端均与后侧梁连接,还包括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左前柱和右前柱安装在前侧梁的下方,左后柱和右后柱安装在后侧梁的下方,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这种帐篷使用中发现,其只能为固定大小,无法适应外界因环境或用户人数变换而带来空间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进行空间调整的新型帐篷。本技术的新型帐篷,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外罩,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均包括连接管和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棒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均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柱套管,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柱套管的内部,所述左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右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右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柱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右前柱安装在第二连接件的底端,左后柱安装在第三连接件的底端,右后柱安装在第四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本技术的新型帐篷,所述外罩包括顶罩和侧罩,所述顶罩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顶罩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连接环分别与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连接,所述侧罩罩装在所述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本技术的新型帐篷,所述侧罩的两端通过可向内折叠的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的每一个折叠处均通过拉链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旋转连接管从而增加连接管和连接棒的相对距离,进行横向调整,通过旋转柱套管从而增加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相对距离,进行纵向调整,达到调整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侧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帐篷,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1、后侧梁、外罩,左前柱2、右前柱3、左后柱和右后柱;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均包括连接管4和连接棒5,连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连接棒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连接管的内部;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均包括第一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7和柱套管8,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柱套管的内部,左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一连接件9连接,右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二连接件10连接,左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右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并且左前柱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右前柱安装在第二连接件的底端,左后柱安装在第三连接件的底端,右后柱安装在第四连接件的底端,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旋转连接管从而增加连接管和连接棒的相对距离,进行横向调整,通过旋转柱套管从而增加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相对距离,进行纵向调整,达到调整目的。本技术的新型帐篷,外罩包括顶罩和侧罩11,顶罩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连接环12,顶罩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连接环分别与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连接,侧罩罩装在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本技术的新型帐篷,侧罩的两端通过可向内折叠的连接件连接,并且连接件的每一个折叠处均通过拉链13连接在一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帐篷,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外罩,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均包括连接管和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棒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均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柱套管,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柱套管的内部,所述左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右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右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柱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右前柱安装在第二连接件的底端,左后柱安装在第三连接件的底端,右后柱安装在第四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顶罩和侧罩,所述顶罩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顶罩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连接环分别与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连接,所述侧罩罩装在所述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的两端通过可向内折叠的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的每一个折叠处均通过拉链连接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短期野外居住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帐篷,本技术的帐篷可进行空间调整;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外罩,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均包括连接管和连接棒,连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棒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均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柱套管,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IPC分类】E04H15-46【公开号】CN204531605【申请号】CN201520161246【专利技术人】林琴 【申请人】林琴【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帐篷,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外罩,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和后侧梁均包括连接管和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棒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所述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均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柱套管,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一端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端部插入并螺装在柱套管的内部,所述左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右侧梁的前端与前侧梁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右侧梁的后端与后侧梁通过第四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左前柱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右前柱安装在第二连接件的底端,左后柱安装在第三连接件的底端,右后柱安装在第四连接件的底端,所述外罩罩装在左侧梁、右侧梁、前侧梁、后侧梁、左前柱、右前柱、左后柱和右后柱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琴,
申请(专利权)人:林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