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包括安装时埋入墙体的底座、能与底座分离的测量组件以及套装在测量组件上的罩壳,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湿敏电阻,此湿敏电阻固定在一个底部设置有温敏电阻的陶瓷导热盘片中,且在此湿敏电阻与陶瓷导热盘片之间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另外,在湿敏电阻以及陶瓷导热盘片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数据探针,此数据探针与底座中的数据处理模块相连,且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侧旁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用以和外界温、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数据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使用过程更加稳定,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脑机房对温湿度进行控制的无线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电脑机房中,特别是在中、大型电脑机房中很多都是米用空调系统,需要对房间温度、湿度进行即时集中监控,保持房间温度、湿度处于设备的正常工作范围内,避免出现过高的温度、湿度对操作人员以及设备造成影响。通常,对于机房内的温、湿度控制都是通过相关传感器实时采集,再通过相关设备进行调整控制。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插入式温、湿度传感器一般都是通过在普通的PCB板接口的地方焊接探针结构来实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收集以及下一步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连接,连接部位采用粘胶方式加固,但此种连接方式不仅连接不牢固,且探针部分接触效果不好,导致其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也有连接部位采用超声波焊接等熔接方式,但其加工复杂,成本较高,设备维护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为埋入式传感器,包括安装时埋入墙体的底座、能与底座分离的测量组件以及套装在测量组件上的罩壳,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湿敏电阻,此湿敏电阻固定在一个底部设置有温敏电阻的陶瓷导热盘片中,且在此湿敏电阻与陶瓷导热盘片之间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另外,在湿敏电阻以及陶瓷导热盘片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数据探针,此数据探针与底座中的数据处理模块相连,且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侧旁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用以和外界温、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数据交换。在本技术中,所述陶瓷导热盘片为一柱形双阶凸台结构,而罩壳上部开有与陶瓷导热盘片上阶凸台尺寸一致的通孔,且在此通孔内侧设置有密封圈。在本技术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数据探针插孔,并通过数据探针与底座上数据探针插孔的插拔操作来实现测量组件与底座的连接和分离。在本技术中,所述底座与测量组件之间留有10?15mm的间隙。在本技术中,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150?200 μ m。在本技术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GPRS模块、蓝牙模块或者3G/4G移动网络模块中的一种。在本技术中,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用于埋入墙体并进行加固的若干组稳定锚杆。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采用埋入式设计,使用过程更加稳定,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其测温单元以及测湿单元为独立、分离设计,并通过石墨烯层进行隔离,两者之间不产生干扰,测量结果更加稳定。3、底座与测量组件之间采用分离式结构,而测量组件由于外露,相较于底座更加容易被损坏,通过这种分离式结构,可在测量组件失效时,通过旋开罩壳来对测量组件进行更换以降低使用成本。4、底座与测量组件之间通过不同的数据探针进行固连,能有效解决现有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时所存在的焊接插针接触不可靠、容易弯曲变形等实际问题,使得传感器工作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1、墙体;2、罩壳;3、旋合螺纹面;4、陶瓷导热盘片;5、密封圈;6、石墨烯层;7、第一数据探针;8、湿敏电阻;9、第二数据探针;10、数据处理模块;11、GPRS模块;12、底座;13、稳定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说明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2、测量组件以及罩壳2,其中,底座12底部设置有稳定锚杆13,装配时,底座12的下半部分与稳定锚杆13 —同埋入墙体I中,通过稳定锚杆13的组合加固即可稳定整个无线传感器,而在底座12中除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10之外还在数据处理模块10侧旁设置有用于无线通讯的GPRS模块11。测量组件包括一个陶瓷导热盘片4,此陶瓷导热盘片4中间掏空,并在底部设置有温敏电阻,并在陶瓷导热盘片4掏空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湿敏电阻8,而在湿敏电阻8与陶瓷导热盘片4之间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00 μ m的石墨烯层6。另外,在测量组件中还设置有第一数据探针7以及第二数据探针9,其中,第一数据探针7前端穿过石墨烯层6连接到湿敏电阻8,后部则与数据处理模块10相连,第二数据探针9则在两端分别连接陶瓷导热盘片4以及数据处理模块10。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2上表面与陶瓷导热盘片4下表面之间留有15mm的间隙,通过此间隙可有效进行热交换。而陶瓷导热盘片4为一柱形双阶凸台结构,罩壳2上部开有与陶瓷导热盘片4上阶凸台尺寸一致的通孔,且在此通孔内侧设置有密封圈5。同时,在罩壳2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底座12外侧边缘相匹配的旋合螺纹面3,通过此旋合螺纹面3可将罩壳2从底座12上旋开,并将第一数据探针7以及第二数据探针9与底座12上的数据探针插孔上拔出来实现测量组件与底座12的分离。相反的操作则能实现测量组件与底座12的连接或者更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时埋入墙体的底座、能与底座分离的测量组件以及套装在测量组件上的罩壳,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湿敏电阻,此湿敏电阻固定在一个底部设置有温敏电阻的陶瓷导热盘片中,且在此湿敏电阻与陶瓷导热盘片之间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另外,在湿敏电阻以及陶瓷导热盘片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数据探针,此数据探针与底座中的数据处理模块相连,且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侧旁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用以和外界温、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数据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导热盘片为一柱形双阶凸台结构,而罩壳上部开有与陶瓷导热盘片上阶凸台尺寸一致的通孔,且在此通孔内侧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数据探针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测量组件之间留有10?15mm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稀层的厚度为150?200 μπ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GPRS模块、蓝牙模块或者3G/4G移动网络模块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稳定锚杆。【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包括安装时埋入墙体的底座、能与底座分离的测量组件以及套装在测量组件上的罩壳,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湿敏电阻,此湿敏电阻固定在一个底部设置有温敏电阻的陶瓷导热盘片中,且在此湿敏电阻与陶瓷导热盘片之间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另外,在湿敏电阻以及陶瓷导热盘片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房温湿度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时埋入墙体的底座、能与底座分离的测量组件以及套装在测量组件上的罩壳,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湿敏电阻,此湿敏电阻固定在一个底部设置有温敏电阻的陶瓷导热盘片中,且在此湿敏电阻与陶瓷导热盘片之间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另外,在湿敏电阻以及陶瓷导热盘片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组数据探针,此数据探针与底座中的数据处理模块相连,且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侧旁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用以和外界温、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数据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韩凤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