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属于悬挂系统技术领域。该悬挂系统结构包括前悬架、后悬架和中部连接机构,前悬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扭力杆和第一固定总成,第一扭力杆设置于第一支座和第一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第一固定总成与前悬架的板簧固接;后悬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扭力杆和第二固定总成,第二扭力杆设置于中部连接机构和第二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第二固定总成与后悬架的板簧固接;中部连接机构包括平衡支座,平衡支座设置有用于与各板簧连接的平衡臂总成;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置于挂车的车架纵梁前端凸台处和后端凸台处。该悬挂系统在正常工作前提下增强了车架纵梁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属于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常规挂车板簧悬挂系统,其与车架焊接的支架按照位置不同分为前悬架、中悬架和后悬架,悬挂系统的前、中、后悬架的支座等高在同一个安装平面上,简称平直型,此悬挂系统上方挂车纵梁为同一种高度等强度设计。在挂车行驶过程中整个悬架系统受力后,相对纵梁会产生力矩,距离悬挂系统中心的力臂越大,产生力矩就越大。很多挂车在使用时为满足通过性要求、降低装载重心,要求挂车承载面离地高度降低,从而导致悬架上方纵梁高度受限。此类挂车前簧支架及其前侧处上方纵梁往往会因高度太小、强度不够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既能正常工作又增强了车架纵梁强度的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包括前悬架、后悬架和中部连接机构,所述前悬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扭力杆和第一固定总成,所述第一扭力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总成与所述前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后悬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扭力杆和第二固定总成,所述第二扭力杆设置于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和第二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总成与所述后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包括平衡支座,所述平衡支座设置有用于与各板簧连接的平衡臂总成;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挂车的车架纵梁前端凸台处和后端凸台处。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中部连接机构还包括若干中悬架,所述中悬架包括前支座、后支座、第三扭力杆和第三固定总成,所述第三扭力杆设置于所述前支座和所述第三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三固定总成与所述中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前支座和所述后支座均设置有用于与各板簧连接的平衡臂总成。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的安装高度均低于所述前支座、后支座和所述平衡支座的安装高度,高度差为80_。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中部连接机构以所述纵梁的中线为对称线均布于所述纵梁中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过程中,将前、后悬架的支座安装高度较中部连接机构的平衡支座、前支座和后支座高度均降低80mm,悬架上方的纵梁采用两道变截面,在保证挂车悬挂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前后悬架上方的底盘纵梁高度加高了 80mm,增加了挂车纵梁强度。本技术的挂车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同常规悬挂系统,具备常规悬挂系统功用的同时,通过降低悬挂系统中的前后悬架的支座高度等措施,既保证了平衡臂摆动角度和车轴跳动量,纵梁强度又得到加强。本技术可在各类挂车上使用,提高了挂车悬挂系统的使用性能。对挂车结构进行了加强,可以防止其变形、损坏,增强了挂车的使用可靠性、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常规平衡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轴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三轴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为双轴悬挂,如图2所示,其具有前轴131和后轴132。挂车悬挂系统包含:前悬挂的第一支座121、后悬挂的第二支座123、第一板簧141、第二板簧142、第一扭力杆161、第二扭力杆162、平衡臂170等部件。平衡臂170设置在中部连接机构的平衡支座122上,平衡臂170的前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板簧141的前端连接点181,平衡臂170的后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二板簧142的后端连接点182,第一板簧141前端连接于第一支座121,第一板簧141后端连接于前端连接点181,第二板簧142前端连接于后端连接点182,第二板簧142后端连接于第二支座123。第一车轴131与挂车悬挂系统通过轴连接装置相连接,轴连接装置包括桥焊接总成151、U形螺栓152及扭力杆连接架153。车轴131的外周上布置有桥焊接总成151,通过U形螺栓152将桥焊接总成151与第一板簧141固定连接。桥焊接总成15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扭力杆161的扭力杆连接架153。第二车轴132的轴连接装置与第一车轴131相同。第一扭力杆161连接于第一支座121与扭力杆连接架153之间,第二扭力杆162连接于平衡支座122与第二车轴132的相应扭力杆连接架之间。第一支座焊接于变截面111的前方,第二支座焊接于变截面112的后方,平衡支座122焊接于平直面113的下方,平直面113位于变截面111和变截面112的中间,并高出80mmo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为三轴悬挂,其具有前轴331、中轴332和后轴333,中轴332位于挂车的车架纵梁的中部于前轴331与中轴332之间。挂车悬挂系统包含:第一支座321、前支座322、后支座323和第二支座324、第一板簧341、第三板簧342、第二板簧343、第一扭力杆361、第三扭力杆362、第二扭力杆363、第一平衡臂371、第二平衡臂372等部件。第一平衡臂371和第二 372分别设置在支座322、323上,第一平衡臂371、第二平衡臂372与第一板簧341、第三板簧342、第二板簧343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第一扭力杆361、第三扭力杆362、第二扭力杆363的安装方式也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前车轴331、中车轴332、后车轴331与挂车悬挂系统的连接方式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一支座焊接于变截面311的前方,第二支座焊接于变截面312的后方,前支座和后支座依次焊接于平直面313的下方,平直面313位于变截面311和变截面312的中间,并高出80_。除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提到的双轴悬挂系统和和三轴悬挂系统外,该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还可以为单轴悬挂系统或多轴悬挂系统,其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结构类似。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悬架、后悬架和中部连接机构,所述前悬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扭力杆和第一固定总成,所述第一扭力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总成与所述前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后悬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扭力杆和第二固定总成,所述第二扭力杆设置于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和第二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总成与所述后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包括平衡支座,所述平衡支座设置有用于与各板簧连接的平衡臂总成;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挂车的车架纵梁前端凸台处和后端凸台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机构还包括若干中悬架,所述中悬架包括前支座、后支座、第三扭力杆和第三固定总成,所述第三扭力杆设置于所述前支座和所述第三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三固定总成与所述中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前支座和所述后支座均设置有用于与各板簧连接的平衡臂总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的安装高度均低于所述前支座、后支座和所述平衡支座的安装高度,高度差为80mmo4.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挂车悬挂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悬架、后悬架和中部连接机构,所述前悬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扭力杆和第一固定总成,所述第一扭力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一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总成与所述前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后悬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扭力杆和第二固定总成,所述第二扭力杆设置于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和第二固定总成之间并与二者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总成与所述后悬架的板簧固接;所述中部连接机构包括平衡支座,所述平衡支座设置有用于与各板簧连接的平衡臂总成;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挂车的车架纵梁前端凸台处和后端凸台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崇阳,周正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