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545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这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保温隔板、组合式岩心管、底座、压力监测采集系统、平流泵、计算机,温度控制箱内部被保温隔板隔成高温区和低温区两部分;保温隔板上有连通孔,组合式岩心管穿过连通孔后一部分位于高温区内,另外一部分位于低温区内,组合式岩心管设置于底座上,底座具有滚轮,滚轮置于轨道上;平流泵连接组合式岩心管的入口,组合式岩心管上设置有多个压力监测口,每个压力监测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组合式岩心管由多根岩心管依次连接构成,第一根岩心管的首端安装堵头,该堵头处设置有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确定压力梯度场的影响因素,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稠油的开采技术中使用的模拟实验装置,具体涉及的是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稠油作为动力燃料及化工原料时所具有的独特优点,使得在现阶段油田生产过程中稠油的开采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地重视。然而在在稠油蒸汽驱的过程中,由于蒸汽的驱动作用会使受热区下游的流体聚集形成原油富集区,称为油墙。所形成油墙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所采用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有效性,油墙规模越大则说明所采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越有效。因此,研宄油墙的形成规律,找到增大油墙区域规模的方法对提高采收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常规的实验研宄并没有对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的变化规律给出详细、全面的总结,因此无法判断稠油蒸汽驱油墙的形成与其中压力梯度场的变化是否有直接的关系,也就不能对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的规律做出更全面的分析,并且常规实验由于岩心管长度限制而存在导致数据监测不全面、分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这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解决了从压力梯度场变化的角度来研宄油墙的形成规律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保温隔板、组合式岩心管、底座、压力监测采集系统、平流泵、计算机,温度控制箱内部被保温隔板隔成两部分,一侧为高温区,另一侧为低温区;保温隔板上有圆形的连通孔,组合式岩心管穿过连通孔后一部分位于高温区内,另外一部分位于低温区内,组合式岩心管设置于底座上,底座具有滚轮,滚轮置于轨道上;平流泵通过管线连接组合式岩心管的入口,组合式岩心管上设置有多个压力监测口,每个压力监测口处均安装一个压力监测采集系统的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组合式岩心管由多根岩心管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一根岩心管的首端安装堵头,该堵头处设置有所述的入口,最后一根岩心管的末端也安装堵头,该堵头处设置有出□ O上述方案中相邻两根岩心管的法兰盘处设有凹槽,密封圈安装在凹槽中,密封圈用于保证相邻两根岩心管之间的密封。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底座为可移动的,当组装岩心管时,通过推动底座,实现岩心管的移动,将两根岩心管更好地对接起来,可避免用手搬着岩心管将岩心管对接费时费力的现象,可以更为方便地连接岩心管。2、本技术由于将岩心管跨越高温区和低温区使用,可以模拟稠油蒸汽驱时温度波及的现象,同时设置可改变长度的组合式岩心管以增加岩心管的长度,同时压力监测点的数量也得到增加,这样可以在模拟蒸汽驱采油时更好、更加全面地监测岩心管中压力梯度场的变化情况,并且由于本实验装置对蒸汽注入速度、蒸汽注入温度以及模拟地层温度等实验参数的可控性,结合检测到的压力梯度场的变化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压力梯度场的影响因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岩心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单根岩心管的法兰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与轨道的俯视图。I平流泵,2入口,3高温区,4温度控制箱,5低温区,6压力监测采集系统,7计算机,8组合式岩心管,9堵头,10压力监测口,11密封圈,12底座,13保温隔板,14轨道,15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稠油蒸汽驱压力梯度场影响因素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4、保温隔板13、组合式岩心管8、底座12、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平流泵1、计算机7,温度控制箱4内部被保温隔板13隔成两部分,一侧为高温区3,另一侧为低温区5,温度控制箱4底部设有滑动轨道15 ;保温隔板13上设置有圆形的连通孔,组合式岩心管8穿过连通孔后一部分位于高温区3内,另外一部分位于低温区5内,组合式岩心管8设置于底座12上,如图4所示,底座12具有滚轮15,滚轮15置于轨道14上,底座12沿着轨道14可以横向移动,可以更为方便地连接岩心管。平流泵I通过管线连接组合式岩心管的入口 2,组合式岩心管8上设置有多个压力监测口 10,每个压力监测口 10处均安装一个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的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连接计算机7 ;如图2所示,组合式岩心管8由多根岩心管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实现组合式岩心管长度的改变,相邻两根岩心管的法兰盘处设有凹槽,如图3所示,密封圈11安装在凹槽中,密封圈11用于保证相邻两根岩心管之间的密封,第一根岩心管的首端安装堵头9,该堵头9处设置有所述的入口,最后一根岩心管的末端也安装堵头9,该堵头9处设置有出口。本技术工作时,启动平流泵1、温度控制箱4、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和计算机7,温度控制箱4的高温区3将平流泵I泵送进组合式岩心管14的水加热成蒸汽,再波及到低温区5内的长管中,同时,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通过岩心管上的各个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岩心管内的压力数据,并记录到计算机7中,计算机7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绘制出各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同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反应各个每个压力监测口 10的压力变化情况,以便研宄分析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对采出液含水率的测定来判断油墙形成的时机。本技术能够更准确地研宄油墙的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期能找到增大油墙区域规模的方法,原理清晰,操作更加简便。【主权项】1.一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4)、保温隔板(13)、组合式岩心管(8)、底座(12)、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平流泵(1)、计算机(7),温度控制箱(4)内部被保温隔板(13)隔成两部分,一侧为高温区(3),另一侧为低温区(5);保温隔板(13)上有圆形的连通孔,组合式岩心管(8)穿过连通孔后一部分位于高温区(3)内,另外一部分位于低温区(5)内,组合式岩心管(8)设置于底座(12)上,底座(12)具有滚轮(15),滚轮(15 )置于轨道(14 )上;平流泵(I)通过管线连接组合式岩心管(8 )的入口( 2 ),组合式岩心管(8)上设置有多个压力监测口( 10),每个压力监测口( 10)处均安装一个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的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连接计算机(7);组合式岩心管(8)由多根岩心管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一根岩心管的首端安装堵头(9),该堵头(9)处设置有所述的入口,最后一根岩心管的末端也安装堵头(9),该堵头(9)处设置有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根岩心管的法兰盘处设有凹槽,密封圈(11)安装在凹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这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保温隔板、组合式岩心管、底座、压力监测采集系统、平流泵、计算机,温度控制箱内部被保温隔板隔成高温区和低温区两部分;保温隔板上有连通孔,组合式岩心管穿过连通孔后一部分位于高温区内,另外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稠油蒸汽驱油墙形成过程中压力梯度场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4)、保温隔板(13)、组合式岩心管(8)、底座(12)、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平流泵(1)、计算机(7),温度控制箱(4)内部被保温隔板(13)隔成两部分,一侧为高温区(3),另一侧为低温区(5);保温隔板(13)上有圆形的连通孔,组合式岩心管(8)穿过连通孔后一部分位于高温区(3)内,另外一部分位于低温区(5)内,组合式岩心管(8)设置于底座(12)上,底座(12)具有滚轮(15),滚轮(15)置于轨道(14)上;平流泵(1)通过管线连接组合式岩心管(8)的入口(2),组合式岩心管(8)上设置有多个压力监测口(10),每个压力监测口(10)处均安装一个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的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采集系统(6)连接计算机(7);组合式岩心管(8)由多根岩心管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一根岩心管的首端安装堵头(9),该堵头(9)处设置有所述的入口,最后一根岩心管的末端也安装堵头(9),该堵头(9)处设置有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芳祥王春生徐玉建冯翠菊孙启冀田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