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文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291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属于中医内科领域。本治疗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开口,外壳体上铰接有壳盖,外壳体内具有隔板,隔板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和药料腔,加热腔内具有加热丝,药料腔内放置有药料环,药料环上具有出气孔,外壳体一端上还具有有电源盒,电源盒上具有按钮一和按钮二,药料腔的环形外壁上具有通气孔,外壳体的开口两侧分别具有魔术贴绑带和魔术贴粘带,外壳体的上端两侧上均固连有背带,外壳体的下端两侧上均固连有绑腿机构,绑腿机构包括连接带和腿带,连接带的一端固连于外壳体下端,连接带的另一端固连腿带,腿带上具有魔术贴组件。本装置患者使用舒适,设计考虑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医内科领域,涉及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宄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在中医内科的疾病中,经常需要通过药物的药气对病人的病变处进行药气渗透治疗,但是目前相应的治疗设备结构十分的简陋,患者使用时十分的麻烦,而且该种治疗设备通常不具有固定装置,非常容易掉落,整体结构设计考虑不周全,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该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患者使用舒适,设计考虑周全,解决了现有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结构不合理,患者使用体验感差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开口,所述外壳体上铰接有呈圆环形的壳盖,所述外壳体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和药料腔,所述加热腔内具有若干加热丝,所述药料腔内放置有药料环,所述药料环内填充有中药,所述药料环上具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外壳体一端上还具有有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上具有按钮一和按钮二,所述加热丝与所述电源盒串联,所述药料腔的环形外壁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外壳体的开口处具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开口两侧的魔术贴绑带和魔术贴粘带,所述外壳体的上端两侧上均固连有呈弧形的背带,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两侧上均固连有绑腿机构,所述绑腿机构包括连接带和腿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连于所述外壳体下端,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固连所述腿带,所述腿带上具有魔术贴组件。本治疗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在开口处将本外壳体扳开,围绕在病人的腰腹部,连接电源盒,电热丝将热量传递给药料环,从而对中药进行加热,使药气通过出气孔和通气孔刺激病人的穴位,从而起到渗透治疗的作用,结构设计巧妙,本装置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机构,通过背带限制外壳体的向下运动,通过绑腿机构限制外壳体的向上运动,腿带绑在小腿的上端,通过膝盖实现阻挡,使本装置的核心部位一直位于病变处。出气孔位于药料环的内壁上,通气孔位于外壳体的内壁上,在加热过程中,使药气的渗透路径单一,能够使药气快速直达穴位,防止了浪费,结构设计巧妙,通过按钮一和按钮二启动和关闭,打开壳盖实现药料环的更换,本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设计考虑周全。上述的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中,所述背带和连接带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该种材料使病人佩戴时舒适感强。上述的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中,所述壳盖的一端上具有凸出的把手块。通过把手块控制壳盖,十分方便。上述的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中,所述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导热性好,能够较好的传递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患者使用舒适,设计考虑周全。2、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电热丝将热量传递给药料环,从而对中药进行加热,使药气通过出气孔和通气孔刺激病人的穴位,从而起到渗透治疗的作用,结构设计巧妙。3、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机构,通过背带限制外壳体的向下运动,通过绑腿机构限制外壳体的向上运动,使本装置的核心部位一直位于病变处。4、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出气孔位于药料环的内壁上,通气孔位于外壳体的内壁上,在加热过程中,使药气的渗透路径单一,能够使药气快速直达穴位,防止了浪费,结构设计巧妙。【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除去背带和绑腿机构的装置结构爆炸图。图中,1、外壳体;la、开口 ;lb、隔板;lc、加热腔;ld、药料腔;ldl、通气孔;2、壳盖;2a、把手块;3、加热丝;4、药料环;4a、出气孔;5、电源盒;6、按钮一 ;7、按钮二 ;8、魔术贴绑带;9、魔术贴粘带;10、背带;11、连接带;12、腿带;12a、魔术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外壳体1,外壳体I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开口 la,外壳体I上铰接有呈圆环形的壳盖2,外壳体I内具有隔板lb,隔板Ib与外壳体I之间形成加热腔Ic和药料腔ld,加热腔Ic内具有若干加热丝3,药料腔Id内放置有药料环4,药料环4内填充有中药,药料环4上具有若干个出气孔4a,外壳体I 一端上还具有有电源盒5,电源盒5上具有按钮一 6和按钮二 7,加热丝3与电源盒5串联,药料腔Id的环形外壁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ldl,外壳体I的开口 Ia处具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开口 Ia两侧的魔术贴绑带8和魔术贴粘带9,外壳体I的上端两侧上均固连有呈弧形的背带10,外壳体I的下端两侧上均固连有绑腿机构,绑腿机构包括连接带11和腿带12,连接带11的一端固连于外壳体I下端,连接带11的另一端固连腿带12,腿带12上具有魔术贴组件12a。本治疗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在开口 Ia处将本外壳体I扳开,围绕在病人的腰腹部,连接电源盒5,电热丝将热量传递给药料环4,从而对中药进行加热,使药气通过出气孔4a和通气孔Idl刺激病人的穴位,从而起到渗透治疗的作用,结构设计巧妙,本装置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机构,通过背带10限制外壳体I的向下运动,通过绑腿机构限制外壳体I的向上运动,腿带12绑在小腿的上端,通过膝盖实现阻挡,使本装置的核心部位一直位于病变处。出气孔4a位于药料环4的内壁上,通气孔Idl位于外壳体I的内壁上,在加热过程中,使药气的渗透路径单一,能够使药气快速直达穴位,防止了浪费,结构设计巧妙,通过按钮一 6和按钮二 7启动和关闭,打开壳盖2实现药料环4的更换,本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设计考虑周全。背带10和连接带1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该种材料使病人佩戴时舒适感强。如图1和图2所示,壳盖2的一端上具有凸出的把手块2a。通过把手块2a控制壳盖2,十分方便。隔板Ib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导热性好,能够较好的传递热量。本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患者使用舒适,设计考虑周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开口,所述外壳体上铰接有呈圆环形的壳盖,所述外壳体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和药料腔,所述加热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开口,所述外壳体上铰接有呈圆环形的壳盖,所述外壳体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和药料腔,所述加热腔内具有若干加热丝,所述药料腔内放置有药料环,所述药料环内填充有中药,所述药料环上具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外壳体一端上还具有有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上具有按钮一和按钮二,所述加热丝与所述电源盒串联,所述药料腔的环形外壁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外壳体的开口处具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开口两侧的魔术贴绑带和魔术贴粘带,所述外壳体的上端两侧上均固连有呈弧形的背带,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两侧上均固连有绑腿机构,所述绑腿机构包括连接带和腿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连于所述外壳体下端,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固连所述腿带,所述腿带上具有魔术贴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华马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崔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