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219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涉及钢管热处理炉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两组平行使用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固定支座和旋转缓冲架,所述旋转缓冲架与固定支座的顶端转动相连;旋转缓冲架为星形结构,包括阻尼长杆、缓冲杆和配重杆,所述阻尼长杆、缓冲杆和配重杆的一端均焊接在与固定支座转动相连的旋转轴套上,配重杆竖直向下,阻尼长杆和缓冲杆分设于配重杆的两侧,所述配重杆与阻尼长杆之间及配重杆与缓冲杆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可靠,能对落下的管体起到缓冲作用,减缓管体下落的速度,使其缓慢滚至输送辊道上,避免管体与辊道磕碰,造成管体凹坑和划伤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管热处理炉设备
,尤其是一种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钢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管体热处理生产过程中,在淬火炉内经过900°C的高温加热,为保证管体出炉时受热的均匀性,采取侧出料方式,使管体整体滚落至输送辊道。然而由于管体处于红热状态,且出炉时由于高差大,管体下落时冲击力大,难免给管体造成凹坑或划伤等缺陷。在发现钢管管体出现凹坑或者划伤等缺陷后,由于连续生产,会批量出现类似质量事故。由于现场环境温度高,很难采取有效办法进行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可靠,能对落下的管体起到缓冲作用,减缓管体下落的速度,使其缓慢滚至输送辊道上,避免管体与辊道磕碰,造成管体凹坑和划伤等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至少包括两组平行使用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固定支座和旋转缓冲架,所述旋转缓冲架与固定支座的顶端转动相连;旋转缓冲架为星形结构,包括阻尼长杆、缓冲杆和配重杆,所述阻尼长杆、缓冲杆和配重杆的一端均焊接在与固定支座转动相连的旋转轴套上,配重杆竖直向下,阻尼长杆和缓冲杆分设于配重杆的两侧,所述配重杆与阻尼长杆之间、配重杆与缓冲杆之间及阻尼长杆和缓冲杆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长杆和配重杆之间、缓冲杆和配重杆之间均设有加强杆。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上套有铜套。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杆的下端设有配重块。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座为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的顶端固定有与三角形支架相垂直的连接销轴,旋转轴套与连接销轴转动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至少两组缓冲器对落下的管体进行缓冲,有效的降低了管体出炉的冲击力,避免了管体直接落在辊道上造成磕碰、划伤和凹坑等缺陷,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由于管体外表面的缺陷而造成的报废现象,有效提高成品管体的质量,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体在侧出料炉门出料状态一的示意图;图3是管体在侧出料炉门出料状态二的示意图;图4是管体在侧出料炉门出料状态三的示意图图中:1、阻尼长杆;2、铜套;3、缓冲杆;4、加强杆;5、配重杆;6、配重块;7、固定支座;8、连接销轴;9、旋转轴套;10、管体过桥;11、输送辊道;12、管体;13、侧出料炉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系统管体出炉下落时的缓冲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大规格钻杆管体经淬火炉加热后侧出料时避免管体出现划伤或凹坑的缓冲 目.ο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两组平行使用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固定支座7和旋转缓冲架,所述旋转缓冲架与固定支座7的顶端转动相连;旋转缓冲架为星形结构,包括阻尼长杆1、缓冲杆3和配重杆5,所述阻尼长杆1、缓冲杆3和配重杆5的一端均焊接在与固定支座7转动相连的旋转轴套9上,配重杆5竖直向下,阻尼长杆I和缓冲杆3分设于配重杆5的两侧,所述配重杆5与阻尼长杆I之间及配重杆5与缓冲杆3之间及阻尼长杆I和缓冲杆3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其中,所述阻尼长杆I和配重杆5之间、缓冲杆3和配重杆5之间均设有加强杆4,加强杆4起到加固的作用。由于缓冲杆3更换比较麻烦,为避免对管体12造成磨损,同时也利于更换,在所述缓冲杆3上套有铜套2。所述配重杆5的下端设有配重块6,保证配重杆5在自由状态时处于竖直向下的位置。所述固定支座7为三角形支架,可提高稳定性,三角形支架的顶端固定有与三角形支架相垂直的连接销轴8,旋转轴套9与连接销轴8转动相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在侧出料炉门13与输送辊道11之间加装两组缓冲器。当侧出料炉门13无开启时,缓冲器处于静止状态,利用杠杆的平衡原理,与炉门接触的阻尼长杆I和接料用缓冲杆3处于配重杆5的上方,且均布在配重杆5中心线的两侧。缓冲器安装时需要将旋转轴中心略低于出料炉门与输送辊道11之间的管体过桥10,避免加热后的红热管体12出炉下落时产生撞伤。两组缓冲器安装位置要求平行布设,保证缓冲器接管缓冲和管体12下落的同步性。缓冲器的固定位置要位于炉门与输送辊道11中间偏下方,接近输送辊道,尽量减少缓冲器与输送轨道之间的距离,这样当炉门关闭时,缓冲器将先前接到的管体12缓慢释放,减轻了下落时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加热后的红热管体12与输送辊道11之间产生磕碰或划伤。也因此,阻尼长杆I的长度大于缓冲杆3的长度,以阻尼长杆I被管体12压下时与侧出料炉门13刚好相接,以及缓冲杆3被管体12压下时与输送辊道11刚好相接为宜,以免太长时与侧出料炉门13和输送辊道11搭接或之间的缝隙太大而管体落下,均是使管体12能够光滑平顺通过。在缓冲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对缓冲器的结构及其材料进行了模块优化,在接料用缓冲杆3外部镶黄铜材质的铜套2,使得在与管体12接触时,不会对管体12造成划伤,且当铜套2产生变型后利于快速更换。与侧出料炉门13接触的阻尼长杆I由于处于炉门口,受到高温烘烤和与侧出料炉门13频繁磕碰,经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弯曲,为此我们将阻尼长杆I选取为Φ27Χ6的不锈钢无缝管,并利用三角型的稳定性,焊接加强杆4。为了方便缓冲器整体的快速更换,利用连接销轴8将旋转缓冲架与固定支座7连接,且保证旋转缓冲架在连接销轴8上可以在竖直面内360度自由转动。本技术与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13和管体过桥10,及输送辊道11之间的配合出料过程如下:将上述组装好的2组缓冲器固定在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13和输送辊道11之间,保证这2组缓冲器在同一基准线上,且旋转轴套9低于管体过桥10。当在炉子进行热处理作业时,管体12落至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13内,准备出料(如图2,缓冲器等管状态);侧出料炉门13由气缸带动缓慢打开,打开到一定角度,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13与缓冲器的阻尼长杆I接触,缓冲器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销轴8旋转,当侧出料炉门13完全打开时,缓冲器的缓冲杆3旋转成与管体过桥10成一定倾斜夹角的带料状态,管体12同时从侧出料炉门13内滚出,与缓冲器的缓冲杆3相接处,从而降低管体出炉时的冲击力(如图3缓冲器接管状态);当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13缓慢关闭时,与侧出料炉门13接触的阻尼长杆I缓慢抬升的同时,缓冲器的缓冲杆3也缓慢旋转向下释放出炉后的管体(参见图4所示),直至通过过桥10滚落至输送辊道11上,进行下一道工序。采用本技术可有效的降低管体出炉的冲击力,避免管体直接落在辊道上造成磕碰、划伤和凹坑等缺陷,降低生产过程中由于管体外表面的缺陷而造成的报废现象,有效提高成品管体的质量,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主权项】1.一种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组平行使用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固定支座(7)和旋转缓冲架,所述旋转缓冲架与固定支座(7)的顶端转动相连;旋转缓冲架为星形结构,包括阻尼长杆(1)、缓冲杆(3)和配重杆(5),所述阻尼长杆(I)、缓冲杆(3 )和配重杆(5 )的一端均焊接在与固定支座(7 )转动相连的旋转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炉侧出料炉门管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组平行使用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固定支座(7)和旋转缓冲架,所述旋转缓冲架与固定支座(7)的顶端转动相连;旋转缓冲架为星形结构,包括阻尼长杆(1)、缓冲杆(3)和配重杆(5),所述阻尼长杆(1)、缓冲杆(3)和配重杆(5)的一端均焊接在与固定支座(7)转动相连的旋转轴套(9)上,配重杆(5)竖直向下,阻尼长杆(1)和缓冲杆(3)分设于配重杆(5)的两侧,所述配重杆(5)与阻尼长杆(1)之间、配重杆(5)与缓冲杆(3)之间及阻尼长杆(1)和缓冲杆(3)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江刘安建刘荣姜荣凯李树军张绘杰宋杨陈旭祁永顺苑兵邵艳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一机河北石油专用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