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结构及包括其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该纤维增强结构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多条纬线和多条经线,其中,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率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延伸率,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该纤维增强结构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或者能够减少开裂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裂缝维修
,特别涉及一种纤维增强结构和包括该纤维增强结构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封闭路面裂缝,防止水渗入路面结构内部,被国际上广泛认为是减缓路面病害出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贴缝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裂缝修补的新材料,该材料使用时不需要开槽,只需对路面裂缝表面作简单清扫即可进行施工,因此具有便于施工、次生病害少、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贴缝带具有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一种贴缝带100沿着其宽度方向剖开的示意性剖视图。参照图1,贴缝带100包括纤维增强层110、分别设置在纤维增强层110上下两侧的上沥青基密封材料120和下沥青基密封材料130,以及设置在上沥青基密封材料120的上表面上的上隔离膜140和设置在下沥青基密封材料130的下表面上的下隔离膜150。贴缝带100可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就是说,上隔离膜140的暴露于外部的上表面和下隔离膜150的暴露于外部的下表面可以是平坦的。贴缝带100可具有3cm-6cm的宽度和的厚度,并可以被设置成卷。这里,上沥青基密封材料120和下沥青基密封材料130暴露于贴缝带10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导致气味散发。并且,由于沥青基密封材料外露,所以该成卷的贴缝带100与相邻的贴缝带100粘连(例如,在多卷贴缝带100沿着贴缝带宽度方向依次叠放的情况下),例如使得下隔离膜150的外侧与下沥青基密封材料130的外侧通过另外的沥青基密封材料粘连,在施工时不容易揭除下隔离膜150,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该问题更加严重。此外,由于沥青路面裂缝多呈不规则走向,部分贴缝带在施工时不能顺应裂缝走向灵活转弯,容易翘起,留下潜在的渗水风险。另外,部分贴缝带在施工时因为不能顺应裂缝走向,而不得不在转弯处剪断,大大降低施工效率,也影响了路面美观。传统的贴缝带还可能具有容易开裂的问题。图2A和图2B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贴缝带100被应用于修补沥青路面裂缝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A,首先将贴缝带100的下隔离膜150揭去,然后按照贴缝带100的下沥青基密封材料130面对路面裂缝C的方式将贴缝带100贴在路面裂缝C上。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沥青基密封材料以及可能的纤维增强层会逐渐挤入路面裂缝C中,形成凹陷R,如图2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贴缝带100的处于路面裂缝C上方的部分因为变薄而具有大大降低的强度。在低温季节,裂缝随着路面温度的下降而不断扩展。因此,贴缝带100会因为处于路面裂缝C上方的部分的强度变低而容易被拉裂。此外,在下雨天在贴缝带100的凹陷R中容易长期积水,导致雨水有渗入裂缝C的风险,难以起到良好的裂缝封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结构和包括该纤维增强结构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的纤维增强结构和包括该纤维增强结构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改善施工效率的纤维增强结构和包括该纤维增强结构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与路面的粘结性能的纤维增强结构和包括该纤维增强结构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开裂现象发生的纤维增强结构和包括该纤维增强结构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根据本技术的纤维增强结构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多条玮线和多条经线,其中,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率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延伸率,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多条玮线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依次布置,多条经线可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依次布置,多条玮线中的每一条可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多条经线中的每一条可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多条玮线和多条经线的尺寸、机械性质和分布密度中的至少一者可被构造为使得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率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延伸率,并且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在整个纤维增强结构上,多条玮线的分布密度可以是均一的,多条经线的分布密度可以是不均一的。多条经线的分布密度可从纤维增强结构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向着纤维增强结构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减小。相对于所述中部,位于所述中部的两侧的多条经线的分布密度可对称地变化。多条玮线的分布密度可等于或大于位于所述中部的多条经线的分布密度,并可大于位于所述边缘的多条经线的分布密度。根据本技术的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包括沥青基密封材料层,沥青基密封材料层具有顶表面和与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并包括中部和位于中部的两侧的边缘部,其中,该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还包括上述的纤维增强结构,所述纤维增强结构设置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中,并具有面对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的底表面和与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底表面相对的顶表面,其中,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中部的厚度可大于所述边缘部的厚度。所述纤维增强结构可仅设置在所述中部中,而没有设置在所述边缘部中。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底表面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之间的距离可大于所述边缘部的厚度。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并且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中部向着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可降低,使得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之间的距离减小。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彼此连接的中部的至少一部分和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中,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可具有弧形的形状。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中部中,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每个边缘部中,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中部中,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可具有朝着边缘部减小的高度。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每个边缘部中,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可具有向着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侧面减小的高度。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中部的厚度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厚度之间的比例可在1.5:1-15:1的范围内。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底表面和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顶表面可以是平坦的,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底表面和所述纤维增强结构的顶表面均可平行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所述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还可包括覆盖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上的上隔离膜和覆盖在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上的下隔离膜。上隔离膜可具有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顶表面接触的部分以及延伸超出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部分,下隔离膜可具有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底表面接触的部分以及延伸超出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部分。上隔离膜的延伸超出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部分与下隔离膜的延伸超出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部分可彼此接合,使得上隔离膜的延伸超出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部分、下隔离膜的延伸超出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边缘部的部分与沥青基密封材料层的侧面限定出与沥青基纤维复合结构的外界隔开的空间,并且沥青基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增强结构,所述纤维增强结构包括编织在一起的多条纬线和多条经线,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率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延伸率,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高于纤维增强结构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李廷刚,李莉,孙剑,陈长,石小培,曾蔚,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