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空绝热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93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泵池,具有泵池开口和泵池真空室;以及全真空绝热泵,其中,全真空绝热泵,具有:绝热泵真空室,设置有真空开口,外围设置有真空罩,底部设置有真空底板,内部设置有绝热管;大法兰,中心设置有通孔;真空管,为三通结构,外壁设置有绝热真空嘴;绝热泵物料管,拐角连接处设置有真空止回阀;真空管法兰,安装在绝热泵真空室的底部;以及真空法兰,设置在真空管和绝热泵物料管相同轴的另一端,与真空管和绝热泵物料管分别相连接,真空管与绝热泵物料管之间的空间形成通气孔,通气孔与绝热泵真空室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绝热泵池,特别涉及一种全真空的全真空绝热泵池
技术介绍
液化天然气(LNG)行业现有的撬组件真空泵池大法兰液体气化量大,大法兰有结露现象,不利于泵的正常运行,同时系统压力上升快,放空量大,易产生静电,存在安全隐串■/Q1、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抬升新能源汽车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全真空绝热泵池。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泵池,具有泵池开口和泵池真空室;以及全真空绝热泵,插入泵池开口,与泵池的内部紧密贴合,其中,全真空绝热泵,具有:绝热泵真空室,设置有真空开口,外围设置有真空罩,底部设置有真空底板,内部设置有绝热管;大法兰,中心设置有通孔,安装在真空开口上;真空管,为三通结构,一端密闭,直径与大法兰的通孔直径相同,穿过通孔,插入绝热泵真空室中,与通孔的边缘紧密贴合,外壁设置有绝热真空嘴;绝热泵物料管,安装在真空管内部,两端与真空管的未密闭的两端同轴设置,拐角连接处设置有真空止回阀;真空管法兰,安装在绝热泵真空室的底部,与绝热泵真空室、真空管穿入绝热泵真空室的一端、绝热泵物料管与穿入绝热泵真空室的一端同轴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真空法兰,设置在真空管和绝热泵物料管相同轴的另一端,与真空管和绝热泵物料管分别相连接,真空管与绝热泵物料管之间的空间形成通气孔,通气孔与绝热泵真空室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泵池,还具有:至少一个泵池物料管,与泵池相连通;以及泵池法兰,与泵池物料管一一对应,安装在物料管的一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泵池物料管,数量为两个。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泵池,还具有:泵池真空嘴,与泵池相连接。技术作用和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全真空绝热泵池,液体从物料管流过,液体在经过设备时被绝热泵真空室与外界隔离,减少与外界换热,完全处于真空绝热条件下,气化量少,大法兰无结露现象,真空装置的冷耗量小,加液泵运行稳定,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排放次数,减少安全隐患,加液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全真空绝热泵池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全真空绝热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实及施例对本技术所涉及的全真空绝热泵池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全真空绝热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全真空绝热泵池包括:泵池10和全真空绝热泵20。泵池10具有:泵池开口 11、泵池真空室12、泵池物料管13、泵池法兰14和泵池真空嘴15。泵池物料管13,数量为两个,设置泵池10的侧边,与泵池真空室12内部相连通。泵池法兰14,与泵池物料管13 —一对应,也为两个,安装在泵池物料管13的一端。泵池真空嘴15设置在泵池10的底部。全真空绝热泵20插入泵池开口 11中,与泵池10的内部紧密贴合。图2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全真空绝热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绝热泵真空室21、大法兰22、真空管23、绝热泵物料管24、真空管法兰25、真空法兰26、绝热真空嘴27和通气孔28。绝热泵真空室21具有真空开口 21a、真空罩21b、真空底板21c和绝热管21d。真空开口 21a设置在绝热泵真空室21上,真空罩21b设置在绝热泵真空室21的外围,真空底板21c设置在绝热泵真空室21的底部,绝热泵真空室21的圆周外侧先设置一层绝热管21d,在绝热管21d的外侧再设置一层真空罩21b。大法兰22的中心设置有通孔,安装在真空开口 21a上。真空管23,为三通结构,直径与大法兰22的通孔直径相同,一端密闭,真空管23的未密闭的两端中的一端穿过通孔,插入绝热泵真空室21中,与通孔的边缘紧密贴合。通过大法兰22将真空管23固定在绝热泵真空室21中。绝热泵物料管24,具有真空止回阀24a,安装在真空管23内部,一端与真空管23的插入绝热泵真空室21的未密闭的一端同轴设置,另一端与真空管23的未密闭的另一端同轴设置。真空管23与绝热泵物料管24之间的空间形成通气孔28,通气孔28与绝热泵真空室21相连接。真空止回阀24a设置在绝热泵物料管24的拐角连接处。真空管法兰25安装在绝热泵真空室21的底部,与绝热泵真空室21、真空管23穿入绝热泵真空室21的一端、绝热泵物料管24与穿入绝热泵真空室21的一端同轴的一端相连接。真空法兰26设置在真空管23和绝热泵物料管24相同轴的另一端,与真空管23和绝热泵物料管24分别相连接,将真空管23和绝热泵物料管24紧密固定在一起。绝热真空嘴27设置在真空管23的外壁上。通过上述结构的泵池10与全真空绝热泵20相互结合,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从物料管8流过,液体在经过设备时被真空室与外界隔离,减少与外界换热,完全处于真空绝热条件下,气化量少,大法兰无结露现象。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全真空绝热泵池,液体从物料管流过,液体在经过设备时被绝热泵真空室与外界隔离,减少与外界换热,完全处于真空绝热条件下,气化量少,大法兰无结露现象,真空装置的冷耗量小,加液泵运行稳定,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排放次数,减少安全隐患,加液成本低。上述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池,具有泵池开口和泵池真空室;以及 全真空绝热泵,插入所述泵池开口,与所述泵池的内部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全真空绝热泵,具有: 绝热泵真空室,设置有真空开口,外围设置有真空罩,底部设置有真空底板,内部设置有绝热管; 大法兰,中心设置有通孔,安装在所述真空开口上; 真空管,为三通结构,一端密闭,直径与所述大法兰的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绝热泵真空室中,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紧密贴合,外壁设置有绝热真空嘴; 绝热泵物料管,安装在所述真空管内部,两端与所述真空管的未密闭的两端同轴设置,拐角连接处设置有真空止回阀; 真空管法兰,安装在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的底部,与所述绝热泵真空室、所述真空管穿入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的一端、所述绝热泵物料管与穿入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的一端同轴的一端相连接;以及 真空法兰,设置在所述真空管和所述绝热泵物料管相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管和所述绝热泵物料管分别相连接, 所述真空管与所述绝热泵物料管之间的空间形成通气孔, 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真空绝热泵池,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泵池,还具有: 至少一个泵池物料管,与所述泵池相连通;以及 泵池法兰,与所述泵池物料管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物料管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真空绝热泵池,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泵池物料管,数量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真空绝热泵池,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泵池,还具有:泵池真空嘴,与所述泵池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泵池,具有泵池开口和泵池真空室;以及全真空绝热泵,其中,全真空绝热泵,具有:绝热泵真空室,设置有真空开口,外围设置有真空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真空绝热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池,具有泵池开口和泵池真空室;以及全真空绝热泵,插入所述泵池开口,与所述泵池的内部紧密贴合,其中,所述全真空绝热泵,具有:绝热泵真空室,设置有真空开口,外围设置有真空罩,底部设置有真空底板,内部设置有绝热管;大法兰,中心设置有通孔,安装在所述真空开口上;真空管,为三通结构,一端密闭,直径与所述大法兰的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绝热泵真空室中,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紧密贴合,外壁设置有绝热真空嘴;绝热泵物料管,安装在所述真空管内部,两端与所述真空管的未密闭的两端同轴设置,拐角连接处设置有真空止回阀;真空管法兰,安装在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的底部,与所述绝热泵真空室、所述真空管穿入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的一端、所述绝热泵物料管与穿入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的一端同轴的一端相连接;以及真空法兰,设置在所述真空管和所述绝热泵物料管相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管和所述绝热泵物料管分别相连接,所述真空管与所述绝热泵物料管之间的空间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绝热泵真空室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