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牵引工装,包括一底座;一支承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承框架包括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所述第一竖框和所述第二竖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框和所述第四竖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框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框上,且与所述第一竖框活动连接,所述第四竖框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框上,且与所述第二竖框可拆式连接;一驱动轮,其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框和所述第二竖框之间;一摇柄,连接所述驱动轮,能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一压紧轮,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竖框和所述第四竖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牵引工装,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电缆敷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用卷轴或绕盘对辅助电缆或电线进行安装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电缆敷设时使用的电缆牵引工装。
技术介绍
在建筑安装工程,尤其是核电安装工程中,电缆的敷设量极大,敷设时受电缆本身的重量、硬度、桥架空间、人员使力时一致性问题及人员施工疲劳、人员人生安全等较为突出的因素制约,电缆敷设的工种成为劳动强度高、工作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的工种。工程项目一般采用电缆敷设机和人工敷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电缆敷设。现有的电缆敷设机包括电机等较多部件,其体积较大,敷设在距离长、拐弯少、空间宽敞的工况下能提高敷设效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况好的情况不多。由于电缆敷设机体积大,在桥架密集、空间狭小、拐弯多的工况下难以使用,只能依靠人工敷设。人工敷设较为灵活,敷设工况限制小,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电缆牵引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牵引工装,包括:一底座;一支承框架,其设置在底座上,支承框架包括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相对设置,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相对设置,第三竖框设置在第一竖框上,且与第一竖框活动连接,第四竖框设置在第二竖框上,且与第一竖框可拆式连接;一驱动轮,其轴安装于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之间;一手柄,连接驱动轮;一压紧轮,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竖框和所述第四竖框上分别设有移动限位装置,所述压紧轮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竖框和所述第四竖框的移动限位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具有限位槽,所述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上的可沿所述限位槽上下移动固定的滑车,所述滑车具有一滑块,所述压紧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滑车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竖框与所述第一竖框铰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竖框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二竖框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紧轮的两端横截面比中间横截面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紧轮的材料为尼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摇柄的转动直径大于所述驱动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摇柄通过一飞轮连接所述驱动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牵引工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电缆敷设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经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5所示,电缆牵引工装包括底座1、支承框架2、驱动轮3、压紧轮4和手柄5。支承框架2设置在底座I上。支承框架2包括第一竖框21、第二竖框22、第三竖框23和第四竖框24,第一竖框21和第二竖框22相对设置,第三竖框23和第四竖框24相对设置。第三竖框23设置在第一竖框21上,且与第一竖框21铰接。第四竖框24设置在第二竖框22上,且与第二竖框22通过一快速卡扣25连接。驱动轮3的轴安装于第一竖框21和第二竖框22之间。压紧轮4的轴安装于第三竖框23和第四竖框24之间。手柄5连接驱动轮3。在本实施例中以相互平行间隔的方式来设置驱动轮3和压紧轮4。打开快速卡扣25,第四竖框24与第二竖框22能快速分离。因为第三竖框23和第一竖框21以铰链连接,第三竖框可以铰链为轴心向外翻开。在驱动轮3上放置电缆,第三竖框23以铰链为轴心向内翻转,将电缆夹持在驱动轮3和压紧轮4之间。重新合上快速卡扣25,摇动手柄5,带动驱动轮3持续转动。通过电缆与驱动轮3和压紧轮4之间的摩擦力,向前牵引电缆。根据常规电缆尺寸,设计各个竖框21、22、23、24的长度或调整压紧轮4和驱动轮3在各个竖框上的连接位置,使压紧轮4与驱动轮3的间距与电缆尺寸匹配,方便夹持电缆。较佳地,在第三竖框23和第四竖框24上分别设有移动限位装置6,压紧轮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竖框23和第四竖框24上的移动限位装置6。移动限位装置6能调整压紧轮4的上下高度,使压紧轮4和驱动轮3的距离可调,适合牵引不同尺寸的电缆或多股电缆。例如,移动限位装置可以是套设在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上可以上下移动的滑板。滑板可以在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上上下滑动并固定。压紧轮设置在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上的滑板之间,即可以随时调整两滑板的高度,进而调整压紧轮和驱动轮之间的距离。较佳地,第三竖框23和第四竖框24具有限位槽6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牵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支承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承框架包括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所述第一竖框和所述第二竖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框和所述第四竖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框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框上,且与所述第一竖框活动连接,所述第四竖框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框上,且与所述第二竖框可拆式连接;一驱动轮,其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框和所述第二竖框之间;一摇柄,连接所述驱动轮,能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一压紧轮,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竖框和所述第四竖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华,朱平,王璐,王荣敏,程定富,居海兵,张亚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