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留宝专利>正文

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503 阅读:5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在后车架上设置有1-4个上固定座,在后轮横旦或引擎壳体上设置有1-4个下固定座。减震器上端设置有上接头,减震器下端设置有下接头,上接头与1-4个上固定座中任一个用螺栓相连接,下接头与后轮横旦或引擎壳体上1-4个下固定座中任一个用螺栓相连接。本装置通过变换减震器安装位置可以把减震效果调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可以根据常用载重量及时调整减震器位置到最佳状态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时避震效果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电动车如附图说明图1、4、5所示一般包含有1、前轮,2、车架,3、引擎,4、悬吊引擎架,5、坐垫,6、上接头,7、螺栓,8、上固定座,9、后车架,10、减震器,11、后轮,12、下固定座,13、下接头,14、横旦,15、引擎壳体,16、置物箱等。包括减震器在内的后轮减震装置在位置设置上大都是采用固定不变的形式,绝大部分减震装置都不是垂直设置,而是采用上部向前倾斜的形式。这种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差,尤其不能适应各种不同负载重量对减震效果的需要。特别是在路况差,车上负载重的情况下减震效果就更差。人骑在这种摩托车、电动车上颠簸极其励害,特别在路况差的情况下骑车、坐车人就会感到更加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通过变换减震装置的位置可以把减震效果调到最佳状态,特别是根据常用载重量可随时调整减震装置到最佳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时减震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它是在后车架上设置有1-4个上固定座,在后轮横旦上设置有1-4个下固定座,减震器上端设置有上接头,减震器下端设置有F接头。上接头与后车架上1-4个上固定座中任一个用螺栓相连接,下接头与后轮横旦上1-4个下固定座中任一个用螺栓相连接。所述的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亦可在引擎壳体上设置1-4个下固定座12,下接头与引擎壳体上的1-4个下固定座中任一个用螺栓相连接。所述的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调整减震器上、下接点与上、下固定座的连接位置时只需将原连接处螺栓卸下然后按减震器新安装位置用螺柱紧固连接即可。所述的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因减震器相接位置变换而引起后车架和后轮横旦或引擎壳体牢度不够时可加粗或加固后车架和后轮横旦或引擎壳体。新车制造时可选用足够承载力的材料制作,旧车改造时可用铁条、钢管或角钢等材料固接在原材料上。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对后轮减震器按装位置可变换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本装置可以把减震效果调到最佳位置,特别是可以根据常用载重量及时调整减震器到最佳位置的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时避震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后轮减震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2、车架,3、引擎,4、悬吊引擎架,5、坐垫,6、上接头,7、螺栓,8、上固定座,9、后车架,10、减震器,11、后轮,12、下固定座,13、下接头,14、横旦,15、引擎壳体,16、置物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在后车架9两边各设置有4个上固定座8,该四个上固定座8分别为A、B、C、D,在两边横旦14上各设置4个下固定座12,该四个下固定座12分别为甲、乙、丙、丁。减震器10上端设置有上接头6,减震器10下端设置有下接头13。上接头6与上固定座A8用螺栓7相连接,下接头13与下固定座A12用螺栓7相连接。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在后车架9一边设置有3个上固定座8,该3个上固定座8分别为A、B、C,在引擎壳体15后部设置有下固定座12,减震器10上端设置有上接头6,减震器10下端设置有下接头13。上接头6与上固定座B8用螺栓7相连接,下接头13与下固定座12用螺栓7相连接。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在后车架9两边各设置有3个上固定座8,该3个上固定座8分别为A、B、C,在引擎壳体15后端设置有下固定座12,减震器10上端设置有上接头6,减震器10下端设置有下接头13。上接头6与上固定座B8用螺栓7相连接,下接头13与下固定座12用螺栓7相连接。实施例4如图5所示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在后车架9上设置有3个上固定座8,该3个上固定座8分别为A、B、C,在引擎壳体15上设置有3下固定座12,该3个下固定座12分别为甲、乙、丙。减震器10上端设置有上接头6,减震器10下端设置有下接头13,上接头6与上固定座A8用螺栓7相连接,下接头13与下固定座丙12用螺栓7相连接。本技术以实施例1为例说明其实际效果。在实施例1中,两减震器10的上、下两接头上接A、A和下接甲、甲接点时,避震效果好但负载效果差。两减震器10的上、下两接头上接D、D和下接甲、甲接点时,避震效果较好但负载效果差。两减震器10的上、下两接头上接A、A和下接丁、丁接点时避震效果差,负载效果一般,这种连接位置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两减震器10的上、下两接头上接D、D和下接丁、丁接点时避震效果最好并且负载效果也最好,这是本技术最佳安装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后车架(9)上设置有1-5个下固定座(8),在后轮横旦(14)上设置有1--5个下固定座(12),减震器(10)上端设置有上接头(6),减震器(10)下端设置有下接头(13),上接头(6)与后车架(9)上1--5个上固定座(8)中任一个用螺栓(7)相连接,下接头(13)与后轮横旦(14)上1--5个下固定座(12)中任一个用螺栓(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可变换位置的摩托车、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后车架(9)上设置有1--5个上固定座(8),在后轮横旦(14)上设置有1--5个下固定座(12),减震器(10)上端设置有上接头(6),减震器(10)下端设置有下接头(13),上接头(6)与后车架(9)上1--5个上固定座(8)中任一个用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留宝
申请(专利权)人:朱留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