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181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检测电动机故障的安全带装置。该安全带装置(10)具有:卷轴(15),其卷收织带;有刷电动机(31),其驱动所述卷轴(15);电动机控制部(110),其对所述有刷电动机(31)的驱动进行控制;电压检测部(400),其检测所述有刷电动机(31)的两端的电压;故障判定部(120),在所述电动机控制部(110)的控制下所述有刷电动机(31)被驱动时,故障判定部(120)根据所述电压检测部(400)检测到的电压中是否含有规定频率成分,对所述有刷电动机(31)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所述规定频率成分是所述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产生的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如下这样的安全带装置,即,在用于预紧器的电动机等发生故障时,该安全带装置使驾驶员能够得知该情况(电动机发生了故障)。具体而言,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图1所示,该安全带装置具有电动机、电动机驱动机构、驱动力传递机构和故障判定机构,故障判定机构基于在驱动力传递机构处于切断驱动力从电动机向安全带卷收装置的传递的状态下,电动机驱动机构驱动电动机所产生的电流的波形来判定电动机有无故障。【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特开2003-160024号
技术实现思路
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仅在点火开关打开时、驾驶员侧的车门开关打开时、或者检测到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等时候,启动并执行电动机故障检测。如此,由于进行电动机等的故障检测的机会较少,因而有时会发生例如车辆发生紧急状态时由于电动机故障等而导致无法用安全带束缚驾驶员的问题发生。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检测到电动机故障的安全带装置。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具有:卷轴,其卷收织带;有刷电动机,其驱动上述卷轴;电动机控制部,其对上述有刷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电压检测部,其检测上述有刷电动机的两端的电压;故障判定部,在上述电动机控制部的控制下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上述故障判定部根据上述电压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电压中是否含有规定频率成分,对上述有刷电动机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所述规定频率成分是所述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产生的成分。技术方案2为,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之上,上述规定频率成分为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产生的纹波电压。技术方案3为,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之上,在上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中不含有上述纹波电压、且该电压值比0大规定值时,上述故障判定部判定上述有刷电动机和上述电动机控制部之间的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技术方案4为,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之上,在上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电压值为0时,上述故障判定部判定上述有刷电动机和上述电动机控制部之间的线路发生断路故障。技术方案5为,在技术方案2~4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之上,上述故障判定部对上述电压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电压进行滤波,根据滤波后的电压的波形来判断是否含有纹波电压,从而对上述有刷电动机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技术方案6为,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之上,上述安全带装置还具有车辆状态检测部,在上述车辆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在车辆的加速度未超过规定值的状态下织带处于被锁合状态或者进行收紧织带的动作时,上述故障判定部对上述有刷电动机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检测电动机故障的安全带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的电动机驱动部的结构图。图3是具有图1所示安全带装置的车辆的正面图。图4是图1中的卷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为了说明图4中的电动机驱动部而引用的图。图6是为了说明图4中的离合机构的结合状态而引用的图。图7是为了说明图4中的离合机构的分离状态而引用的图。图8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有刷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图2中的H桥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图10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有刷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滤波前以及滤波后的电动机的端子电压的波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安全带装置;14:卷收器;15:卷轴;16:织带;31:有刷电动机;35:电动机驱动机构;100:ECU;110:电动机控制部;120:故障判定部;200:电源;300:电动机驱动部;400:电压检测部;500:车辆状态检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简称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10具有ECU100,该ECU100具有电动机控制部110和故障判定部120,作为一个例子,例如,该安全带装置10还具有卷收器(Retractor)14以及织带(安全带)16,其中,卷收器14由卷轴(安全带卷轴)15和有刷电动机31构成。另外,在安全带装置10中,可以由电动机控制部110控制电动机驱动部300,以将电源200的电力供应给有刷电动机31,卷轴15的轴15a与有刷电动机31的驱动轴31a之间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机构35来连接。另外,卷轴15也可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卷收器14的框架41内。ECU100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其接收由电压检测部400检测到的有刷电动机31的端子电压、以及由车辆状态检测部500检测到的车辆状态信息,这些信息用于判断是否进行有刷电动机31的故障判定。另外,车辆状态信息包含紧急动作状态(“预碰撞状态”)或者舒适驾驶状态(“安逸状态”)的信息,该紧急动作状态为,车辆的加速度在规定值以上时为了避免碰撞、或者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等的紧急情况下的动作状态,该舒适驾驶状态为,在车辆的加速度不超过规定值的状态下,织带16处于被锁合状态或者进行收紧织带16的动作等时,以乘员的舒适性为优先的驾驶状态(负载较轻)。另外,车辆状态检测部500所检测出的信息中也包括带扣开关27的开/关、车速、加速度等信息。另外,ECU100除具有电动机控制部110、故障判定部120之外,还可以具有未图示的例如存储部、输入输出接口部等。输入输出接口部可与同样未图示的SRS(SupplementRestraintSystem)单元(辅助束缚单元)连接,从而使SRS单元的动作信号能够被输入ECU100。另外,输入输出接口部例如还可与CAN(Control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等车内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连接,从而能够使未图示的VSA(VehicleStabilityAssist)单元(车辆稳定控制单元)、ACC(AdaptiveCruiseControl)单元(障碍物检测装置控制单元)等的动作信号被输入ECU100。电动机控制部110以电流反馈控制的方式控制电动机驱动部300。通过电动机控制部110所进行的电流反馈控制,驱动有刷电动机31的驱动电流值与为了使织带16受到规定的张力而设定的设定电流值一致,有刷电动机31在该电流的驱动下使卷轴15转动,进而卷收织带16。具体而言,电动机控制部110算出用于使所反馈回来的有刷电动机31的驱动电流值与设定电流值一致的占空比,根据该占空比控制电动机驱动部300,在高电平期间将电源200的电力供应给有刷电动机31。一方面,在电动机驱动部300所反馈回来的驱动电流值低于设定电流值时,电动机控制部110算出高于当前占空比的占空比。另一方面,在电动机驱动部300所反馈回来的驱动电流值高于设定电流值时,电动机控制部110算出低于当前占空比的占空比。然而,由于有刷电动机31具有电刷,受到电刷的影响,在通过电刷切换电流时会产生纹波噪声(纹波电压)。着眼于该现象,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10构成为,只要有刷电动机31被驱动而处于转动状态,就能够在任何时刻进行故障判定。因此,故障判定部120根据有刷电动机31在电动机控制部110的控制下被驱动时电压检测部400所检测到的电压,通过判断该电压中是否含有有刷电动机31在被驱动时产生的规定频率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卷轴,其卷收织带;有刷电动机,其驱动所述卷轴;电动机控制部,其对所述有刷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有刷电动机的两端的电压;故障判定部,在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控制下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所述故障判定部根据所述电压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电压中是否含有规定频率成分,对所述有刷电动机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所述规定频率成分是所述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产生的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30 JP 2014-0154211.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卷轴,其卷收织带;有刷电动机,其驱动所述卷轴;电动机控制部,其对所述有刷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电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有刷电动机的两端的电压;故障判定部,在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控制下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所述故障判定部根据所述电压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电压中是否含有规定频率成分,对所述有刷电动机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所述规定频率成分是所述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产生的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频率成分为有刷电动机被驱动时产生的纹波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中不含有所述纹波电压、且该电压值比0大规定值时,所述故障判定部判定所述有刷电动机和所述电动机控制部之间的线路发生短路故障。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馆正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