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系统中功率电缆的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3081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系统中功率电缆的监控系统,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电缆各节点上的温度检测电路,各所述节点通过两导线串联到电机的ECU上,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温度电阻R2,与所述R1和R2并联的电压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电压控制元件并联的稳压件,由所述ECU检测所述R2两端的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温度检测电路结构简单,尺寸小,接线简单,容易集成到接插件中,使用过程中因车引起的冲击振动不会影响温度检测电路的工作,使得电缆与接插件的触点处的温度能够被实时检测到,利用两条导线将多个监控节点的温度检测电路串联连接,即可以实现多个温度监控节点的温度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对新能源驱动电机系统用的电缆进行温度检测的电路。
技术介绍
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对电机的力矩容量要求较高,由于电机的工作电流越来越大,驱动电机系统中的电缆和接插件上的电流发热越来越严重,给电机系统的动力线缆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于电缆与接插件处的热量不断增加,存在安全隐患,会引发火灾。尤其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由于空间有限,电缆和油管的排布比较集中,一旦电气连接的位置出现电烧蚀现象,后果不堪设想。目前,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的上下游企业都是在设计和生产的前端,通过提高设计质量和生产质量来解决,但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这种措施不能完全避免这种隐患,因不合格率和失效率的存在,导致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甚至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产品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边界条件,而实际设计和使用过程非常复杂,比如过载工况难以预计,在生产过程和维护过程中,会多次拆装电缆和接插件,外界的湿热腐蚀环境会导致镀层过早老化,产品的超期服役等等。现有技术中从使用端直接介入检测,主动避免危害发生,将功率电缆系统烧蚀危害降低到最低,实现高级别的功能安全。现有技术比如通过温度测量的ECU(整车控制器或电机逆变器)或通过温度继电器检测都有一定的缺陷。温度测量的E⑶采用逐点检测的办法,每个监测点都需要通过专门的电缆和远端的ECU连接,这种方式接线过于复杂,同时也限制了监测节点的数量,难以接受;通过温度继电器的方式可以把多个节点串联起来,使系统接线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但是温度继电器内部往往是两个不同材质的金属簧片压接到一起,由于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率不同,簧片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自动弯曲,和另一个触点导通或分离,这种原理的温度继电器由于是触点结构,在车用的震动冲击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误动作,一旦误动作整车就会切断动力,带来较高的安全隐患,难以满足汽车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只需通过两条导线即能在线同时检测多个节点且能避免误动作的电缆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机系统中功率电缆的监控系统,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电缆各节点上的温度检测电路,各所述节点通过两导线串联到电机的ECU上,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l和温度电阻R2,与所述Rl和R2并联的电压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电压控制元件并联的稳压件,由所述ECU检测所述R2两端的电压。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控制元件为并联稳压器,所述稳压件为齐纳二极管,所述并联稳压器的参考电压为Vy所述二极管的稳压值为Vz,由所述ECU检测所述R2两端的电压Vtest=VCC-n*Vz,通过电压 Vtest得出电阻 R2 的阻值为(VCC- (n-1) *Vz-V test) *Rl/Vr_Rl,其中 VCC为ECU系统电压,η为所述节点数量。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电阻R2为NTC热敏电阻。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电阻R2为PTC热敏电阻。进一步的,所述E⑶的检测端连接有接地电阻R3。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机系统中的功率电缆监控系统,通过在线的温度监控,避免功率电缆系统烧蚀,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另外,本专利技术不仅可检测到监控节点上是否存在危害,而且在检测到危害发生时,计算危害节点的实际温度,通过适当的逻辑推断以避免误动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系统中功率电缆的监控系统,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电缆各节点上的温度检测电路,各节点通过两条导线串联到电机的ECU上,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l和温度电阻R2,与Rl和R2并联的电压控制元件,以及与电压控制元件并联的稳压件,电压控制元件为并联稳压器,稳压件为齐纳二极管,由ECU检测R2两端的电压,同时ECU的检测端连接有接地电阻R3,进行接地保护。如图1所示,温度电阻R2为NTC热敏电阻,E⑶和温度监控节点间通过两条导线连接,RU R2、Ul、Dl构成了监控节点的温度检测电路,其中Ul为并联稳压器(shuntregulator), R2为NTC温度电阻,温度上升时其电阻下降。当温度较低时,Ul的参考电压R脚的电压值低于参考电压Vr,此时Ul上基本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监控节点两端的电压为Dl齐纳二极管的齐纳电压Vz,该值高于Vr,此时E⑶内部的Vtest节点电压为VCC_Vz,当ECU检测到该值附近时认为温度监控节点没有过热情况发生;当温度较高时,R2电阻值减小,Ul的参考电压R脚的电压值上升,当达到Vr,时,Ul上有电流流过,此时监控节点两端的电压不再是齐纳电压Vz,该值开始下降,该电压值Ut = Vr*(R2+Rl)/Rl,ECU内部的Vtest节点电压为VCC-Ut,继而ECU可以计算出温度测量电阻R2的阻值,(VCC-Vtest) *R1/Vr-Rl,继而根据R2的阻值/温度曲线可以推算出监控节点的温度。该电路同样可以实现多个温度监控节点同时工作,E⑶通过两条导线,以此串联各个节点。由于没有发生电缆节点烧蚀的监控节点温度较低,单元电路的压降为齐纳电压Vz,E⑶内部的Vtest节点电压为VCC-n*Vz,η为监控节点数量;当某一个节点温度升高时,同样可以通过Vtest节点电压换算出改节点温度测量电阻R2的阻值,(VCC-(n-l)*Vz-V test)*Rl/Vr-Rl,继而推算出该监控节点的温度。当然,温度电阻R2也可采用PTC热敏电阻,如图2所示,电路原理如上所述,同样可以通过Vtest节点电压换算出节该点温度测量电阻R2的阻值,(VCC-(n-l)*Vz-V test)*Rl/Vr-Rl,继而推算出该监控节点的温度。本领域人员也可采用比较器代替并联稳压器,实现过热报警,但采用比较器则无法测算问题节点的温度。可见,本专利技术中的温度检测电路结构简单,尺寸小,接线简单,容易集成到接插件中,使用过程中因车引起的冲击振动不会影响温度检测电路的工作,使得电缆与接插件的触点处的温度能够被实时检测到。本专利技术通过串联将多个监控节点的温度检测连接,利用两条导线即可以实现多个温度监控节点的温度监控,并且可以准确估计出温度异常升高的节点温度,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缆温度监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机系统中的功率电缆监控系统,通过在线的温度监控,避免功率电缆系统烧蚀,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另外,本专利技术不仅可检测到监控节点上是否存在危害,而且在检测到危害发生时,计算危害节点的实际温度,通过适当的逻辑推断以避免误动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电机系统中功率电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电缆各节点上的温度检测电路,各所述节点通过两导线串联到电机的ECU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机系统中功率电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电缆各节点上的温度检测电路,各所述节点通过两导线串联到电机的ECU上,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温度电阻R2,与所述R1和R2并联的电压控制元件,以及与所述电压控制元件并联的稳压件,由所述ECU检测所述R2两端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迈尔世通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