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弧形隔板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蒸发器工作腔室与冷凝器工作腔室实现上下布置,结构紧凑,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所占用空间,体积小;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的面板壳体呈流线型,可以降低飞行时所受的迎风阻力,外形美观;采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组件和蒸发器组件,可有效地减小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使其具有风阻系数小、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使用、安装和维修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机环境控制
,具体涉及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升机主要采用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实施环境控制,从发动机的压气机引入高温高压空气在冷却涡轮中膨胀降温,从而对座舱或者设备舱实现制冷。但是,引气会造成涡轴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影响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同时还会使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升高,缩短其热端部件的寿命。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具有制冷能效比高、代偿损失小和无需从发动机引气等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其也存在系统结构复杂,耗电量高、性能不稳定和质量大等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公司已申请且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4456999A,公开了 “一种外挂整体式机载蒸发循环系统”,但其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隔板分离成水平并列分布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冷凝器工作腔室,其体积仍然较大,且其面板结构在飞行时的迎风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外壳迎风阻力小的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包括面板、背板、框架、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膨胀阀,还包括一侧板,所述面板为一弧状结构的流线型壳体,所述面板、侧板及背板合围成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所述面板、侧板及背板连接于框架外侧,所述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隔板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所述面板的正面开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防护网,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吸风口,该吸风口处设置有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在冷凝器工作腔室中,所述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设置于框架上并通过第一铜管连接于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设于框架上并置于排风口防护网与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之间;所述背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蒸发器工作腔室中,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框架且其送风管从背板的出风口穿出;所述膨胀阀通过第二铜管连接于冷凝器组件,通过第三铜管连接于蒸发器组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弧形隔板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蒸发器工作腔室与冷凝器工作腔室实现上下布置,结构紧凑,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所占用空间,体积小;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的面板壳体呈流线型,可以降低飞行时所受的迎风阻力,外形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面板和侧板装配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背板和侧板装配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冷凝器工作腔室的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蒸发器工作腔室的轴测图。图中标号为:1-面板,2-排风口防护网,3-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4-侧板,5-背板,6-出风口,7-进风口,8-第一铜管,9-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0-框架,11-冷凝器组件,12-正面,13-隔板,14-蒸发器组件,15-第二铜管,16-第三铜管,17-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包括面板1、背板5、框架10、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9、冷凝器组件11、蒸发器组件14、膨胀阀17,还包括一侧板4,所述面板I为一弧状结构的流线型壳体,所述面板1、侧板4及背板5合围成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其中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的面板I壳体呈流线型,可以降低飞行时所受的迎风阻力,外形美观;所述面板1、侧板4及背板5连接于框架10外侧,所述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隔板13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参照图1至图4,所述面板I的正面12开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防护网2,所述侧板4上开设有吸风口,该吸风口处设置有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3,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参照图3,在冷凝器工作腔室中,所述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9设置于框架10上并通过第一铜管8连接于冷凝器组件11,所述冷凝器组件11设于框架10上并置于排风口防护网2与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9之间;工作时,冷凝器组件11的两个轴流风扇将冷空气从侧板4的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3吸入到冷凝器工作腔室,然后经冷凝器组件11从面板I的正面12的排风口防护网2排出,借此冷却液化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却剂并为全封闭螺杆式压缩机9辅助降温。参照图2和图4,所述背板5上设有进风口 7和出风口 6,分别用于蒸发器工作腔室的进风和送风。参照图4,在蒸发器工作腔室中,所述蒸发器组件14设置于框架10且其送风管从背板5的出风口穿出;所述膨胀阀17通过第二铜管15连接于冷凝器组件11,通过第三铜管16连接于蒸发器组件14 ;工作时,蒸发器组件14将机舱内的热空气从背板5上的进风口 7吸入到蒸发器工作腔室,经蒸发器组件14内部低温低压液态的冷却剂吸热降温后变为冷风,再通过蒸发器组件14插在背板5的出风口 6上的送风管吹入到机舱,完成一个冷却循环。本技术的实施过程为:将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安装在机舱外壁上,工作时,冷凝器组件11的两个轴流风扇将冷空气从侧板4的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3吸入冷凝器工作腔室,然后从面板I的正面12的排风口防护网2排出,借此冷却液化高温高压的冷却剂并为全封闭螺杆式压缩机9辅助降温;同时,蒸发器组件14将机舱内的热空气从背板5上的进风口 7吸入到蒸发器工作腔室,经蒸发器组件14内部低温低压液态的冷却剂吸热降温后变为冷风,通过插在背板5的出风口 6上的送风管吹入到机舱内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包括面板、背板、框架、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膨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板,所述面板为一弧状结构的流线型壳体,所述面板、侧板及背板合围成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所述面板、侧板及背板连接于框架外侧,所述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隔板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 所述面板的正面开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防护网,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吸风口,该吸风口处设置有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 在冷凝器工作腔室中,所述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设置于框架上并通过第一铜管连接于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设于框架上并置于排风口防护网与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之间; 所述背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蒸发器工作腔室中,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框架且其送风管从背板的出风口穿出;所述膨胀阀通过第二铜管连接于冷凝器组件,通过第三铜管连接于蒸发器组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飞机环境控制
,具体涉及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弧形隔板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蒸发器工作腔室与冷凝器工作腔室实现上下布置,结构紧凑,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流线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包括面板、背板、框架、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膨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侧板,所述面板为一弧状结构的流线型壳体,所述面板、侧板及背板合围成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所述面板、侧板及背板连接于框架外侧,所述机载蒸发循环系统工作的内部腔室通过隔板分隔成置于上部的蒸发器工作腔室及置于下部的冷凝器工作腔室;所述面板的正面开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口防护网,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吸风口,该吸风口处设置有吸风口双重过滤装置;在冷凝器工作腔室中,所述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设置于框架上并通过第一铜管连接于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设于框架上并置于排风口防护网与全封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之间;所述背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蒸发器工作腔室中,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于框架且其送风管从背板的出风口穿出;所述膨胀阀通过第二铜管连接于冷凝器组件,通过第三铜管连接于蒸发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张梦旖,曾祥福,郭银赛,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