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田幸专利>正文

折叠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48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能容易进行折叠作业而且以小的力稳定且简单地进行折叠状态的搬运的折叠式自行车。将前管(3)的下部和主车架(2)的前端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将主车架(2)的后端和主体车架(20)的上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在可自由调节上下位置的车鞍(7),垂下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其上端的车鞍连接棒(8)。将前副车架(1a)前端和前管(3)上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将后副车架(1c)后部和车鞍连结棒(8)下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将后副车架(1c)可自由旋转地与主体车架(20)连接。将中央副车架(1b)与主车架(2)可自由旋转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式自行车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4-58912号公报表示一种已有的折叠式自行车。如图6所示,折叠该折叠式自行车时,必须依次进行车架2的弯曲、手柄12的折叠、车鞍7的拆卸、车轮15、16的拆卸等。因此,折叠操作不容易,折叠作业花费时间,具有不能简便折叠的问题。并且,为了搬运折叠后的自行车,可用口袋一起背,有些较重的自行车的搬运,存在需要很大劳动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已有的问题而研制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作业容易而且用小的力能稳定且简单地进行处于折叠状态时的搬运的折叠式自行车。用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自行车解决了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自行车具备连接手把12和前轮15的前管13、保持车鞍7和后车轮16的主体车架20、前端在前管3可自由旋转地连接的主车架2、上部可自由施转地与主车架2的后端连接的主体车架20;在主车架2立起的状态,前管3和主体车架20能以接近主车架的形式折叠。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自行车,从上下位置可自由调节的车鞍7垂下的车鞍连结棒8的上端能自由旋转地与车鞍7连接。该自行车具有由前副车架1a、中央副车架1b和后副车架1c构成的副车架。前副车架1a、中央副车架1b和后副车架1c相互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副车架可自由弯曲。该前副车架1a的前端和上述前管3的上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上述后副车架1c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8的下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上述后副车架1c在主体车架20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同时中央副车架1b在主车架2可自由旋转地连接。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在将车鞍7向下方按压时,通过车鞍连结棒8向下方按入后副车架1c的后部,以对主体车架20的连接点为旋转中心,使后副车架1c的前端和中央副车架1b的后端共同向上方转动后,后副车架1c成大致垂直状态。随着其以对主车架2的连接点为旋转中心,使中央副车架1b的前端和前副车架1a的后端共同向下方转动后,中央副车架1b和前副车架1a成大致垂直状态。即,通过使副车架1弯曲,主车架2成大致垂直状态,前管3和主体车架20接近来折叠自行车。这样,与车鞍7的压下动作连动地一口气折叠自行车,能极简单且短时间进行折叠作业。并且,在使前管3和主体车架20接近的折叠状态,由于前车轮15和后车轮16在前后位置可在地面转动,所以能使前车轮15和后车轮16在地面转动并以稳定且小的力进行折叠后的自行车的搬运。在后副车架1c的后部沿其长度方向可自由滑动地安装着夹钳11,也可以在上述夹钳11可自由旋转地连接长度可自由调节的车鞍连结棒8的下部。这样,能与副车架1c的折叠无关系地调节后副车架1c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8下部的连接状态。因此,在自行车的使用状态能一面维持自行车的全体形状一面仅能调节车鞍7的高度,由此能确保舒适的使用性的同时,一面维持折叠状态的自行车全体形状,一面仅使车鞍7接近主体车架20,所以能谋求折叠状态的更小型化。也可以在后副车架1c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8的下部,在各自长度方向合适的位置钻孔多个贯通孔27,使任意的后副车架1c的贯通孔27和车鞍连结棒8下部的贯通孔27连通,并用小螺钉等固定用具28将其可自由旋转地连接。这样,能用简单结构,与副车架1的弯曲动作无关系地调节后副车架1c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8下部的连接状态。因此,能一面维持使用状态的自行车全体形状一面仅调节车鞍7的高度来确保舒适的使用性,同时在折叠了自行车的状态能一面维持折叠状态的自行车的全体形状,一面仅使车鞍7接近主体车架20来谋求折叠状态的更小型化。在构成主体车架20上部的上车架4,也可以水平地设置握持折叠后的自行车的握持部26。若这样,则能抓住容易夹紧的握持部26来简单地搬运折叠了的自行车。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将车鞍向下推压时,使副车架弯曲,与此同时使主车架成大致垂直状态,能使前管和主体车架接近来折叠自行车。即,与车鞍的压下动作连动地一口气折叠自行车,可进行极简单且短时间的折叠作业,折叠式自行车的有关折叠性能提高,也提高了便利性。其结果,折叠的自行车能如搬运车那样能够转过车站的场内来进行搬运。由于折叠和复原作业极容易,除了车站即可能够立刻以自行车进行自行车旅行,所以非常方便,即使出门去何处,作为能轻松带来的自行车,具有能有效利用的效果。并且,能与副车架全体动作无关系地调节后副车架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下部的连接状态,在自行车的使用状态能一面维持使用状态的自行车的全体形状,一面仅能调节车鞍的高度,由此能确保舒适的使用性的同时,在折叠自行车的状态一面能维持折叠状态的自行车的全体形状,一面仅能使车鞍接近主体车架,所以具有能谋求折叠状态更小型化的效果。并且,能提供谋求制成成本低廉化的简单结构。可与副车架全体动作无关系地调节后副车架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的下部的连接状态,能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能在自行车使用状态一面维持使用状态的自行车全体形状,一面可仅调节车鞍的高度来确保舒适的使用性,同时在折叠自行车的状态一面维持折叠状态的自行车全体形状,一面仅使车鞍接近主体车架,所以具有能谋求折叠状态更小型化的效果。而且,通过设置握持折叠后的自行车的握持部,能如带皮包那样地简单搬运折叠后的自行车,能提高折叠式自行车的搬运性能,提高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使用状态的侧面图。图2是图1的折叠式自行车的正面图。图3是图1的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状态侧面图。图4是图1的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状态正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折叠式自行车使用状态的侧面图。图6是
技术介绍
例的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状态侧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至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和图2表示本例的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状态,图3和图4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状态。本例的折叠式自行车(以下简称自行车)是用前管3连接手把12和前车轮15,用主体车架20保持车鞍7和后车轮16,用主车架2连接前管3的下部和主体车架20的上部而形成,这里,主车架2的前端与前管3的下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连接点b),主车架2的后端与主体车架20的上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连接点c),通过使主车架2呈大致垂直状态来使前管3和主体车架20接近而构成折叠。还有,称为可自由旋转时的旋转方向只要不特别记载就意味着绕水平轴旋转。本例的自行车设有副车架1,该副车架1通过与车鞍7的向下方的按压动作连动,使主车架2成大致垂直状态并使前管3和主体车架20接近而使自行车折叠。就是说,本例的自行车通过车鞍7的向下方的按下的简单操作就能进行自行车的折叠。手把12由使用者握持的水平手把杆19和从手把杆19的中央整体垂下的手把柱13构成,在前管3的上部设置固定手把柱13的夹钳14,在前管3的下部垂直设置着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承前车轮15的前叉21。在前管3的内部插入适宜长度的手把柱13后用夹钳14固定,由此可调节手把12的高度位置。主体车架20是由将从车鞍7垂下的车座支柱6插入到内部的立车架22、从立车架22的上部向斜后方突设的后叉23、连接立车架22的下部和后叉23的下部的链条撑杆24、从立车架22的上部向前方突设的上车架4和连接立车架22的下部和上车架4的前部的车架撑杆整体装配的骨架体。后车轮16在后叉23和链条撑条24的连接部分被轴交承,用于驱动后车轮16的脚蹬25可自由旋转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它具有:前管(3),连结手把(12)和前车轮(15);主体车架(20),保持车鞍(7)和后车轮(16);主车架(2),其前端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在前管(3)的下部;主体车架(20),其 上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在主车架(2)的后端;在主车架(2)立起的状态,可以前管(3)和主体车架(20)接近主车架(2)的形式进行折叠;从可自由调节上下位置的车鞍(7)垂下的车鞍连结棒8的上端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在车鞍(7);   设置具有前副车架(1a)、中央副车架(1b)和后副车架(1c)的副车架(1),前副车架(1a)、中央副车架(1b)和后副车架(1c)相互可自由旋转地被连接,副车架(1)可自由弯曲;前副车架(1a)的前端和前管(3)的上部可自由旋转 地连接;后副车架(1c)的后部和车鞍连结棒(8)的下部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后副车架(1c)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在主体车架(20),同时中央副车架(1b)可自由旋转地连接在主车架(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田幸
申请(专利权)人:常田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