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4、金银花20-25、蒲公英5-8、蒲黄8-10、山慈菇3-5、地胆草2-4、蜂房6-8、蛇床子2-4、侧耳根8-9、马齿苋5-7、桑叶3-5、天葵子2-4、山药6-8、夏枯草2-4、防风5-6、松花粉4-5、酒黄柏8-9、丹皮5-7、白鲜皮2-4、鱼腥草1-3、旋鸡尾3-5和老君须3-4;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小儿湿疹的药物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对于小儿湿疹的治疗有根治性,具有解毒止痒,清热祛湿,杀虫利尿的功效,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纯中草药,对皮肤无任何刺激和毒副作用,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小儿湿瘆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目前湿瘆的治疗,无渗出时,采用炉甘石洗剂,但是治疗效果多反复,不能根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4、金银花20-25、蒲公英5-8、蒲黄8-10、山慈菇3-5、地胆草2-4、蜂房6-8、蛇床子2_4、侧耳根8_9、马齿苋5_7、桑叶3_5、天葵子2-4、山药6-8、夏枯草2-4、防风5-6、松花粉4_5、酒黄柏8_9、丹皮5_7、白鲜皮2_4、鱼腥草1-3、旋鸡尾3-5和老君须3-4。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5、金银花22、蒲公英6、蒲黄9、山慈菇4、地胆草3、蜂房7、蛇床子3、侧耳根8.5、马齿苋6、桑叶4、天葵子3、山药7、夏枯草4、防风5.5、松花粉4.5、酒黄柏8.5、丹皮6、白鲜皮3、鱼腥草2、旋鸡尾4和老君须 3.5ο金银花、苍耳根、蒲公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蜂房、蛇床子、侧耳根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之功效;防风、酒黄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丹皮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配伍合理,疗效显著。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适量医用酒精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一周内即可治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治疗小儿湿瘆的药物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对于小儿湿瘆的治疗有根治性,具有解毒止痒,清热祛湿,杀虫利尿的功效,而且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草药,对皮肤无任何刺激和毒副作用,适应性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苍耳根3.5、金银花22、蒲公英6、蒲黄9、山慈菇4、地胆草3、蜂房7、蛇床子3、侧耳根8.5、马齿苋6、桑叶4、天葵子3、山药7、夏枯草4、防风5.5、松花粉4.5、酒黄柏8.5、丹皮6、白鲜皮3、鱼腥草2、旋鸡尾4和老君须3.5。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然后加入适量医用酒精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次,一周内即可治愈。典型病例: 病例1:郭某,男,2岁,面部及颈部起红丘瘆,有瘙痒感,天气阴湿则加剧,反复发作,不得根治,后涂敷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两天后,红丘瘆颜色变淡,瘙痒感不明显,继续涂敷一周,根治,至今未复发。病例2:胡某,女,八个月,由于天气潮湿,导致背部及面部长有若干湿瘆,使用痱子粉擦拭没有任何效果,后涂敷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五天后,湿瘆全消。病例3:张某,男,I岁半,大腿内侧及臀部长有若干湿瘆,多方治疗无效,后涂敷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治愈,湿瘆完全消失。【主权项】1.一种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4、金银花20-25、蒲公英5-8、蒲黄8-10、山慈菇3-5、地胆草2_4、蜂房6_8、蛇床子2_4、侧耳根8_9、马齿苋5-7、桑叶3-5、天葵子2-4、山药6-8、夏枯草2_4、防风5_6、松花粉4_5、酒黄柏8_9、丹皮5-7、白鲜皮2-4、鱼腥草1-3、旋鸡尾3-5和老君须3_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湿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5、金银花22、蒲公英6、蒲黄9、山慈菇4、地胆草3、蜂房7、蛇床子3、侧耳根8.5、马齿苋6、桑叶4、天葵子3、山药7、夏枯草4、防风5.5、松花粉4.5、酒黄柏8.5、丹皮6、白鲜皮3、鱼腥草2、旋鸡尾4和老君须3.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4、金银花20-25、蒲公英5-8、蒲黄8-10、山慈菇3-5、地胆草2-4、蜂房6-8、蛇床子2-4、侧耳根8-9、马齿苋5-7、桑叶3-5、天葵子2-4、山药6-8、夏枯草2-4、防风5-6、松花粉4-5、酒黄柏8-9、丹皮5-7、白鲜皮2-4、鱼腥草1-3、旋鸡尾3-5和老君须3-4;本专利技术治疗小儿湿疹的药物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对于小儿湿疹的治疗有根治性,具有解毒止痒,清热祛湿,杀虫利尿的功效,而且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草药,对皮肤无任何刺激和毒副作用,适应性广。【IPC分类】A61K35-64, A61P17-00, A61K36-898【公开号】CN104815170【申请号】CN201510139230【专利技术人】吴传兴 【申请人】繁昌县智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3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苍耳根3‑4、金银花20‑25、蒲公英5‑8、蒲黄8‑10、山慈菇3‑5、地胆草2‑4、蜂房6‑8、蛇床子2‑4、侧耳根8‑9、马齿苋5‑7、桑叶3‑5、天葵子2‑4、山药6‑8、夏枯草2‑4、防风5‑6、松花粉4‑5、酒黄柏8‑9、丹皮5‑7、白鲜皮2‑4、鱼腥草1‑3、旋鸡尾3‑5和老君须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兴,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智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