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志宏专利>正文

改进的机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15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机车结构,该机车于前轮侧边设有一对侧轮,主要于既有的机车架体另设前底架、转向连动单元、侧边悬吊单元及侧轮单元,前底架中央枢接转向连动单元的连动元件与转向杆组,而转向连动单元的一对连杆各向侧边枢接至侧轮单元的主座,另侧边悬吊单元具调节架接合于前底架与侧轮单元的主座间,且调节架又接合避震器至机车架体的主架,另侧轮单元的主座再枢接侧轮;据上述组构,藉由前轮侧边设置侧轮的辅助,来增加机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车结构,其于前轮侧边设有一对侧轮,来增加机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介绍
二、三十年前,中国台湾经济尚在起动阶段,家庭内的主要交通工具为机车,机车在当时发挥了极大的功效,举凡送货、运载、接送小孩、交通行驶...等,专利技术人年轻时亦为机车的爱好使用者,但当每天工作疲劳骑机车下班而巧遇红线或遇塞车时,均需暂时以一脚放下做为支撑平衡用,事实上是一相当消耗体力的事情,并鉴于骑乘机车接送小孩亦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毕竟二轮的机车稳定性差,更谈不上舒适性,唯一让大家继续使用的原因在于机车具良好的机动性。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研制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4046、534056号的专利结构,其主要于机车后轮两侧的前方,于车架体二侧分别再装设一侧轮,惟专利技术人并不因此而自满,仍精益求精,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具有机车的机动性能,且亦具有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的机车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机车结构式,其加设一对侧轮于机车前轮的侧边,使之成四轮行驰的状态,且可因应路面的不平行驰而达到更稳固、安全的目的,并可实施于现有的机车上,以增进现有机车的使用功能。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机车结构,该机车结构包括有前轮、后轮、动力装置及架体,架体的底架前方具有主架,主架以前叉组枢接前轮,其中于架体另设一前底架、一转向连动单元、二侧边悬吊单元及二侧轮单元,其中前底架,接设于架体的底架前方,其具有二侧架及一连接架;转向连动单元,其包含有一连动元件、一转向杆组及一对连杆,连动元件枢接于前底架的连接架,且向上枢接转向杆组,转向杆组的上方接至架体的主架,下方则接至连动元件,该对连杆的内侧端接设于连动元件;侧边悬吊单元,其包含有调节架及避震器,调节架的内侧端枢接于前底架的侧架,使调节架以内侧端为基端而可摆动,而避震器的底端与调节架接合,该避震器的顶端接至架体的主架;侧轮单元,其包含有一主座及一侧轮,主座供调节架的外侧端组接及供连杆的外侧端枢接,而主座于外侧另具轴杆以供侧轮枢接。较佳的,侧轮的轴心与前轮的轴心距离在0-48cm之间为最佳。较佳的,转向杆组可于上、下端具有万向接头。较佳的,调节架可为上、下各一的设置,该避震器的底端与下方的调节架接合。较佳的,避震器的顶端可通过一支臂接至架体的主架。较佳的,主座可于后侧另设延伸臂,以供连杆的外侧端枢接。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于前轮侧边设有一对侧轮,主要于既有的机车架体另设前底架、转向连动单元、侧边悬吊单元及侧轮单元,该前底架的中央枢接转向连动单元的连动元件与转向杆组,而转向连动单元的一对连杆各向侧边枢接至侧轮单元的主座,而侧边悬吊单元具有调节架接合于前底架与侧轮单元的主座间,且调节架接合避震器至机车架体的主架,另侧轮单元的主座再枢接侧轮;据此组构,藉由组构的连动,以达成提高机车骑乘的安全稳定性及舒适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实施例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组合立体图。(前视角)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组合立体图。(后视角)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组合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悬吊单元作动参考图。图6、7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作动结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a前轮b后轮 c动力装置d架体d1底架 d2主架 d3前叉组 1前底架11侧架 12连接架 2转向连动单元21连动元件22转向杆组 221万向接头23连杆 3侧边悬吊单元31调节架 32避震器 321支臂 4侧轮单元41主座 411延伸臂 412轴杆 42侧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改进的机车结构,主要包括有前轮a、后轮b、动力装置c(如引擎或电动马达)及架体d,架体d的底架d1前方具有主架d2,主架d2以前叉组d3枢接前轮a(另见图2、3),而主要于既有的机车架体d另设一前底架1、一转向连动单元2、二侧边悬吊单元3及二侧轮单元4,其中前底架1(见图2、3),接设于架体d的底架d1前方,其可具有二侧架11及一连接架12。转向连动单元2(见图2、3),其包含有一连动元件21、一转向杆组22及一对连杆23,连动元件21枢接于前底架1的连接架12,且向上枢接转向杆组22,转向杆组22可于上、下端具有万向接头221,上方的万向接头221接至架体d的上架d2,下方的万向接头221接至连动元件21,该对连杆23的内侧端接设于连动元件21。侧边悬吊单元3(见图2、3、4),其包含有调节架31及避震器32,调节架31可为上、下各一的设置,其内侧端枢接于前底架1的侧架11,使调节架31可以内侧端为基端而摆动(另见图5),而避震器32的底端与调节架31接合,如可接合于下方的调节架31,该避震器32的顶端由一支臂321接至架体d的主架d2,使避震器32于伸缩作动时,调节架31亦以内侧端为基端而摆动。侧轮单元4(见图2、3),其包含有一主座41及一侧轮42,主座41供调节架31的外侧端组接,及供连杆23的外侧端枢接,另该主座41可于后侧另设延伸臂411,而连杆23的外侧端枢接于延伸臂411,而主座41于外侧另具轴杆412,以供侧轮42枢接。另外,经实际测试,侧轮42的轴心与前轮a的轴心距离D在0-48cm之间为最佳状态(如图1)。承上构件组成,即构成前轮a侧边设有侧轮42的机车结构,而其实施时如图4、5、6、7所示,直线行驶时该侧轮42构成稳定辅助的作用(如图4、5),且可由侧边悬吊单元3因应地面而调节,以促进行骑乘的平稳性,而于转向时(如图6、7),因为前轮a及侧轮42同步转向,此时该转向连动单元2的连动元件21及连杆23即同时分别摆动、连动,且该转向杆组22亦适时转动角度,该侧轮单元4的主座41亦因侧轮42转向而转向,且由连杆23拉掣,而达到转向连动的功能,再者,同时该侧边悬吊单元3的避震器32伸缩作动(即转向侧压掣,非转向侧即拉伸),且调节架31亦以内侧端为基端而摆动。据此,而构成一提高行驶、转弯平稳、安全的机车结构。据上结构组成及实施说明,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二侧轮42加设前轮a的侧边,而至少具有如下所述优点一、加设二侧轮42,增加行径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使塞车、暂停红绿灯时,骑乘者无需将脚放于地面,以提高舒适性。二、本专利技术的机车整体体积增加不大,仍保有机车既有的良好机动性,停车不占空间,且兼具省油、省钱的功能。三、可替代巡逻警车,一般巡逻机车是二警员构成一组,而传统机车的安全性、稳定性不佳,而遇追捕歹徒时,警员的安全性不够,而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高,且停车容易,故在追捕歹徒时在时效上的争取增益良多。四、可替代汽车,省钱安全,因机车的税率较低、省油,但保有汽车的平稳性、安全性。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机车结构,该机车结构包括有前轮、后轮、动力装置及架体,架体的底架前方具有主架,主架以前叉组枢接前轮,其特征是于架体另设一前底架、一转向连动单元、二侧边悬吊单元及二侧轮单元,其中前底架,接设于架体的底架前方,其具有二侧架及一连接架;转向连动单元,其包含有一连动元件、一转向杆组及一对连杆,连动元件枢接于前底架的连接架,且向上枢接转向杆组,转向杆组的上方接至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机车结构,该机车结构包括有前轮、后轮、动力装置及架体,架体的底架前方具有主架,主架以前叉组枢接前轮,其特征是:于架体另设一前底架、一转向连动单元、二侧边悬吊单元及二侧轮单元,其中:前底架,接设于架体的底架前方,其具有二侧架 及一连接架;转向连动单元,其包含有一连动元件、一转向杆组及一对连杆,连动元件枢接于前底架的连接架,且向上枢接转向杆组,转向杆组的上方接至架体的主架,下方则接至连动元件,该对连杆的内侧端接设于连动元件;侧边悬吊单元,其包含有调 节架及避震器,调节架的内侧端枢接于前底架的侧架,使调节架以内侧端为基端而可摆动,而避震器的底端与调节架接合,该避震器的顶端接至架体的主架;侧轮单元,其包含有一主座及一侧轮,主座供调节架的外侧端组接及供连杆的外侧端枢接,而主座于外侧另 具轴杆以供侧轮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郑志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