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004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包括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底板设有冲压成弧面形凹陷的凹槽,凹槽底面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用于与后副车架下板连接的通孔,上折边和下折边都向左弯折,上折边和下折边都设有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紧密地焊接在后副车架下板上起到加强固定作用,提升后副车架下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小震动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
技术介绍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车轮和车架之间作用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后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后车桥的骨架,是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后副车架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后车桥和后悬挂的支架,提升后悬挂的整体性,避免后悬挂与后车桥刚性连接,同时也有阻隔振动和噪声直接进入车厢的作用。现在通常使用一种“ 口”字型的后副车架,现有的后副车架的下板在转弯过程中会受到侧向外力的扭曲作用,四角的连接处缺乏加强固定的保护装置,很容易出现断裂,脱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通过紧密地焊接在后副车架下板上起到加强固定作用,提升后副车架下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小震动和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包括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底板、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所述底板设有冲压成弧面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面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用于与后副车架下板连接的通孔,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都向左弯折,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都设有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弧面凹陷的最低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7.5°。进一步的,向左弯折的所述上折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7°。进一步的,向左弯折的所述下折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3.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的外表面设有锌膜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具有以下优势:(I)本技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的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组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结实耐用,而且一体成型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残次品,生产的效率更高;上折边和下折边焊接在后副车架下板的对应位置,底板通过螺钉穿过其弧形的凹槽上开有的通孔进行紧固,保证本技术能够紧密的与后副车架下板结合,起到加强固定和提升后副车架下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较于传统加强板的平直无凹槽的结构,本技术的底板上弧形的凹槽更能够贴合后副车架下板,结合更紧密;向左弯折的上折边和下折边在汽车转弯过程中有效减少作用在后副车架下板上侧向作用力,有助于将扭曲作用最小化,有效保护后副车架下板四个转角连接处不断裂,不脱节;上折边和下折边上设有的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能够保护上折边和下折边在纵向受力时不断裂,提升本身的机械强度;得益于本技术对后副车架下板加强固定,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大大减少震动和噪音传入车厢。(2)本技术的底板的凹槽的弧面凹陷的最低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7.5°,向左弯折的上折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7°,向左弯折的下折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3.8°,经过多次试验检测验证,这些角度是最能够对后副车架下板起到加强紧固作用,以及转弯时最能够减少作用在后副车架下板上侧向作用力的最佳设置;本技术的表面镀有的一层锌膜层,起到防磨损,防锈蚀的作用,更加耐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背面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上折边,3-下折边,4-加强筋,11-凹槽,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包括底板1、上折边2和下折边3,所述底板1、所述上折边2和所述下折边3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所述底板I设有冲压成弧面形凹陷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底面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用于与后副车架下板连接的通孔12,所述上折边2和所述下折边3都向左弯折,所述上折边2和所述下折边3都设有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4。所述凹槽11的弧面凹陷的最低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7.5°。向左弯折的所述上折边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7°。向左弯折的所述下折边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3.8°。所述底板1、所述上折边2和所述下折3的外表面设有锌膜层。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本技术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的底板1、上折边2和下折边3组成;安装本技术时,将上折边2和下折边3焊接在后副车架下板的对应位置,底板I的凹槽11卡合进后副车架下板对应的安放位置,通过在凹槽11的通孔12中拧进螺钉进一步将本技术加强紧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包括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是由2.5_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所述底板设有冲压成弧面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面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用于与后副车架下板连接的通孔,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都向左弯折,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都设有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弧面形凹陷的最低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向左弯折的所述上折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向左弯折的所述下折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3.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的外表面设有锌膜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包括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底板设有冲压成弧面形凹陷的凹槽,凹槽底面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用于与后副车架下板连接的通孔,上折边和下折边都向左弯折,上折边和下折边都设有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紧密地焊接在后副车架下板上起到加强固定作用,提升后副车架下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小震动和噪音。【IPC分类】B62D21-00【公开号】CN204506997【申请号】CN201520073023【专利技术人】崔忠宝, 崔忠骏 【申请人】天津市东方标准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后副车架下板的加强板,包括底板、上折边和下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是由2.5mm厚的钢板通过落片、压形以及冲孔后一体成型,所述底板设有冲压成弧面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面的上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用于与后副车架下板连接的通孔,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都向左弯折,所述上折边和所述下折边都设有上下贯通分布的多根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宝崔忠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东方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