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961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包括壳体(1)和轴(2),壳体(1)为半密封形式,在壳体(1)封闭一端的板上凸出有轴(2),轴(2)在靠近壳体一端有环形台阶(5),另一端开有环槽(6),在壳体(1)内腔板面靠近内腔壁处有开设螺塞孔(3),螺塞孔(3)的中心与其中一个轴(2)的中心连线与壳体(1)内腔直径重合;在壳体(1)开放一端外围设有通孔(4)。行星轮架壳体与行星轮轴设计成整体结构,简化了行星轮架复杂内腔结构,减轻行星轮架重量,节省传动装置的空间,同时解决了传统行星轴孔内表面不易加工,与轮轴配合性差的问题,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取消了行星轮轴独立安装,节省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属于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轮架是轮边减速器中承受外力矩最大的零件,对各行星轮间的载荷分布和传动装置的承载、振动和噪音都有很大影响。传统行星轮架内腔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而且行星架上用来安装行星轮轴的轮轴孔加工难度大,与轮轴配合性差。同时行星轮轴是独立安装,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轮架结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降低、拆装方便、节省人力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包括壳体和轴,壳体为半密封形式,在壳体封闭一端的板上凸出有轴,轴在靠近壳体一端有环形台阶,另一端开有环槽,在壳体内腔板面靠近内腔壁处有开设螺塞孔,螺塞孔的中心与其中一个轴的中心连线与壳体内腔直径重合;在壳体开放一端外围设有通孔。进一步的,轴设有三个。进一步的,轴沿壳体中心轴线均匀分布。进一步的,通孔均匀分布在壳体开放一端外围圆周,且通孔尺寸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行星轮架壳体与行星轮轴设计成整体结构,简化了行星轮架复杂内腔结构,减轻行星轮架重量,节省传动装置的空间,同时解决了传统行星轴孔内表面不易加工,与轮轴配合性差的问题,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取消了行星轮轴独立安装,节省人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壳体,2、轴,3、螺塞孔,4、通孔,5、台阶,6、环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不,本行星轮架结构,包括壳体I和轴2,壳体I为半密封形式,在壳体I封闭一端的板上凸出有轴2,轴2在靠近壳体一端有环形台阶5,另一端开有环槽6,用来安装卡簧,在壳体I内腔板面靠近内腔壁处有开设螺塞孔3,螺塞孔3的中心与其中一个轴2的中心连线与壳体I内腔直径重合;在壳体I开放一端外围设有通孔4。为了使得本技术的设计更加合理,轴2设有三个,轴2沿壳体I中心轴线均匀分布,通孔4均匀分布在壳体I开放一端外围圆周,且通孔4尺寸相同。【主权项】1.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包括壳体(I)和轴(2),其特征在于,壳体(I)为半密封形式,在壳体(I)封闭一端的板上凸出有轴(2),轴(2)在靠近壳体一端有环形台阶(5),另一端开有环槽(6),在壳体(I)内腔板面靠近内腔壁处有开设螺塞孔(3),螺塞孔(3)的中心与其中一个轴(2)的中心连线与壳体(I)内腔直径重合;在壳体(I)开放一端外围设有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2)设有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2)沿壳体(I)中心轴线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均匀分布在壳体(I)开放一端外围圆周,且通孔(4)尺寸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包括壳体(1)和轴(2),壳体(1)为半密封形式,在壳体(1)封闭一端的板上凸出有轴(2),轴(2)在靠近壳体一端有环形台阶(5),另一端开有环槽(6),在壳体(1)内腔板面靠近内腔壁处有开设螺塞孔(3),螺塞孔(3)的中心与其中一个轴(2)的中心连线与壳体(1)内腔直径重合;在壳体(1)开放一端外围设有通孔(4)。行星轮架壳体与行星轮轴设计成整体结构,简化了行星轮架复杂内腔结构,减轻行星轮架重量,节省传动装置的空间,同时解决了传统行星轴孔内表面不易加工,与轮轴配合性差的问题,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取消了行星轮轴独立安装,节省人力资源。【IPC分类】F16H57-08【公开号】CN204512389【申请号】CN201420802896【专利技术人】徐东云, 吴秀翠, 翟许光, 马士剑, 吴洋 【申请人】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架结构,包括壳体(1)和轴(2),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半密封形式,在壳体(1)封闭一端的板上凸出有轴(2),轴(2)在靠近壳体一端有环形台阶(5),另一端开有环槽(6),在壳体(1)内腔板面靠近内腔壁处有开设螺塞孔(3),螺塞孔(3)的中心与其中一个轴(2)的中心连线与壳体(1)内腔直径重合;在壳体(1)开放一端外围设有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云吴秀翠翟许光马士剑吴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