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式行距可调插秧机的分插机构,包括传动壳体、机体输出轴、联轴器、动力轴、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及插植臂;其中,机体输出轴设置在传动壳体内,用于连接外力驱动,并在机体输出轴两端对称设置有联轴器与动力轴,联轴器通过动力轴分别与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连接,且左链传动机构与右链传动机构结构相同,同时在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接有两个插植臂;且每个动力轴带动两个插植臂进行插植,由单动力输入变为四个动力输出,有效提高了插植效率;而内花键连接套筒与增补外花键轴为可拆式联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内花键连接套筒,以满足在农艺种植所需行距的调节,且更换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扶式行距可调插秧机的分插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插秧机行距均为固定距离(30cm),而单一固定行距的插秧机机型无法适应我国多元化的水稻种植制度。此外根据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种植地域差异大,同时气候差异也大,各个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土壤肥力也不尽相同等各种因素,选择合适行距种植制度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对于种植体制而言,双季稻密植、单季稻稀植;针对品种而论,杂交稻宽行大株距、粳稻窄行小株距;对于地域来讲,北方偏密植、南方偏稀植;针对时间而言,早稻稀植、晚稻密植。固定行距的插秧机无法满足我国水稻制种的实际需要,有部分插秧机厂家根据农业需求生产出不同行距的水稻插秧机,然而这些插秧机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稳定性差,同时价格不菲,用户单独购买一台也不能满足不同行距的需求,因此,研制出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行距可调插秧机新机型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扶式行距可调插秧机的分插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手扶式行距可调插秧机的分插机构,包括传动壳体、机体输出轴、联轴器、动力轴、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及插植臂;其中,机体输出轴设置在传动壳体内,用于连接外力驱动,并在机体输出轴两端对称设置有联轴器与动力轴,联轴器通过动力轴分别与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连接,且左链传动机构与右链传动机构结构相同,同时在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接有两个插植臂。在本技术中,左链传动机构上连接有第三插植臂与第四插植臂,右链传动机构上连接有第一插植臂与第二插植臂,且第一插植臂、第二插植臂、第三插植臂、第四插植臂之间的行距可根据需求进行等距离调节。在本技术中,右链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壳体套座、连接座、右内包链、右外包链、主动轮、链条、从动轮、插植机构输出轴、内花键联接套筒、增补外花键轴及插植固定臂;其中,传动壳体套座固定于传动壳体,右内包链前端通过连接座套装于传动壳体套座上,动力轴外部套装有轴承,而轴承安装在连接座中,右内包链与右外包链组成包链结构,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包链结构通过右第一连接臂、右第二连接臂与传动壳体紧固连接;主动轮与动力轴同轴,并通过链条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嵌套在插植机构输出轴上,插植机构输出轴通过内花键连接套筒与增补外花键轴联接,第一插植臂安装在增补外花键轴上,第二插植臂安装在插植机构输出轴上;此外,第一插植臂与第二插植臂上设置的摇杆固定在插植固定臂上。在本技术中,第二插植臂与第三插植臂上设置的曲柄通过花键连接在插植机构输出轴上。在本技术中,第一插植臂与第四插植臂上设置的曲柄通过花键连接在增补外花键轴上。在本技术中,内花键连接套筒与增补外花键轴为可拆式联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内花键连接套筒,即可满足不同行距的调节。在本技术中,动力轴上设置有用于动力传递的动力轴传动键。在本技术中,插植机构输出轴上设置用于动力传递的输出轴传动键。在本技术中,机体输出轴由外力驱动传动,联轴器为花键联轴器,机体输出轴带动联轴器与动力轴旋转,左链传动机构与右链传动机构在动力轴上设置的动力轴传动键带动下,主动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旋转通过插植机构输出轴上设置的输出轴传动键带动插植机构输出轴转动,增补外花键轴通过内花键联接套筒与插植机构输出轴联接,而第一插植臂与第二插植臂上设置的摇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插植固定臂上,由插植机构输出轴带动第一插植臂与第二插植臂的曲柄转动以进行往复插植运动。有益效果:I)本技术中机体输出轴两端均连接有动力轴,且每个动力轴带动两个插植臂进行插植,由单动力输入变为四个动力输出,有效提高了插植效率;2)本技术中内花键连接套筒与增补外花键轴为可拆式联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内花键连接套筒,有效弥补因行距过大所需插植机构输出轴过长造成的不足;3)本技术中可根据行距的不同设计不同尺寸的内花键联接套筒,以满足在4寸?9寸之间任意农艺种植所需行距的调节,且更换操作简便;4)本技术中第一插植臂、第二插植臂、第三插植臂、第四插植臂之间的行距均可调节至实地实际制种所需行距(4寸?9寸),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固定行距小株距的情形,有利于提尚水稻的广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的手扶式行距可调插秧机的分插机构,包括传动壳体1、机体输出轴2、第二联轴器3、第二动力轴4、传动壳体套座5、连接座6、右内包链7、右外包链8、主动轮9、动力轴传动键10、链条11、从动轮12、输出轴传动键13、内花键联接套筒14、第一插植臂15、增补外花键轴16、插植机构输出轴17、第二插植臂18、第三插植臂19、第四插植臂20、右第一连接臂21、右第二连接臂22、左外包链23、左内包链24、开口销25及插植固定臂26 ο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壳体I中设置有用于连接外力驱动的机体输出轴2,机体输出轴2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3,而第一联轴器与第一动力轴连接,第二联轴器3与第二动力轴4连接,第一动力轴通过左链传动机构传递动力以带动第三插植臂19、第四插植臂20进行插植,第二动力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扶式行距可调插秧机的分插机构,包括传动壳体、机体输出轴、联轴器、动力轴、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及插植臂;其特征在于,机体输出轴设置在传动壳体内,并在机体输出轴两端对称设置有联轴器与动力轴,联轴器通过动力轴分别与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连接,且左链传动机构与右链传动机构结构相同,同时在左链传动机构、右链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接有两个插植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丽萍,陈加坤,刘木华,蔡金平,付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