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在主体壳的内部设置有:从吸入口吸气并从吹出口排气的风扇;从风扇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圆板形状的旋转体;和使旋转体旋转的驱动部。另外,在主体壳内设置有:以使再生空气在旋转体的一部分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使再生空气在循环路径循环的循环风扇;和在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旋转体释放的加热器。而且,在主体壳内设置有利用风扇供给的空气来冷却包含旋转体释放的水分的再生空气而使该再生空气冷凝的冷凝器。另外,旋转体和冷凝器并排设置在主体壳内,从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空气流过旋转体和冷凝器被风扇吸入,除湿装置包括调整流到旋转体和冷凝器的风量的平衡的风量调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室内的空气,送出除湿后的空气的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日本特开2007 - 98264号公报记载的那样,这种除湿装置在具有短边侧和长边侧的水平截面形状的主体壳内设置有从吸入口吸气并从吹出口排气的风扇、从风扇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旋转体(rotor)、和使旋转体旋转的驱动部。另外,设置有使再生空气在旋转体的一部分循环的循环路径和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旋转体中释放的加热器、和将包含旋转体释放的水分的再生空气用风扇供给的空气冷却而使其冷凝的冷凝器。进而,将旋转体和冷凝器在主体壳内的长边方向排列配设,以使得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被旋转体和冷凝器分开在大致短边方向流过主体壳内而被风扇吸入。但是,在现有的除湿装置中,虽然以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被旋转体和冷凝器分开而流动的方式配设,但是在旋转体最佳的供给风量和冷凝器最佳的供给风量不同的情况下,无法以充分地调整了风量后的状态送入。因此,产生供给风量在旋转体和冷凝器中的过量或不足,结果产生导致除湿能力降低这样的不良情况。像这样,现有的除湿装置的课题是提尚除湿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在主体壳的内部设置有:从吸入口吸气并从吹出口排气的风扇;从风扇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圆板形状的旋转体;和使旋转体旋转的驱动部。另外,在主体壳内设置有:以使再生空气在旋转体的一部分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使再生空气在循环路径循环的循环风扇;和在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旋转体释放的加热器。而且,在主体壳内设置有利用风扇供给的空气来冷却包含旋转体释放的水分的再生空气而使该再生空气冷凝的冷凝器。另外,旋转体和冷凝器并排设置在主体壳内,从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空气流过旋转体和冷凝器被风扇吸入,除湿装置包括调整流到旋转体和冷凝器的风量的平衡的风量调整部。通过设置调整流到并排设置在主体壳内的旋转体和冷凝器的风量的平衡的风量调整部,能够提尚除湿能力。对于旋转体而言,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吸附面积或通过旋转体的风速等条件考虑存在最佳的风量,具有不论风量过多还是过少都无法得到效率高的吸湿效果的特性。另一方面,在冷凝器中,使水分从循环路径的再生空气中冷凝,但从起因于由交换热量、通风阻力导致的压力损失的风漏风等条件考虑也存在最佳的风量,具有不论风量过多还是过少都无法得到效率高的吸湿效果的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用一个风扇分别向旋转体和冷凝器送风,但通过设置风量调整部,能够针对旋转体和冷凝器中不同的最佳风量,调整风量平衡,将最佳风量分别送到旋转体和冷凝器中。因此,能够使旋转体和冷凝器高效地工作,结果,能够提供能够提高除湿能力的除湿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2 — 2概略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风量调整部的分解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风量调整部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2 — 2概略截面图。另外,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除湿装置的主体壳I为箱形状,在主体壳I的上部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吹出口 2,在主体壳I的前面具有吸入口 3。而且,在吸入口 3的前面,离吸入口 3空开规定的距离设置有吸气面板5。另外,在主体壳I的下部具有容器6。在主体壳I上部的吹出口 2的前侧设有操作部4,用户能够通过操作该操作部4来进行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操作。而且,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操作,从吸入口 3吸入室内的湿的空气,在主体壳I内进行除湿,从吹出口 2作为干燥空气返回室内。而且,除湿后的水分成为水滴IC存在容器6中。在主体壳I的内部具有从吸入口 3吸入室内空气送出到吹出口 2的风扇7、从室内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圆板状的旋转体8、和驱动旋转体8旋转的驱动部9。另外,在主体壳I的内部设置有以使再生空气在旋转体8的一部分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10、使再生空气在循环路径10循环的循环风扇11、和在循环路径10内使水分从旋转体8释放的加热器12。而且,在主体壳I的内部设置有对包含从旋转体8释放的水分的由加热器12加热后的高温多湿的再生空气和风扇7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水分的冷凝器13。另外,在吸入口 3设置有过滤除去室内空气的尘埃等的过滤器14。旋转体8为使沸石或硅胶等有吸湿性的材料载持于蜂巢状的陶瓷纸等基材,构成圆板状的部件,分为吸收水分的吸湿区域和释放水分的放湿区域。而且,通过旋转驱动,依次替换吸湿区域和放湿区域,连续地重复吸湿和放湿。驱动部9由小型电动机等构成,经由齿轮等与旋转体8组合而旋转驱动旋转体8。循环风扇11由组合电动机和叶轮而成的所谓的西罗科风扇构成,在循环路径10内进行空气的循环。加热器12由镍铬合金线等电热的材料构成,通过发热在旋转体8的放湿区域使水分从旋转体8中释放。冷凝器13为将多张树脂或金属的导热的传热板组合而成的热交换器,具有循环路径10的再生空气流动的风路和室内空气流动的风路,构成为在各自的风路间进行热交换。高温多湿的再生空气在冷凝器13中被室内空气冷却,由此水分冷凝,成为水滴而被取出。风扇7构成为在主体壳I的内部由叶轮旋转送风的所谓的西罗科风扇,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 3取入到主体壳I中。而且,形成导入旋转体8而除去水分的除湿风路15、和导入冷凝器13而冷却冷凝器13的冷却风路16。之后,将来自除湿风路15和冷却风路16各自的风路的空气混合,以从吹出口 2排出的方式送风。而且,旋转体8和冷凝器13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主体壳I的长边侧。通过旋转体8和冷凝器13的排列,从吸入口 3吸入的空气分别向旋转体8和冷凝器13分流,并行流过主体壳I的短边方向。因此,在风路面积扩大的同时,风路距离变短,所以设备内通风阻力能够相对于所需风量减少,结果,能够得到起因于通风阻力的噪音的降低、风扇7的紧凑化等效果。对以上的结构中的除湿动作进行说明。除湿风路15利用风扇7从吸入口 3吸入室内空气,使旋转体8的吸湿区域吸收水分,将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干燥空气从吹出口 2送到室内。旋转体8所吸收的水分利用旋转体8的旋转驱动移动至放湿区域,利用加热器12的加热释放到循环路径10。在循环路径10中利用循环风扇11的送风将从旋转体8中放出的高温多湿的空气送到冷凝器13。在冷凝器13中,循环路径10和利用风扇7吸入到主体壳I中的冷却冷凝器13的冷却风路16进行热交换,循环路径10的高温多湿空气被冷却而水分冷凝并作为结露水被回收。冷却冷凝器13,温度上升后的冷却风路16的空气利用风扇7与除湿风路15的空气混合,从吹出口 2送到室内。这样,完成室内空气的除湿动作。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流到旋转体8和冷凝器13的风量的平衡的风量调整部。g卩,对于旋转体8而言,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吸附面积或通过旋转体8的风速等条件考虑存在最佳的风量,具有不论风量过多还是过少都无法得到效率高的吸湿效果的特性。另一方面,在冷凝器13中,使水分从循环路径10的再生空气中冷凝,但从起因于由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在所述主体壳的内部设置有:从所述吸入口吸气并从所述吹出口排气的风扇;从所述风扇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圆板形状的旋转体;使所述旋转体旋转的驱动部;以使再生空气在所述旋转体的一部分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使再生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径循环的循环风扇;在所述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所述旋转体释放的加热器;和利用所述风扇供给的空气来冷却包含所述旋转体释放的水分的再生空气而使该再生空气冷凝的冷凝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冷凝器并排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到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流过所述旋转体和所述冷凝器被所述风扇吸入,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调整流到所述旋转体和所述冷凝器的风量的平衡的风量调整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泰树,田中广宣,下田博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