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所述测量量规包括随动角度组件和数值显示组件;随动角度组件中的第一测量杆一端与第二测量杆的一端铰接且该铰接处为测量铰接点,所述第一被动杆分别与第二测量杆和数值主尺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被动杆也分别与第一测量杆和数值主尺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二铰接点,两个第一铰接点的间距与两个第二铰接点的间距相等,所述随动角度组件通过所述测量铰接点与所述数值主尺连接。本专利所述的数值显示组件和随动角度组件之间的配合即可轻松完成对沉孔角度的准确测量,无需繁琐的复杂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角度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
技术介绍
在镦压模具、检测工装及许多零件中常常设置有沉孔,沉孔的孔口角度对零件的 配合及预紧力、高周疲劳等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沉孔的孔口是内凹的圆锥面,因 此无法用普通的量角器和投影仪直接测量。 那么针对上述情况,当前对沉孔角度的测量方法有灌铅填充法、压铆填充法、着色 轮廓仪法、三坐标测量仪法等。其中灌铅填充法和压铆填充法是将另外一种材料通过流体 变形或塑性变形来充填被测件的沉孔孔腔,然后将填充好的材料强行取出,间接测量填充 材料的外形角度来获得沉孔的角度,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较为繁琐复杂,还需要较大的温 度升降或较大的压力,同时在强行取出填充材料时容易将其外形角度再次变动而导致较大 的测量误差;着色轮廓仪法是使用已知角度值的圆锥,在圆锥表面或者被测件沉孔表面涂 上了染色剂,然后将圆锥塞入沉孔中使两者接触,最后分开两者,通过先前未涂染色剂的物 件表面被染色的面积大小来判断被测件沉孔的角度是否与圆锥的一致,这种方法只能判断 两者角度是否相等和谁大谁小,无法测得不相等情况下的沉孔角度精确数值;而三坐标测 量仪法是使用三坐标测量仪的探针接触到沉孔表面,将沉孔的外形在三维坐标中数值化后 计算得出沉孔角度,这种方法代价较高。 基于上述的几种方法均为未能对沉孔角度得出准确数值,且测量方式还繁琐或者 昂贵,故而现需要提出一种可精确测量出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的同时,还能在使用该测量 量规的情况下,设计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操作者快速得出数值结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以解决可精确且快速 的测量出沉孔角度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其包括随动角度组件和数值显示组件; 所述数值显示组件包括数值主尺和滑套在数值主尺上的游标,所述数值主尺设有 刻度的面上包括位置相互配合的角度刻度线和长度刻度线,所述游标上设有与角度刻度线 和长度刻度线分别配合的角度指示线和长度指示刻线; 随动角度组件包括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第一被动杆和第二被动杆,所述第一 测量杆的一端与第二测量杆的一端铰接且该铰接处为测量铰接点,所述第一被动杆分别与 第二测量杆和游标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被动杆也分别与第一测量杆和游 标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二铰接点,两个第一铰接点的间距与两个第二铰接点的间距相等,且 测量铰接点到第一被动杆与第二测量杆的铰接处的距离和测量铰接点到第二被动杆与第 一测量杆的铰接处的距离相等,所述随动角度组件通过所述测量铰接点与所述数值主尺连 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端与第二测量杆的一端铰接,而第一测量杆和第 二测量杆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二被动杆和第一被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被动杆和第二被 动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在游标的对称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杆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一外侧端面和第一内侧端面,所述 第一外侧端面包括第一测量棱边,所述第一测量棱边与第一测量杆上的测量铰接点和其上 的第二铰接点的中心点连线平行,且第一测量棱边到第一测量杆重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 外侧端面其他部分到第一测量杆重心的距离; 所述第二测量杆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外侧端面和第一内侧端面对应配合且相互 对称的第二外侧端面和第二内侧端面,所述第二外侧端面包括与第一测量棱边处于同一平 面内的第二测量棱边,所述第二测量棱边与第二测量杆上的测量铰接点和其上的第一铰接 点的中心点连线平行,且第二测量棱边到第二测量杆重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侧端面其 他部分到第二测量杆重心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分别到所述第一测量棱边的距离相等, 所述测量铰接点和第一铰接点分别到所述第二测量棱边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一联动耳,所述第一 连接耳和第一联动耳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耳和第二联动 耳,而该第二连接耳和第二联动耳分置于第二外侧端面的不同侧,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 连接耳上分别开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通过第一连接 孔和第二连接孔而铰接并形成测量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接孔置于数值主尺和第二连接孔之 间。 进一步的,所述数值主尺的前端为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宽度小于数值主尺其他 部分的宽度且与其他部分平滑过度,该调节杆的前端开有串联孔,所述调节杆通过该串联 孔与测量铰接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值显示组件还包括置于游标上的旋紧螺钉,所述游标上开有一 与数值主尺的侧壁对应的通孔,所述旋紧螺钉的杆部穿过该通孔并抵于数值主尺的侧壁 上。 进一步的,所述数值主尺上的长度刻度线和角度刻度线上下对应,所述长度刻度 线的单位为毫米且其分度值为1毫米,角度刻度线的单位为度且其分度值为1度,游标上的 角度指示线为一条,而长度指示刻线为多条且其分度值为〇. 98毫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具有以下优势: (1)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数值显示组件和随动角度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立即可轻松完 成对沉孔角度的准确测量,无需繁琐的复杂工序,而数值主尺上的长度刻度值和角度刻度 值的配合设立则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沉孔角度测量需求,同时因测量量规的结构简单, 故而还减少了生产成本。 (2)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第一测量棱边和第二测量棱边的设立因棱边与沉孔壁的接 触面积小,故而可使得棱边更加贴服具有弧度的沉孔壁,故而增加了沉孔角度测量的准确 度。 (3)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与数值主尺的连接结构形式,既方 便三者之间的铰接,还可避免在发生相对位置变化时的相互干扰。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上述测量量规的沉孔角度测量方法,以 解决快速测量出所需沉孔角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使用上述测量量规的沉孔角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随动角度组件和数值显示组件;所述数值显示组件包括数值主尺(6)和滑套在数值主尺(6)上的游标(5),所述数值主尺(6)设有刻度的面上包括位置相互配合的角度刻度线(61)和长度刻度线(62),所述游标(5)上设有与角度刻度线(61)和长度刻度线(62)分别配合的角度指示线(52)和长度指示刻线(53);随动角度组件包括第一测量杆(1)、第二测量杆(2)、第一被动杆(4)和第二被动杆(3),所述第一测量杆(1)的一端与第二测量杆(2)的一端铰接且该铰接处为测量铰接点,所述第一被动杆(4)分别与第二测量杆(2)和游标(5)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被动杆(3)也分别与第一测量杆(1)和游标(5)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二铰接点,两个第一铰接点的间距与两个第二铰接点的间距相等,且测量铰接点到第一被动杆(4)与第二测量杆(2)的铰接处的距离和测量铰接点到第二被动杆(3)与第一测量杆(1)的铰接处的距离相等,所述随动角度组件通过所述测量铰接点与所述数值主尺(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双双,桂林景,王川,胡隆伟,张晓玲,柳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