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18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在大踏板主管(1)上设有孔,孔里穿设有螺栓(4),该螺栓(4)穿过车架上的衬管(6)后用螺母(7)紧固;螺栓(4)通过衬套(10)支撑在大踏板主管(1)上,衬套(10)与大踏板主管(1)焊接;大踏板主管(1)上用来安装螺栓(4)的孔位于弧形边管(2)与大踏板主管(1)的两个连接点之间且靠近于前一个连接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大踏板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使用寿命长,乘坐舒适性好,并且提高了整车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地说,涉及摩托车上零部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大踏板是摩托车上用来供乘坐人员搁放脚的部件,其前部安装在车架上,后部通常与后货大架连接。如图l、图2所示,在现有摩托车 上,大踏板一般是通过大踏板主管1上焊接的支耳9与车架5相连的, 支耳9焊接在大踏板主管1的下方,支耳9上设有条形孔支耳9用螺 栓和平垫圈固定连接在车架5三角支臂8端部的衬管6上,大踏板的 这种安装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支耳9为冲压件,支耳9与 大踏板主管1之间的焊接以及支耳9与衬管6之间的紧固连接均为板 件与管件连接方式,强度较低,使用中支耳9容易断裂或在焊接处脱 落;(2)、车架5三角支臂8端部的衬管6原是副搁脚的安装位置, 由于支耳9焊接在大踏板主管1的下方,使大踏板位置偏高,乘坐舒 适性差;(3)、从摩托车侧面看,支耳9与衬管6之间的紧固螺栓头 裸露在外,影响了整车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乘坐舒适性好,并且美观的摩 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是在大踏 板主管上设有孔,孔里穿设有螺栓,该螺栓穿过车架上的衬管后用螺母紧固。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螺栓与大踏板主管之间以及螺栓与衬管之间为 杆件和管件连接方式,强度更高,使用中不容易出现断裂或焊接处脱落的 情况。装配后大踏板主管与衬管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也就是将大踏板的高 度降至原有副搁脚的高度,使乘坐舒适性更好。另外,采用这种安装结构, 从摩托车侧面看,螺栓不会裸露在外,从而提高整车的外观质量。上述螺栓通过衬套支撑在大踏板主管上,衬套与大踏板主管焊接。螺 栓与衬套之间可焊接也可不焊接,利用衬套可提高螺栓与大踏板主管之间 的连接强度。上述大踏板主管上用来安装螺栓的孔位于弧形边管与大踏板主管 的两个连接点之间且靠近于前一个连接点,这样不仅能保证大踏板的 承重需要,而且螺栓即使完全穿过大踏板主管也能被弧形边管所遮挡, 从而不影响整车的外观质量。上述螺栓在水平方向与大踏板主管垂直相连,这样更能保证它们之间 的连接强度。上述螺栓为台阶螺栓,装配后衬管端部与螺栓的台阶面接触,避免衬 管端部对其它零件造成磨损。上述螺栓的头部可以延伸至与弧形边管的内侧焊接,以进一步提高螺 栓与大踏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大踏板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使用 寿命长,乘坐舒适性好,并且提高了整车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摩托车大踏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的俯视图中l.大踏板主管;2.弧形边管;3.搁脚胶垫;4.螺栓;5.车 架;6.衬管;7.螺母;8.三角支臂;9.支耳;10.衬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 步说明如图3、图4所示,摩托车大踏板由大踏板主管1、弧形边管2 和搁脚胶垫3构成,弧形边管2的两端与大踏板主管1焊接,搁脚胶 垫3固定在大踏板主管1与弧形边管2之间。大踏板主管1上设有孔,孔里穿设有螺栓4,该螺栓4穿过车架5 上的衬管6后用螺母7紧固。由于螺栓4与大踏板主管1之间以及螺栓4与衬管6之间为杆件和管件连接方式,强度更高,使用中不容易出现断裂或焊接处脱落的情况。装配后大踏板主管1与衬管6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也就是将大踏板的高度降至原有副搁脚的高度,使乘坐舒适性更好。另外,采用这种安装结构,从摩托车侧面看,螺栓4不会裸露在外,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外观质量。如图4所示,螺栓4通过衬套10支撑在大踏板主管1上,衬套10与大踏板主管1焊接,螺栓4与衬套10之间可焊接也可不焊接,利用衬套10可提高螺栓4与大踏板主管1之间的连接强度。大踏板主管1上用来连接螺栓2的孔位于弧形边管2与大踏板主管l的两个连接点之间,且靠近于前一个连接点,这样不仅能保证大踏板的承重需要,而且螺栓4即使完全穿过大踏板主管1也能被弧形边管2所遮挡,从而不影响整车的外观质量。螺栓4在水平方向与大踏板主管1垂直相连,这样更能保证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螺栓4为台阶螺栓,装配后衬管6端部与螺栓4的台阶面接触,避免 了衬管6端部对其它零件造成磨损。从图3可看出衬管6固定在车架5上的三角支臂8端,也就是说, 对于采用副搁脚的摩托车,可直接借用原有三角支臂8端用来安装副搁脚的衬管。从图4还可看出螺栓4头部可以延伸至与弧形边管2的内侧焊接(图 中双点划线所示),这样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进一步提高螺栓4与大踏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权利要求1. 一种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在大踏板主管(1)上设有孔,孔里穿设有螺栓(4),该螺栓(4)穿过车架(5)上的衬管(6)后用螺母(7)紧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4)通过衬套(10)支撑在大踏板主管(1)上,衬套(10)与大踏板主管(1)焊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大踏板主管(1)上用来安装螺栓(4)的孔位于弧形边管(2)与大踏板 主管(1)的两个连接点之间且靠近于前一个连接点。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4)在水平方向与大踏板主管(1)垂直相连。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4)为台阶螺栓。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4)的头部延伸至与弧形边管(2)的内侧焊接。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衬管(6)固定在车架(5)上的三角支臂(8)端。全文摘要一种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在大踏板主管(1)上设有孔,孔里穿设有螺栓(4),该螺栓(4)穿过车架上的衬管(6)后用螺母(7)紧固;螺栓(4)通过衬套(10)支撑在大踏板主管(1)上,衬套(10)与大踏板主管(1)焊接;大踏板主管(1)上用来安装螺栓(4)的孔位于弧形边管(2)与大踏板主管(1)的两个连接点之间且靠近于前一个连接点。本专利技术使大踏板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使用寿命长,乘坐舒适性好,并且提高了整车的外观质量。文档编号B62J25/00GK101434277SQ20081023710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俊 张, 涛 彭, 朱大洲, 平 李, 段伟恩, 牛庆禹, 尹 郭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大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在大踏板主管(1)上设有孔,孔里穿设有螺栓(4),该螺栓(4)穿过车架(5)上的衬管(6)后用螺母(7)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庆禹张俊李平郭尹朱大洲彭涛段伟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