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包括车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与主机发动机和配电控制箱连接,主机发动机与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连接,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与配电控制箱连接;液压发电机直接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配电控制箱分别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直流电器设备和液压发电机连接;配电控制箱上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任意进行切换,不受环境、地域(工况)的限制,操作简单方便,且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属于特种车辆的的电气控制
技术介绍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根据用途不同全地形车的结构和形状也各不相同,全地形车属于特种车辆。现有一种履带式全地形特种车辆,整车分为前车和后车两部分,前车和后车均为液压驱动,该车能顺利通过雪地、沙漠、沼泽、山地、丛林、滩涂、戈壁、水域等复杂地形,能在野外进行车辆、人员救援、野外维修、物资运输等作业,堪称全能的行动工具。因此车辆对车载电力控制的要求也比普通车辆更高,普通车辆的供电系统无法满足全地形车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为整车的用电器及设备提供充足的交流、直流电源,以确保全地形车在任何环境和地域下均能保证整车功能的完整性与实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包括车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与主机发动机和配电控制箱连接,主机发动机与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连接,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与配电控制箱连接;液压发电机直接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配电控制箱分别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直流电器设备和液压发电机连接;配电控制箱上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前述装置中,所述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的前车开关QFl ;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开关QF3和开关Fl ;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直流电器设备连接的开关QF5、开关QF6、开关QF7和开关F2,开关QF7与开关F2串联;配电控制箱内设有液压发电开关F3。前述装置中,所述开关QFl经逆变器NBl的交流端与开关QFO连接;开关QF3和开关Fl经开关QF2与转换开关SA2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2的左侧L与开关QFO连接,转换开关SA2的右侧R与逆变器NB2的交流端连接;开关QF5、开关QF6和开关QF7与转换开关SA3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左侧L与逆变器NB3的直流端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右侧R经开关QF8与车载蓄电池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右侧R经液压发电开关F3与液压发电机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逆变器NBl的直流端经开关QF9与车载发电机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逆变器NB2的直流端经开关QF8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前述装置中,所述逆变器NB3的交流端经开关QF4与开关QFO连接;开关Qi7O与转换开关SAl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l的左侧L与液压发电机连接,转换开关SAl的右侧R与市电AC220V电源输入插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供电装置由市电、液压发电机和车载发电机及蓄电池共同组成,多种电源可以通过配电系统中的转换开关进行切换。前车通过配电系统向后车输送直流、交流电源,车辆可根据所处的地域或环境选择不同的供电电源使用。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任意进行切换,不受环境、地域(工况)的限制,操作简单方便,且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接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与主机发动机和配电控制箱连接,主机发动机与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连接,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与配电控制箱连接;液压发电机直接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配电控制箱分别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直流电器设备和液压发电机连接;配电控制箱上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的前车开关QFl ;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开关QF3和开关Fl ;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直流电器设备连接的开关QF5、开关QF6、开关QF7和开关F2,开关QF7与开关F2串联;配电控制箱内设有液压发电开关F3。开关QFl经逆变器NBl的交流端与开关QFO连接;开关QF3和开关Fl经开关QF2与转换开关SA2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2的左侧L与开关QFO连接,转换开关SA2的右侧R与逆变器NB2的交流端连接;开关QF5、开关QF6和开关QF7与转换开关SA3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左侧L与逆变器NB3的直流端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右侧R经开关QF8与车载蓄电池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右侧R经液压发电开关F3与液压发电机连接。逆变器NBl的直流端经开关QF9与车载发电机连接。逆变器NB2的直流端经开关QF8与车载蓄电池连接。逆变器NB3的交流端经开关QF4与开关QFO连接;开关QFO与转换开关SAl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l的左侧L与液压发电机连接,转换开关SAl的右侧R与市电AC220V电源输入插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时,驾驶室内打开主机启动开关,车载发电机工作,此时打开配电控制箱中的开关QF9和开关QFl即可向大功率交流用电设备供电;用市电直接输入配电控制箱,打开配电控制箱中所用空开,这时外接的220V市电就能为交、直流设备供电,是否启动主机均可;当车辆处于启动状态时,打开配电控制箱中的开关F3,即可接通液压发电开关并促使液压发电机发电,然后向交、直流设备供电。【主权项】1.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包括车载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车载蓄电池与主机发动机和配电控制箱连接,主机发动机与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连接,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与配电控制箱连接;液压发电机直接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配电控制箱分别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直流电器设备和液压发电机连接;配电控制箱上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的前车开关QFl ;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开关QF3和开关Fl ;配电控制箱内设有与直流电器设备连接的开关QF5、开关QF6、开关QF7和开关F2,开关QF7与开关F2串联;配电控制箱内设有液压发电开关F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QFl经逆变器NBl的交流端与开关QFO连接;开关QF3和开关Fl经开关QF2与转换开关SA2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2的左侧L与开关QFO连接,转换开关SA2的右侧R与逆变器NB2的交流端连接;开关QF5、开关QF6和开关QF7与转换开关SA3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左侧L与逆变器NB3的直流端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右侧R经开关QF8与车载蓄电池连接;转换开关SA3的右侧R经液压发电开关F3与液压发电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NBl的直流端经开关QF9与车载发电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NB2的直流端经开关QF8与车载蓄电池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NB3的交流端经开关QF4与开关QFO连接;开关QFO与转换开关SAl的转换端连接,转换开关SAl的左侧L与液压发电机连接,转换开关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地形车的车载电力供给装置,包括车载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车载蓄电池与主机发动机和配电控制箱连接,主机发动机与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连接,车载发电机和液压发电机与配电控制箱连接;液压发电机直接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连接,配电控制箱分别与全地形车上的大功率交流电器设备、小功率交流电器设备、直流电器设备和液压发电机连接;配电控制箱上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刘鑫,夏自升,王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