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井海专利>正文

新型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068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车鞍座,在鞍座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和在鞍座内面的宽度方向上设有镂空的横向加强筋,并且在鞍座内表面沿鞍座长度方向设有增强鞍座承载力的纵向加强筋,在与所述排气孔相对应的下面,设有与接近鞍座内面下缘一体设置的多个突起相连接的多个导流板,空气流经多个导流板导向后连续流向排气孔而可以迅速吹走此处的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和湿气。(*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用的车鞍座。目前,正在市场上销售、使用的车鞍座例如山地车等的车鞍座,其结构大多数是由座面为合成革、中间为弹性泡沫塑料、下面为塑料板状骨架所构成。这种材料和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特性,但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缺点,即在骑自行车过程中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和湿气不能及时被排除和散发,从而在人体与车鞍座接触面处造成温升和湿气的积累,使人感到不适,这除使衣裤在直观上形成明显的汗湿印记外,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痱子等。特别在北方的春末、夏季、初秋和南方的春、夏、秋季,这种现象很普遍,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鉴于上述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散发人体热量和湿气的新型车鞍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新型车鞍座的结构特点是,鞍座面设有多个排气孔,鞍座内表面的在其宽度方向上设有镂空的横向加强筋,并且在鞍座内表面沿鞍座长度方向上设有纵向加强筋,在鞍座的与所述排气孔相对应的下内侧面上设有与接近鞍座内面下缘一体设置的多个突起相连接的多个导流板。所述每个导流板包括一水平板和在其中央所形成的沿鞍座的长度方向成三维变化的半喇叭状部分;所述水平板的宽度沿鞍座的长度方向由小到大呈梯形状;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外形和尺寸各不相同,它们的梯形形状是随着鞍座内面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由小到大的变化而变化的。此外,所述突起可设成方形或燕尾状,而所述水平板在其横向宽度方向上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匹配的嵌合槽,在所述嵌合槽的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抵接的限位块,在所述嵌合槽的另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抵接并锁定所述突起的锁定块。根据上述结构,所述导流板结构简单,可用价廉的普通塑料制成。另外,所述导流板安装也很方便,在使用中,空气流经多个所述导流板导向后连续流向所述排气孔而与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和湿气进行热量和湿气的交换,然后带走热量和湿气,给人们带来舒适感,防止疾病如痱子等的发生。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车鞍座的气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省略金属支架后的车鞍座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沿图2中A-A线剖切并忽略导流板后的横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流板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沿图2中A-A线剖切并去掉导流板后的横剖视图。图6是用于另一实施例的导流板结构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左视图。下面将通过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新型车鞍座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车鞍座的气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人体产生的热量和湿气a从鞍座面1上的排气孔2沿虚线箭头所指方向向鞍座内侧散发,而空气流b沿箭头所指方向经多个导流板3的作用后流向排气孔2,与向鞍座内侧散发的热量和湿气a进行热量湿气的交换,由于自行车朝前运动,故空气流b相对地朝后连续流动,即空气流b经多个导流板3导向后连续流向排气孔2而进行热量和湿气的持续交换,同时向后吹走交换后的气体,以迅速散发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和湿气。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省略金属支架后的车鞍座纵剖视图,其结构是根据图1的气路原理图设计而成的。如图2所示,1是鞍座面,2是在鞍座面1上开设的排气孔,3是导流板,它由水平板3a和半喇叭状板3b所组成。如图4所示,水平板3a的横向宽度W1小于W2,即水平板3a的横向宽度沿鞍座长度方向由小到大呈梯形状,其中央形成沿鞍座长度方形成三维变化的半喇叭状;另外,由于鞍座内表面的横向宽度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故每个导流板的整体外形也与之相应地逐个增大,即从图2中可知,导流板3在鞍座内表面沿纵向方向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按上所述,每个导流板3的整体外形W1、W2、3b及其长度方向(未图示)就依次增大。因每个导流板3结构是相同的,所以,这里仅用图4来表示其中一个导流板的结构与形状。4、5、6是横向加强筋,可设成镂空结构,以使气路畅通,且采用这种结构后所节省下来的材料可用来加厚横向加强筋4、5、6,以保证在采用镂空结构后承载力不会降低。图3是沿图2中A-A线省略导流板后的横剖视图。图中,7是纵向加强筋,设在鞍座内表面的排气孔2一侧,以保证在鞍座面1上开设排气孔2后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8是与在图3中鞍座内表面的接近下缘一体设置的突起,其形状为方形,即在图3中左侧的纵向方向及右侧的纵向方向上各设置相隔规定距离的2个方形突起8,则每4个方形突起8支承每个导流板3,在每个方形突起8的上侧面可涂上粘接剂等而使导流板3与方形突起8成为固定连接(未图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支承导流板3的突起8是方形的,但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其做成如图5所示的燕尾状突起9,与燕尾状突起9连接的导流板3′的外形结构与图4所示的导流板3的外形结构有所不同,如图6所示,其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导流板结构外形的主视图,图7是它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左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当将上述实施例的方形突起8做成如图5所示的燕尾状突起9后,相应地,将图4的导流板3结构设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即,导流板3′由水平板3a′和半喇叭状板3b所组成,除了水平板3a′的横向宽度沿鞍座长度方向也呈由小到大的梯形状外,同时在水平板3a′的横向宽度上的两侧形成有与燕尾突起9相匹配的燕尾槽10,并在燕尾槽10的一端一体形成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内侧面与燕尾突起9相抵接,在燕尾槽10的另一端一体形成有锁定块12,锁定块12的自由端形成弯钩状,所述弯钩起到锁定另一燕尾突起9的作用。其它外形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则标上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根据这种结构,在安装时,将导流板3′的水平板3a′上的燕尾槽10对准燕尾突起9,推动水平板3a',使燕尾突起9嵌入燕尾槽10,再使水平板3a′沿燕尾突起9移动,并使燕尾突起9与限位块11抵接,另一端的燕尾突起9一部分嵌入锁定块12弯钩内侧而与弯钩内侧面抵接,另一部分嵌入燕尾槽10内,如此,使整个导流板3′固定支承在燕尾突起9上(未图示)。上述结构可不用粘接剂等方法就可使导流板安装在鞍座内表面的所需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实施例1中的方形突起设成燕尾突起,在水平板上的宽度方形上的两侧设有燕尾槽来实现导流板在鞍座内表面的安装,但也可将实施例1中的方形突起保留或设成其它形状突起,此时,只需将导流板的水平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成与突起形状相匹配的嵌合槽,另外,锁定块等也可采用其它形状的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车鞍座,包括一鞍座面,在所述鞍座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和在鞍座面的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上设有镂空的横向加强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鞍座内表面上面的沿鞍座长度方向设有纵向加强筋;在接近所述鞍座内表面下缘一体设置有多个突起;在与所述排气孔相对应的鞍座下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多个突起相连接的多个导流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由水平板和在其中央所形成的沿所述鞍座长度方向成三维变化的半喇叭状部分所组成;所述水平板的宽度沿鞍座的长度方向由小到大呈梯形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板的横向宽度上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配合的嵌合槽;在所述嵌合槽的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抵接的限位块;在所述嵌合槽的另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抵接并锁定所述突起的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车鞍座,包括一鞍座面,在所述鞍座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和在鞍座面的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上设有镂空的横向加强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鞍座内表面上面的沿鞍座长度方向设有纵向加强筋;在接近所述鞍座内表面下缘一体设置有多个突起;在与所述排 气孔相对应的鞍座下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多个突起相连接的多个导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井海
申请(专利权)人:贾井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