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洋专利>正文

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938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包括消声筒体和与其焊接连接的消声管,在所述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加强筋板,该加强筋板两端分别与消声筒体、消声管的外壁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带凸棱的加强筋板,来加强消声筒体与消声管的连接强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进入消声管中的噪音气流经堵块的阻挡,抵挡一部分噪音后改变方向,从前网孔端的网孔流出至消声筒体内,经消声筒体内壁阻挡并消耗一部分噪音,再次改变方向从后网孔端的网孔进入至消声管中,最终由消声管的噪音气流出气端流出,通过噪音气流在本消声器中多次抵消、消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是一种能阻碍声音传播而让气流通过的、可防治气流动力性噪声的专用设备。汽车消声器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气流出口端的排气系统上,以降低排气系统噪声的装置。汽车发动机的废气经消声器排出后,气流会对消声器有一定冲击力,特别是柴油发动机的振动和气流大时,再加上消声器长时间处于高温废气的腐蚀下,消声筒体和出气管的焊接处连接容易失效,最终导致排气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功率较大的汽车消声器在一次消音后,产生的排放噪音不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因此,很多厂家在对汽车噪音一级消音后,采取了二级消音,即是在排气的尾部又配备一个次级消音包,该次级消音包的结构一般采用钻孔后加消音棉,以此来消减汽车噪音,使得其最终排放噪音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经研宄发现,对该结构的消音还可进一步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包括消声筒体和与其焊接连接的消声管,在所述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加强筋板,该加强筋板两端分别与消声筒体、消声管的外壁面相贴合,且加强筋板的板面面向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凸棱;在所述消声筒体的内部还设有供噪音气流单向通过的消音管,在消音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网孔,消声管的外壁与消声筒体密封连接,并且网孔处于消声筒体范围内;在所述消声管内设置有用于阻断噪声气流的堵块,且该堵块将消声管上的网孔分为前网孔端和后网孔端两个部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网孔端处于消声管的噪音气流进气端,后网孔端处于消声管的噪音气流出气端,其中,前网孔端的长度大于后网孔端的长度,且前网孔端上的网孔数量多于后网孔端上的网孔数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堵块垂直设于消声管内孔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棱通过加强筋板局部向外凹陷形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声管在消声筒体的外侧部分斜向设置于消声筒体端部上,加强筋板处于消声管倾斜的反方向位置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板两端对应焊接于消声筒体、消声管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板的宽度由消声筒体向消声管方向依次变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带凸棱的加强筋板,来加强消声筒体与消声管的连接强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进入消声管中的噪音气流经堵块的阻挡,抵挡一部分噪音后改变方向,从前网孔端的网孔流出至消声筒体内,经消声筒体内壁阻挡并消耗一部分噪音,再次改变方向从后网孔端的网孔进入至消声管中,最终由消声管的噪音气流出气端流出,通过噪音气流在本消声器中多次抵消、消减,最后排放至大气中的噪音相当小了,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惠,可最大限度消减汽车排放的噪音,使得最终排放到大气中的噪音降低到最小,甚至忽略不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强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_消声筒体、2-加强筋板、3-凸棱、4-消声管、5-堵块、6-噪音气流、7-前网孔端、8-后网孔端、9-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包括消声筒体I和与其焊接连接的消声管4,在所述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加强筋板2,该加强筋板2两端分别与消声筒体1、消声管4的外壁面相贴合,且加强筋板2的板面面向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4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加强筋板2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凸棱3,通过在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带凸棱3的加强筋板2,来加强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4的连接强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凸棱3通过加强筋板2局部向外凹陷形成,可大大提高整个加强筋板2的连接承受强度;在所述消声筒体I的内部还设有供噪音气流单向通过的消音管4,在消音管4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网孔9,消声管4的外壁与消声筒体I密封连接,并且网孔9处于消声筒体I范围内;在所述消声管4内设置有用于阻断噪声气流的堵块5,堵块5垂直设于消声管4内孔上,且该堵块5将消声管4上的网孔9分为前网孔端7和后网孔端8两个部分,进入消声管4中的噪音气流经堵块5的阻挡,抵挡一部分噪音后改变方向,从前网孔端7的网孔9流出至消声筒体I内,经消声筒体I内壁阻挡并消耗一部分噪音,再次改变方向从后网孔端8的网孔9进入至消声管4中,最终由消声管4的噪音气流6出气端流出,通过噪音气流6在本消声器中多次抵消、消减,最后排放至大气中的噪音相当小了,即达到了消减噪音,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的目的,所述前网孔端7处于消声管4的噪音气流6进气端,后网孔端8处于消声管4的噪音气流6出气端,其中,前网孔端7的长度大于后网孔端8的长度,且前网孔端7上的网孔9数量多于后网孔端8上的网孔9数量;所述消声管4在消声筒体I的外侧部分斜向设置于消声筒体I端部上,加强筋板2处于消声管4倾斜的反方向位置上,将加强筋板2设于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薄弱处,用于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加强筋板2两端对应焊接于消声筒体1、消声管4上,所述加强筋板2的宽度由消声筒体I向消声管4方向依次变小,以保证加强筋板2在消声筒体1、消声管4中的固定定位;本技术通过在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带凸棱3的加强筋板2,来加强消声筒体I与消声管4的连接强度,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进入消声管4中的噪音气流经堵块5的阻挡,抵挡一部分噪音后改变方向,从前网孔端7的网孔9流出至消声筒体I内,经消声筒体I内壁阻挡并消耗一部分噪音,再次改变方向从后网孔端8的网孔9进入至消声管4中,最终由消声管4的噪音气流6出气端流出,通过噪音气流6在本消声器中多次抵消、消减,最后排放至大气中的噪音相当小了,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惠,可最大限度消减汽车排放的噪音,使得最终排放到大气中的噪音降低到最小,甚至忽略不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消音器,包括消声筒体和与其焊接连接的消声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加强筋板,该加强筋板两端分别与消声筒体、消声管的外壁面相贴合,且加强筋板的板面面向消声筒体与消声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凸棱;在所述消声筒体的内部还设有供噪音气流单向通过的消音管,在消音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网孔,消声管的外壁与消声筒体密封连接,并且网孔处于消声筒体范围内;在所述消声管内设置有用于阻断噪声气流的堵块,且该堵块将消声管上的网孔分为前网孔端和后网孔端两个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汪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