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Bio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其由左侧墙、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堰槽、中隔离墙、进水堰槽、右侧墙、进水管、水平墙、混合液分布孔、左斜墙及泥水混和槽组成。该装置内置于BioDopp生化池内,与BioDopp整体结构与其他功能区进行配合,其可以快速均匀的混合回流污泥与进水,降低生化池内污泥膨胀的风险,增强BioDopp生化池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属于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B1Dopp生化污水处理工艺是德国EBV公司Engelbart博士专利技术的一种新颖污水处理工艺,其将所有单一工艺(生物硝化、反硝化,释磷、吸磷,有机物氧化、沉淀等多个单元)组合在一个相邻分隔有几个不同处理单元的矩形池中,并且采用低溶解氧(通常0.3-0.8mg/L)实现纵向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高污泥浓度(通常5~8g/L)确保处理高效持续稳定(低溶氧及高污泥浓度是其工艺两大特色)。较现有水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势:操作简单;低溶氧下高效生物脱氮和良好除磷效果,同池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运行高效、持续,出水稳定;低污泥产出,剩余污泥可比传统工艺少40~60% ;维护工作量小;占地面积小,使用长方形水池节约了大量土地,污水处理厂只需一个常规工艺污水处理厂一半面积,并大减少了管道投资省,投资与运行成本低,投资、运行成本大致可减少一半左右。因而在污水处理中得到重视和推广。典型B1Dopp生化处理工艺中生化池平面布置基本结构如图1,在一个矩形池内,相邻分隔出曝气好氧区104、空气提推区103、厌氧反应区107,泥水分离区106。进水102与回流污泥101混合后进入厌氧反应区107,污水在厌氧反应区107内进行厌氧脱氮释磷处理,然后通过底部连通进入空气提推区103,由空气提推装置提升进入设有曝气系统的曝气好氧区104,在曝气好氧区104进行好氧处理。曝气好氧区104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进入到泥水分离区106,在泥水分离区106泥水混合物进行分离,上清液105从堰槽汇集后排出,底泥通过吸刮泥机收集后作为回流污泥101与进水102进行混合。在典型的B1Dopp生化处理工艺中,进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直接通过管道进入厌氧反应区,在厌氧反应区内与全液回流混合效果较差,易产生短路、沟流等现象,影响原始碳源的分配,从而影响反硝化及释磷效果,降低整个反应池的处理效果,影响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其内置于B1Dopp生化池内,较好的利用了 B1Dopp生化处理池泥水分离区下游段的土建结构特征,用通长的布水堰槽代替管道直通,形成回流污泥和进水在通长断面上的均匀分布,可第一时间将回流污泥与进水在泥水混合槽内进行完全混合,并通过混合液分布孔均匀流入厌氧反应区,可完全规避典型B1Dopp工艺中进水与回流污泥混合方式产生的短路、沟流等现象,形成最优的碳源分配,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技术所涉及的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由左侧墙、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堰槽、中隔离墙、进水堰槽、进水管、右侧墙、水平墙、混合液分布孔、左斜墙及泥水混和槽组成。其左侧墙、左斜墙和中隔离墙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泥水混合槽,泥水混合槽为锲形槽;中隔离墙、右侧墙及水平墙形成的内部空间为进水堰槽,进水堰槽为矩形槽,其设置在泥水混合槽顶端一侧的中隔离墙上;污泥回流堰槽为矩形槽,其设置在泥水混合槽顶端一侧的左侧墙上。污泥回流管与污泥回流堰槽侧面连接,回流污泥从污泥回流管进入污泥回流堰槽,从污泥回流堰槽顶部均匀分布自流进入泥水混合槽。进水管与进水堰槽侧面连接,中隔离墙顶部低于右侧墙200~500mm,进水从进水管进入进水堰槽后从中隔离墙顶部布水自流入泥水混合槽。左斜墙一端连接左侧墙,一端连接中隔离墙,其与水平夹角同B1Dopp生化处理工艺中泥水分离区斜板布置角度相同。混合液分布孔设置在中隔离墙中下部,混合液分布孔为矩形孔,间隔分布,其孔底部与泥水混合槽底部齐平。本技术所涉及的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内置于B1Dopp生化池内,与B1Dopp整体结构与其他功能区进行配合,其可以快速均勾的混合回流污泥与进水,降低生化池内污泥膨胀的风险,增强B1Dopp生化池的运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典型B1Dopp生化处理工艺中生化池平面布置的示意图,其中1L回流污泥、102.进水、103.空气提推区、104.曝气好氧区、105.上清液、106.泥水分离区、107.厌氧反应区。图2为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的示意图,其中L左侧墙、2.污泥回流管、3.污泥回流堰槽、4.中隔离墙、5.右侧墙、6.进水管、7.水平墙、8.混合液分布孔、9.左斜墙、10.泥水混和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2是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的示意图,其左侧墙1、左斜墙9和中隔离墙4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泥水混合槽10 ;中隔离墙4、右侧墙5及水平墙7形成的内部空间为进水堰槽。污泥回流堰槽3与左侧墙9相连接,污泥回流管2与污泥回流堰槽3侧面连接,回流污泥从污泥回流管2进入污泥回流堰槽3,从污泥回流堰槽3顶部均匀分布自流进入泥水混合槽10。进水管6与进水堰槽侧面连接,中隔离墙4顶部低于右侧墙5200~500mm,进水从进水管6进入进水堰槽后从中隔离墙4顶部布水自流入泥水混合槽10。左斜墙9 一端连接左侧墙I,一端连接中隔离墙4,其与水平夹角同B1Dopp生化处理工艺中泥水分离区斜板布置角度相同。混合液分布孔8设置在中隔离墙4中下部,混合液分布孔8为矩形孔,间隔分布,其孔底部与泥水混合槽10底部齐平。实施例1:某日处理50000吨市政污水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左侧墙I厚度为300_,竖直部分高度为1500_,其底部与左斜墙9连接;左斜墙9与水平夹角为60°,其厚度同左侧墙1,垂直高度为2700mm ;污泥回流管2直径为300mm,其从污泥回流堰槽3侧面进入,其管底与污泥回流堰槽3底部齐平;污泥回流堰槽3与左侧墙I连接,污泥回流堰槽3壁厚为150mm,深度为300mm,宽度为300mm ;中隔离墙4壁厚为400mm,高度为4000mm,其顶部低于左侧墙I 500mm ;右侧墙5壁厚为300mm,高度为2000mm,其与水平墙7右侧连接,右侧墙5顶部高度与左侧墙I同高;水平墙7厚度为300mm,左右长度为1200_,其左侧与中隔离墙连接;进水管6直径为1000mm,从进水堰槽侧面进入,其管底与进水堰槽底部齐平;混合液分布孔8为矩形孔,截面尺寸为300 X 200mm,每个孔间隔为600mm,其贯穿中隔离墙4,混合液分布孔8底部与泥水混合槽10底部齐平。来水以0.578m3/s的流量从进水管6进入到进水堰槽,进水堰槽中来水从中隔离墙4溢流到泥水混合槽10中;回流污泥从污泥回流管2中分布到污泥回流堰槽3中,然后溢流进入泥水混合槽10中,在泥水混合槽10中,来水与回流污泥进行有效的混合;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混合液分布孔8均勾的分布到B1Dopp生化处理池的厌氧反应区。实施例2:某日处理20000吨市政污水B1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左侧墙I厚度为200_,竖直部分高度为1200_,其底部与左斜墙9连接;左斜墙9与水平夹角为53°,其厚度同左侧墙1,垂直高度为1800_ ;污泥回流管2直径为200_,其从污泥回流堰槽3侧面进入,其管底与污泥回流堰槽3底部齐平;污泥回流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BioDopp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及泥水混合装置由左侧墙、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堰槽、中隔离墙、进水堰槽、进水管、右侧墙、水平墙、混合液分布孔、左斜墙及泥水混和槽组成,其特征为左侧墙、左斜墙和中隔离墙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泥水混合槽,泥水混合槽为楔形槽,中隔离墙、右侧墙及水平墙形成的内部空间为进水堰槽,进水堰槽为矩形槽,其设置在泥水混合槽中隔离墙顶端一侧上,污泥回流堰槽为矩形槽,其设置在泥水混合槽左侧墙顶端一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华,潘建通,迟金宝,赵嫱,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