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过多个突起的弹性变形而被付与缓冲性的重合复合部件中,使得与弯曲形状无关,防止外观面发生松弛和/或浮起。在位于弯曲使得外观面侧凹陷的大弯曲部(12a)的外观面侧的表皮件(24)设置有卡合突起(40),该卡合突起(40)插入在基材(20)设置的插入孔(42)内并且卡定于该基材(20)得不会从该插入孔(42)脱离,因此,与弯曲形状无关,防止表皮件(24)产生松弛和/或褶皱、发生浮起等以提高商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合复合部件,特别涉及对通过多个突起的弹性变形而被付与缓冲性的重合复合部件的改良。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重合复合部件,具有:(a)具有预定的重合面的第一部件;和(b)第二部件,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制,具有与所述重合面大体平行的板状部,在其板状部一体地设置有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朝向该重合面突出使得该板状部与该重合面之间形成空间,该第二部件配置为在该突起与该重合面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部件重合,(C)所述突起的顶端被所述重合面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该重合复合部件被付与缓冲性。专利文献I记载的部件是其一例,为与车辆用的内装部件(肘靠等)有关的部件,并记载了下述记载:通过在作为第二部件的表皮件的背面设置多个销状和/或肋状的突起,从而利用该突起的弹性变形来提高表皮件的触感(柔软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36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这样的以往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在二维或三维弯曲地使得外观面侧凹陷的部分,在第一部件的重合面与第二部件的多个突起之间产生间隙,在外观面产生松弛和/或皱褶、发生浮起,并且因伴随该松弛和/或浮起的错位而产生异常声音,等等,恐会损害商品品质。本专利技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研制,其目的是在通过多个突起的弹性变形而被付与缓冲性的重合复合部件中与弯曲形状无关地抑制外观面松弛和/或浮起等以提高商品品质。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实现该目的,第一专利技术的重合复合部件,具有:(a)具有预定的重合面的第一部件;和(b)第二部件,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制,具有与所述重合面大体平行的板状部,并且在该板状部一体地设置有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朝向该重合面突出使得在该板状部与该重合面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二部件配置为以该突起与该重合面接触的状态与所述第一部件重合,(C)所述突起的顶端被所述重合面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所述重合复合部件被付与缓冲性,其特征在于,(d)该重合复合部件具有二维或三维地弯曲使得外观面侧凹陷的弯曲形状部,(e)在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位于所述外观面侧的一个部件的所述弯曲形状部,一体地设置有突出得比所述突起的卡合突起,另一方面,(f)在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设有供所述卡合突起相对地插入的插入孔,(g)所述卡合突起插入所述插入孔内且卡定得不会从该插入孔脱离。 第二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突起及所述插入孔的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互不相同,在该卡合突起插入该插入孔内时所述卡合突起及所述插入孔的至少一方弹性变形,从而基于该弹性变形而互相卡定。第三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插入孔相连续地设有截面形状与所述卡合突起不同的卡定孔,该卡合突起插入该插入孔内后向该卡定孔内移动,从而该卡合突起及该卡定孔的至少一方弹性变形而互相卡定。第四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另一个部件,在与所述一个部件相反侧的背面且在所述插入孔的附近设有卡定部,(b)所述卡合突起在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后,从该插入孔突出的顶端部弯曲变形而卡定于所述卡定部。第五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卡合突起的顶端设有在插入方向上为非圆形的头部,另一方面,(b)所述插入孔是所述头部能够插入的非圆形,并且在所述另一个部件的与所述一个部件相反侧的背面且在该插入孔的附近设有卡定突起,(C)在所述卡合突起的头部插入所述插入孔内而向相反侧突出的状态下,将该卡合突起扭曲变形使得该头部越过所述卡定突起,从而该头部卡定于该卡定突起。第六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其特征在于,(a)所述卡合突起一体地具备比所述插入孔大的基座部和从该基座板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顶端部,(b)在所述突出顶端部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并且所述基座板抵接于所述另一个部件的状态下,在该另一个部件上通过嵌件成型包括该突出顶端部露出的部分在内地一体设置卡定部件,从而该突出顶端部经由该卡定部件而一体地固定于该另一个部件。第七专利技术,在第一至第六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重合复合部件中,其特征在于,(a)所述第二部件是位于所述外观面侧的板状的表皮件,所述卡合突起一体地设置于该表皮件,(b)所述第一部件是由比所述表皮件硬质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板状的基材,并且所述插入孔设置于该基材。专利技术效果在这样的重合复合部件中,在位于弯曲使得外观面侧凹陷的弯曲形状部的外观面侧的外观面侧的一个部件设置有卡合突起,卡合突起插入在另一个部件设置的插入孔内并且卡定而不会从该插入孔脱离,因此,与弯曲形状无关,抑制外观面产生松弛和/或褶皱、发生浮起等以提尚商品品质提尚。第二专利技术中,卡合突起及插入孔的截面形状互不相同,在该卡合突起插入该插入孔内时至少一方弹性变形从而基于该弹性变形而互相卡定的情况下,仅通过将卡合突起压入插入孔内便能够进行卡定,因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作业。此外,如果改变卡合突起及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则能够适当地调整(调节)其变形载荷即防脱强度,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适当的卡合状态。第三专利技术中,连续于插入孔而设有卡定孔,该卡合突起在插入该插入孔内后向该卡定孔内移动,从而该卡合突起及该卡定孔中的至少一方弹性变形从而互相卡定,在该情况下,仅通过使被插入到插入孔内的卡合突起向卡定孔内移动便能够进行卡定,因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作业。此外,如果改变卡合突起和卡定孔的截面形状则能够适当地调整(调节)由该卡定所产生的防脱强度,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适当的卡合状态。第四专利技术中,在插入孔的附近设有卡定部、在卡合突起插入该插入孔内后顶端部弯曲变形从而卡定于卡定部的情况下,只要使被插入到插入孔内的卡合突起的顶端部弯曲变形从而卡定于卡定部即可,因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作业。第五专利技术中,在卡合突起的顶端设有非圆形的头部,该头部在插入到插入孔内后挠曲变形从而卡定于设置在插入孔附近的卡定突起,在情况下,只要使头部被插入到插入孔内的卡合突起挠曲变形使得头部卡定于卡定突起即可,因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作业。第六专利技术中,在卡合突起具备基座部和突出顶端部,在突出顶端部插入到插入孔内而基座部抵接于另一个部件的状态下,在另一个部件上通过嵌件成型一体设置卡定部件,从而该突出顶端部经由卡定部件一体地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在该情况下,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作业的自动化能够容易地实现以提高生产效率。第七专利技术中,在设置有多个突起的第二部件是外观面侧的表皮件,在该表皮件设置有卡合突起并且在硬质的基材设置有插入孔的情况下,能够将在能够弹性变形的表皮件设置的卡合突起相对于基材适当地卡定。此外,通过硬质的基材确保预定的刚性,同时通过在表皮件设置的突起的弹性变形,在用手指或手按压该表皮件的情况下得到优良的触感。【附图说明】图1是从外观面侧观察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车门装饰件的一例的概略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II 一 II向视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进一步放大表示图2的肘靠部的III部的剖视图。图4是从垂直方向观察在图3的表皮件的背面设置的多个微小突起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4中的V — V向视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合复合部件,具有:具有预定的重合面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制,具有与所述重合面大体平行的板状部,并且在该板状部一体地设置有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朝向该重合面突出使得在该板状部与该重合面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二部件配置为以该突起与该重合面接触的状态与所述第一部件重合,所述突起的顶端被所述重合面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所述重合复合部件被付与缓冲性,其特征在于,该重合复合部件具有二维或三维地弯曲使得外观面侧凹陷的弯曲形状部,在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位于所述外观面侧的一个部件的所述弯曲形状部,一体地设置有突出得比所述突起大的卡合突起,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设有供所述卡合突起相对地插入的插入孔,所述卡合突起插入所述插入孔内且卡定得不会从该插入孔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长武,酒井秀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