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继续下移一段距离,直至消音筒体的底部与推杆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的继续移动,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的稳定性固定,实现对消音筒体的三点夹持,避免了消音筒体在压装时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的紧固,进而达到提高里芯压装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管,具体是指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法规要求,许多国家的企业都在研究批量化生产筒式净化器的技术,现有的筒式净化消声器出气端大多设置在圆中心,这种净化器的生产制造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直接进行压装生产。但是在实际压装过程中,经常发生消音筒体出现裂缝或是里芯无法正常压装到合适的位置,进而大大降低了消音器的工作性能,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里芯下压过程中,消音筒体的固定出现松动,使得里芯在筒体内发生径向的摆动而导致压装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的紧固,进而达到提高里芯压装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消音筒体置于锥形腔体内,直至消音筒体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启动驱动设备,使得横杆开始向下移动,而位于固定板末端的夹头则直接将消音筒体的外壁抱紧使之沿着紧固件的轴线移动;(B)橡胶圈在消音筒体下移的过程中直接与其外壁接触,以防止消音筒体的外壁硬性受损,同时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可在通孔内继续下移一段距离,即缓冲移动,直至消音筒体的底部与推杆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的继续移动,进而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的稳定性固定,通过推杆顶端、通孔内壁以及夹头的同时作用,实现对消音筒体的三点夹持,彻底避免了消音筒体在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的紧固;(C)当消音筒体的下端大部分进入通孔内后,驱动设备停止工作,且推杆的末端距消音筒体的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再通过下压部件对里芯的作用以完成消音器的压装工序;上述步骤中,在所述紧固件的中部开有上大下小的锥形腔体,且在锥形腔体的下端连接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消音筒体的外径相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内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橡胶圈;还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杆与推杆,在横杆的两端固定有分别贯穿于底座、紧固件的顶杆,顶杆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在两个固定板相对的端部安装有夹头。进一步地,由上至下数最后一个所述橡胶圈的内径小于所述消音筒体的外径。为提高消音筒体在通孔内的放置状态,本专利技术将由上至下数最后一个橡胶圈向通孔中心处延伸,使得该橡胶圈的内径小于消音筒体的外径,即在消音筒体下移至其底端与推杆的顶端接触时,该橡胶圈可发生一定的形变,而形变产生的拉力用于缓冲里芯压装时消音筒体向下继续移动的趋势,同时减小消音筒体底端对推杆造成的冲击。进一步地,所述夹头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且两个夹头的弧底之间的间距与消音筒体的外径相同。固定板随顶杆的移动而做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夹头的运动轨迹与固定板一致,当消音筒体置于锥形腔体内时,两个夹头对消音筒体的外壁实行半包裹式夹持,并随推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保证消音筒体在锥形腔体内保持正确的工位,以提高里芯压装的效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可在通孔内继续下移一段距离,即缓冲移动,直至消音筒体的底部与推杆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的继续移动,进而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的稳定性固定,通过推杆顶端、通孔内壁以及夹头的同时作用,实现对消音筒体的三点夹持,彻底避免了消音筒体在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的紧固,进而达到提高里芯压装效率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为提高消音筒体在通孔内的放置状态,本专利技术将由上至下数最后一个橡胶圈向通孔中心处延伸,使得该橡胶圈的内径小于消音筒体的外径,即在消音筒体下移至其底端与推杆的顶端接触时,该橡胶圈可发生一定的形变,而形变产生的拉力用于缓冲里芯压装时消音筒体向下继续移动的趋势,同时减小消音筒体底端对推杆造成的冲击;3、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板随顶杆的移动而做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夹头的运动轨迹与固定板一致,当消音筒体置于锥形腔体内时,两个夹头对消音筒体的外壁实行半包裹式夹持,并随推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保证消音筒体在锥形腔体内保持正确的工位,以提高里芯压装的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座、2-紧固件、3-顶杆、4-固定板、5-橡胶圈、6-夹头、7-消音筒体、8-推杆、9-锥形腔体、10-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A)将消音筒体置于锥形腔体内,直至消音筒体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启动驱动设备,使得横杆开始向下移动,而位于固定板末端的夹头则直接将消音筒体的外壁抱紧使之沿着紧固件的轴线移动;(B)橡胶圈在消音筒体下移的过程中直接与其外壁接触,以防止消音筒体的外壁硬性受损,同时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可在通孔内继续下移一段距离,即缓冲移动,直至消音筒体的底部与推杆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的继续移动,进而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的稳定性固定,通过推杆顶端、通孔内壁以及夹头的同时作用,实现对消音筒体的三点夹持,彻底避免了消音筒体在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的紧固;(C)当消音筒体的下端大部分进入通孔内后,驱动设备停止工作,且推杆的末端距消音筒体的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再通过下压部件对里芯的作用以完成消音器的压装工序;上述步骤中,在所述紧固件2的中部开有上大下小的锥形腔体9,且在锥形腔体9的下端连接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消音筒体7的外径相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内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橡胶圈5;还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杆10与推杆8,在横杆10的两端固定有分别贯穿于底座1、紧固件2的顶杆3,顶杆3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4,在两个固定板4相对的端部安装有夹头6。推杆8与气缸等驱动设备连接,夹持工装位于初始状态时,固定板4与紧固件2分离,且推杆8的顶端位于通孔内;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先将消音筒体7置于锥形腔体9内,直至消音筒体7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启动驱动设备,使得横杆10开始向下移动,而位于固定板4末端的夹头6则直接将消音筒体7的外壁抱紧使之沿着紧固件2的轴线移动,当消音筒体7的下端大部分进入通孔内后,驱动设备停止工作,且推杆8的末端距消音筒体7的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再通过下压部件对里芯的作用以完成消音器的压装工序;其中环形槽内安装的多个橡胶圈5在消音筒体7下移的过程中直接与其外壁接触,以防止消音筒体7的外壁硬性受损,同时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7可在通孔内继续下移一段距离,即缓冲移动,直至消音筒体7的底部与推杆8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7的继续移动,进而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7的稳定性固定,通过推杆8顶端、通孔内壁以及夹头6的同时作用,实现对消音筒体7的三点夹持,彻底避免了消音筒体7在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7的紧固,进而达到提高里芯压装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消音筒体(7)置于锥形腔体(9)内,直至消音筒体(7)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启动驱动设备,使得横杆(10)开始向下移动,而位于固定板(4)末端的夹头(6)则直接将消音筒体(7)的外壁抱紧使之沿着紧固件(2)的轴线移动;(B)橡胶圈(5)在消音筒体(7)下移的过程中直接与其外壁接触,以防止消音筒体(7)的外壁硬性受损,同时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7)可在通孔内继续下移一段距离,即缓冲移动,直至消音筒体(7)的底部与推杆(8)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7)的继续移动,进而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7)的稳定性固定,通过推杆(8)顶端、通孔内壁以及夹头(6)的同时作用,实现对消音筒体(7)的三点夹持,彻底避免了消音筒体(7)在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7)的紧固;(C)当消音筒体(7)的下端大部分进入通孔内后,驱动设备停止工作,且推杆(8)的末端距消音筒体(7)的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再通过下压部件对里芯的作用以完成消音器的压装工序;上述步骤中,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紧固件(2),在所述紧固件(2)的中部开有上大下小的锥形腔体(9),且在锥形腔体(9)的下端连接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消音筒体(7)的外径相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内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橡胶圈(5);还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杆(10)与推杆(8),在横杆(10)的两端固定有分别贯穿于底座(1)、紧固件(2)的顶杆(3),顶杆(3)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4),在两个固定板(4)相对的端部安装有夹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器压装时的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消音筒体(7)置于锥形腔体(9)内,直至消音筒体(7)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启动驱动设备,使得横杆(10)开始向下移动,而位于固定板(4)末端的夹头(6)则直接将消音筒体(7)的外壁抱紧使之沿着紧固件(2)的轴线移动;(B)橡胶圈(5)在消音筒体(7)下移的过程中直接与其外壁接触,以防止消音筒体(7)的外壁硬性受损,同时在下压部件对里芯作用时,消音筒体(7)在通孔内继续下移一段距离,即缓冲移动,直至消音筒体(7)的底部与推杆(8)的上端部接触,限制消音筒体(7)的继续移动,进而确保里芯压装期间消音筒体(7)的稳定性固定,通过推杆(8)顶端、通孔内壁以及夹头(6)的同时作用,实现对消音筒体(7)的三点夹持,彻底避免了消音筒体(7)在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偏向位移或是径向跳动,使得里芯在下压时保证消音筒体(7)的紧固;(C)当消音筒体(7)的下端大部分进入通孔内后,驱动设备停止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叶维敏,汪庭文,何晓鸣,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