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9231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设定平台模具—采用内模具与外模具组合形成模具型腔,在内模具顶部四个边设置注射孔,在外模具侧面设置导流槽,在底部设置吸气孔;涂刷脱模剂、铺设玻璃纤维、合模、排空、注入树脂和树脂固化及面漆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仅缩短了单件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了生产环境;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绝缘平台内表面光滑平整,强度高,耐电压等级高,可用于10kV~500kV不同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高空作业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的发展,绝缘高空作业车的需求量正不断扩大。绝缘高空作业车的绝缘部分主要由绝缘平台和绝缘臂两部分组成。绝缘平台的绝缘性能直接决定了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全部采用国外进口,国内生产的玻璃钢平台是采用手糊制作工艺,外形采用模具控制、内部采用手工涂刷树脂的方法进行加工的,然而,采用该加工方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平整性低。该加工方法采用手工铺设玻璃纤维和手工涂刷树脂,从而造成内表面凹凸不平。第二,强度低。手糊制作方法限制了玻璃纤维的层数不宜太厚,否则,树脂无法完全浸透玻璃纤维,整体壁厚较薄(厚度约4mm左右),这就会造成绝缘平台的强度不高,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较大的承载能力。第三,耐电压等级低。因手工糊制玻璃钢纤维,限制了玻璃纤维的层数,且平台壁厚不均匀;另外,在手工涂刷树脂的过程中会在玻璃纤维内形成很多气泡。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玻璃钢平台会因薄的壁厚与壁内气泡而被击穿,使工作平台失去绝缘性能,从而使带电作业人员身处危险之中。因此,采用手糊方法加工的平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应用于带电作业。第四,平台采用手糊加工方法,降低了生产效率。第五,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因手糊方法为开放式生产,玻璃纤维的修剪、树脂调配和制品的涂刷等过程都需要人员参与,而在这些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玻璃纤维粉尘、甲醛、二甲酚等有害物质,如果工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该方法能保证平台内外表面的平整性、有效增加绝缘工作平台的强度、消除绝缘平台内壁里的气泡,以提高产品耐电压等级;同时,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及改善现场的生产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平台模具:采用内模具与外模具组合形成模具型腔;在所述内模具顶部四个边设置注射孔,所述注射孔垂直于模具;在所述外模具侧面设置导流槽;在所述外模具底部设置吸气孔;(2)涂刷脱模剂:在外磨具的内表面和内磨具的外表面分别涂刷脱模剂;(3)铺设玻璃纤维:内模具表面铺设双轴向无碱玻璃纤维复合毡布;(4)合模:将铺设了玻璃纤维的内模具套入外模具内,并在内模具和外模具的顶部四周铺覆密封胶条;(5)排空:采用真空辅助导流方法,将吸管固定在外模具底部正中心的圆孔,通过机器把模具型腔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并使型腔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负压0.095MPa以下;(6)注入树脂:通过机器加压将树脂从注射孔中注入模具型腔内,注入速度为0.6kg/min~0.67kg/min,并按导流槽流入型腔内直至充满整个型腔;(7)树脂固化及面漆处理:通过加热使树脂固化成型;将完全固化的样品取出,打磨平整;将胶衣、固化剂和丙酮进行调配后喷涂至样品表面,所述胶衣、固化剂和丙酮按质量比10∶0.2∶1的比例进行调配,完全干燥后得到成品。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注射孔和吸气孔的直径分别为10mm和7mm。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内模具表面四周和底部分别铺设8层和10层玻璃纤维。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每层玻璃纤维之间铺覆1层透气毡。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内模具和外模具的密封组合,以此来获得密闭的型腔,从而保证绝缘平台的壁厚均匀;将树脂加压注入密闭的模具型腔内,同时,在外模具底部采用真空抽离技术,将模具型腔内的空气和树脂注射时所产生的热量全部抽离出型腔内,引导树脂自上而下均匀浸透玻璃纤维并固化成型,从而获得满足使用标准要求的绝缘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组合模具成型技术,内面的平整度通过内模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使绝缘平台内表面光滑平整;同时,该方法不仅缩短了单件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其操作简单,人工投入少,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取树脂加压注入密封的模具型腔内,使得树脂能完全浸透玻璃纤维,整体壁厚较厚,可达到8mm~10mm,从而使得绝缘平台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可满足300kg以上的承载要求;(3)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树脂注射技术,使得平台壁厚均匀,且气泡产生率低于1%,从而避免了玻璃钢平台会因薄的壁厚与壁内气泡而被击穿的问题,提高了工作平台的绝缘性能,其耐电压等级高,可用于10kV~500kV不同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4)本专利技术将开放式生产加工变为封闭式加工,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从而改善了生产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1)设定平台模具:为满足GB/T9465-2008中规定的平台外形尺寸和强度要求,同时保证平台的内外表面平整,采用内模具与外模具组合形成模具型腔。外模具侧面设置导流槽,外模具底部正中心位置设置直径为7mm的吸气孔;内模具顶部四边各设置一个直径为10mm的注射孔,注射孔垂直于模具。(2)涂刷脱模剂:在外磨具的内表面和内磨具的外表面分别涂刷脱模剂。(3)铺设玻璃纤维:在内模具表面铺设双轴向无碱玻璃纤维复合毡布,四周用8层,底部用10层,并在每层玻璃纤维之间铺覆1层透气毡,以保证树脂的流动。同时,铺覆玻璃纤维的位置和状态固定不动,不能因合模和注射树脂而引起变动。(4)合模:将铺设玻纤的内模套入外模内,在内、外模顶部四周铺覆双层密封胶条,防止空气进入型腔内产生气泡,使模具型腔内形成密闭的空间。(5)排空:由于铺覆玻纤的厚度大,注入树脂的过程中将释放很大的热量,同时,模具型腔为密闭的空间,这将导致热量无法释放,会导致型腔内产生很多气泡。为消除型腔内气泡,增强型腔内树脂的流动性、浸透性,保证平台成型的合格率,采用真空辅助导流方法,将吸管固定在外模具底部正中心的圆孔,通过机器把模具型腔内多余的空气吸出,并保持型腔内的压力始终在负压0.095MPa以下。(6)注入树脂:将树脂注射管固定在密封完整的模具上,通过机器加压把树脂注入密封的模具型腔内,使树脂按原先设定的导流槽流入型腔内并浸透玻璃纤维,最后经过加热使树脂固化成型。树脂注入速度应保证在0.6kg/min~0.67kg/min。(7)树脂固化及面漆处理:将完全固化的样品取出,打磨平整;将胶衣、固化剂和丙酮按质量比10∶0.2∶1的比例进行调配并喷涂至样品表面,待其完全干燥后得到产品并进行绝缘试验。按GB/T9465-2008中规定的要求进行绝缘性能和强度性能试验,验证制得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试验条件:环境温度为13℃;空气相对湿度为47%试验样品: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制得的工作平台样品1件表1样品工频耐压试验数值表2样品泄露电流试验数值备注:试验值均为型式试验要求的电压值。表3承载能力试验数值项目样品额定载荷(kg)180加载重量(kg)330试验次数15次结果无裂纹出现,完好无损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出来的工作平台试验数值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耐电压等级高,可用于带电作业。从表3可以看出,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出来的平台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平台模具:采用内模具与外模具组合形成模具型腔;在所述内模具顶部四个边设置注射孔,所述注射孔垂直于模具;在所述外模具侧面设置导流槽;在所述底部设置吸气孔;(2)涂刷脱模剂:在外磨具的内表面和内磨具的外表面分别涂刷脱模剂;(3)铺设玻璃纤维:内模表面铺设双轴向无碱玻璃纤维复合毡布;(4)合模:将铺设了玻璃纤维的内模具套入外模具内,并在内模具和外模具的顶部四周铺覆密封胶条;(5)排空:采用真空辅助导流方法,将吸管固定在外模具底部正中心的圆孔,通过机器把模具型腔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并使型腔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负压0.095MPa以下;(6)注入树脂:通过机器加压将树脂从注射孔中注入模具型腔内,注入速度为0.6kg/min~0.67kg/min,并按导流槽流入型腔内直至充满整个型腔;(7)树脂固化及面漆处理:通过加热使树脂固化成型;将完全固化的样品取出,打磨平整;将胶衣、固化剂和丙酮进行调配后喷涂至样品表面,完全干燥后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玻璃钢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平台模具:采用内模具与外模具组合形成模具型腔;在所述内模具顶部四个边设置注射孔,所述注射孔垂直于模具;在所述外模具侧面设置导流槽;在所述外模具底部设置吸气孔;(2)涂刷脱模剂:在外模具的内表面和内模具的外表面分别涂刷脱模剂;(3)铺设玻璃纤维:内模具表面铺设双轴向无碱玻璃纤维复合毡布;(4)合模:将铺设了玻璃纤维的内模具套入外模具内,并在内模具和外模具的顶部四周铺覆密封胶条;(5)排空:采用真空辅助导流方法,将吸管固定在外模具底部正中心的圆孔,通过机器把模具型腔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并使型腔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负压0.095MPa以下;(6)注入树脂:通过机器加压将树脂从注射孔中注入模具型腔内,注入速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蔡蕾李培启郑磊李金柱张泽华朱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