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元塞式喷管及具有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833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元塞式喷管及具有其的飞行器。所述二元塞式喷管包括: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第一外壁板、第二外壁板、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与第一锥体和第二锥体共同配合形成腔室,第一凸轮与第一外壁板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喉道,第二凸轮与第二外壁板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喉道,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枢接至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通过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相对转动以调节第一喉道和第二喉道的面积;驱动装置设置在腔室内,并分别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二元塞式喷管具有喉道面积可调的能力,能够弥补常规二元塞式喷管喉道面积不可调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二元塞式喷管及具有其的 飞行器。
技术介绍
航天飞机的飞速发展导致发动机的工作包线范围非常宽广,喷管工作的落压比已 达到几十甚至上百,由于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开加力,发动机的状态需要随时变化,因此需要 喷管的喉道面积可调。 航空发动机二元塞式喷管具有外膨胀作用,能满足宽广的落压比范围内喷管气动 性能良好,并且能遮挡发动机高温部件,具有红外隐身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航空发动 机二元塞式喷管的结构固定,无法满足发动机在状态变化时需要喷管的喉道面积可调的要 求。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元塞式喷管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 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元塞式喷管。所述二元塞式喷管包括:第一侧 壁板和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板设置的第二侧壁板,所述第一侧壁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版均与 发动机连接;第一外壁板和与所述第一外壁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板,所述第一外壁板与 所述第二外壁板均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外壁板和所述第二外壁板均设置在所述第 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固定连接从而形 成喷管主体;第一锥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 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固定连接,且内置于所述喷管主体的中部处;第二锥体,其设置在所 述喷管主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的邻近所述第一锥体的端部处 固定连接;第一凸轮和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 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共同配 合形成腔室,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外壁板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喉道,所述第二凸轮与所 述第二外壁板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喉道,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均枢接至第一侧壁板 和所述第二侧壁板,通过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相对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喉道和 所述第二喉道的面积;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 凸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均为中空板,在所述中空板的内部容 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通 所述腔室,从而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动力气源,以驱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中部处设置有滑槽,用于使所述驱动 装置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拉杆和与所述第一拉杆枢接的第二拉杆,所述第 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枢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枢接,其中,所述 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的铰接点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壁板和所述第二外壁板配合形成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90 度的梯形。 优选地,所述二元塞式喷管进一步包括第一壁板和与所述第一壁板平行设置的第 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二壁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且设 置在第一侧壁板和所述第二侧壁板之间,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板和所述第二外壁板的外 部,用于对所述发动机外部气流进行整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体、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以及第二锥体均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与所述第一侧壁板或与所述第二侧壁板为 一体成型。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二元塞式喷管。 本专利技术中的二元塞式喷管具有喉道面积可调的能力,能够弥补常规二元塞式喷管 喉道面积不可调的缺陷,同时兼具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大喉道面积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小喉道面积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二元塞式喷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权项】1. 一种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壁板(71)和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板(71)设置的第二侧壁板(72),所述第一侧 壁板(71)与所述第二侧壁版(72)均与发动机连接; 第一外壁板(21)和与所述第一外壁板(21)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板(22),所述第一外 壁板(21)与所述第二外壁板(22)均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外壁板(21)和所述第二 外壁板(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 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喷管主体; 第一锥体(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之间,并与所述 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固定连接,且内置于所述喷管主体的中部处; 第二锥体(5),其设置在所述喷管主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 壁板(72)的邻近所述第一锥体(3)的端部处固定连接; 第一凸轮(41)和与所述第一凸轮(41)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轮(42),所述第一凸轮(41) 与所述第二凸轮(4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3)和所述第二锥体(5)之间,并与所述第一 锥体(3)和所述第二锥体(5)共同配合形成腔室,所述第一凸轮(41)与所述第一外壁板 (21) 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喉道(81),所述第二凸轮(42)与所述第二外壁板(22)之间配合形 成第二喉道(82),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均枢接至第一侧壁板(71)和所 述第二侧壁板(72),通过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的相对转动以调节所述 第一喉道(81)和所述第二喉道(82)的面积; 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连 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转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 侧壁板(72)均为中空板,在所述中空板的内部容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用于连 通所述发动机,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通所述腔室,从而为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气源,以驱动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转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 侧壁板(72)中部处设置有滑槽(9),用于使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沿所述滑槽(9)滑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拉杆(61) 和与所述第一拉杆(61)枢接的第二拉杆(62),所述第一拉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 (41)枢接,所述第二拉杆(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42)枢接,其中,所述第一拉杆(61) 和所述第二拉杆(62)的铰接点(10)能够沿所述滑槽(9)滑动。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板(21)和所述第二 外壁板(22)配合形成的纵向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90度的梯形。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塞式喷管进一步包括第 一壁板(11)和与所述第一壁板(11)平行设置的第二壁板(12),所述第一壁板(11)和所 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板(71)和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板(71)设置的第二侧壁板(72),所述第一侧壁板(71)与所述第二侧壁版(72)均与发动机连接;第一外壁板(21)和与所述第一外壁板(21)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板(22),所述第一外壁板(21)与所述第二外壁板(22)均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外壁板(21)和所述第二外壁板(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喷管主体;第一锥体(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固定连接,且内置于所述喷管主体的中部处;第二锥体(5),其设置在所述喷管主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的邻近所述第一锥体(3)的端部处固定连接;第一凸轮(41)和与所述第一凸轮(41)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轮(42),所述第一凸轮(41)与所述第二凸轮(4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锥体(3)和所述第二锥体(5)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锥体(3)和所述第二锥体(5)共同配合形成腔室,所述第一凸轮(41)与所述第一外壁板(21)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喉道(81),所述第二凸轮(42)与所述第二外壁板(22)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喉道(82),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均枢接至第一侧壁板(71)和所述第二侧壁板(72),通过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的相对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喉道(81)和所述第二喉道(82)的面积;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凸轮(41)和所述第二凸轮(4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丽赵春生周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