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大弧面造型表面的背门外板,与背门外板匹配安装连接的背门内板,以及安装于背门内板上对应背门外板上大弧面中部位置的内支撑架,其中,该内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背门外板大弧面且形状与之匹配的弧面支撑部,与弧面支撑部边缘连接的支撑侧部,以及至少三个设置于支撑侧部底端的用于在背门内板上固定的支撑翼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背门内外板之间设置内支撑架来对背门外板的大弧面部位进行支撑固定,保证了背门外板大弧面的强度和美观性,有效提高了整个背门总成的扭转刚度,并且避免了背门内板的翻边设计,降低结构复杂性,从而减少模具工序,简化模具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开发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后背门是安装在汽车尾部,能够上掀开启,用于提供车辆尾部进出空间遮蔽包覆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后背门的造型设计也是影响汽车整体外形的重要部分,因此汽车后背门的设计在整车设计中非常重要。在一些车型设计中,尤其是一些新车型的设计中,出于对整车外形的美观度要求,其后背门外表面总是采用大弧面设计,结合整备质量的考虑,后背门外板的钢板厚度为0.7mm左右,如此极易出现因刚度不足而造成门外板变形,影响广品品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做法是在后背门内板上设计翻边来支撑外板。但如此存在的问题是,后背门内板结构本身就比较复杂,翻边设计后更是增加了其结构的复杂度,从而增加制模工序,导致制造成本较大;而且受到其本身结构的限制,能够进行翻边设计起到支撑作用的区域有限,从力学分析角度来讲并不能有效地保证外板大弧面的支撑刚度,存在整个后背门扭转刚度不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减少制模工序、增强支撑刚度以保证整体扭转刚度良好的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大弧面造型表面的背门外板,以及与背门外板匹配安装连接的背门内板,还包括安装于背门内板上对应背门外板上大弧面中部位置的内支撑架,其中,该内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背门外板大弧面且形状与之匹配的弧面支撑部,与弧面支撑部边缘连接并使内支撑架构成空间结构的支撑侧部,以及至少三个设置于支撑侧部底端的用于在背门内板上固定的支撑翼部。为了提高背门的纵向受力强度,所述支撑侧部有两个,均沿背门上下方向走向,并分别连接于弧面支撑部的横向两侧。为了使安装稳固,所述支撑翼部至少有四个,且每个支撑侧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并且,所述支撑翼部通过焊接连接与背门内板固定。为了使内支撑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所述内支撑架由钢板一体成型制成。为了便于与背门外板的连接固定,所述弧面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打胶槽,其内安设胶条,用以对背门外板定位连接。优选地,所述打胶槽横向布置,当打胶槽数量大于一个时,所有打胶槽呈纵向排列布置。为了降低整备重量,在不影响支撑强度的基础上,所述弧面支撑部或/和支撑侧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区。同时,所述背门内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且其位置避开支撑翼部的安装位置。为了便于夹具焊接定位,所述弧面支撑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在背门内外板之间设置内支撑架来对背门外板的大弧面部位进行支撑固定,保证了背门外板大弧面的强度和美观性,有效提高了整个背门总成的扭转刚度,并且避免了背门内板的翻边设计,降低结构复杂性,从而减少模具工序,简化模具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开发制造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2)本技术采用与大弧面匹配的弧面支撑部对背门外板进行可靠支撑,并在其上设置打胶槽安设胶条来定位连接背门外板,不仅可以提高背门整体强度,也能够起到缓冲连接的作用,从而起到提高使用寿命的效果。(3)本技术还开设有减重区和减重孔,降低背门整体增加的重量,保证合格的整备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门外板的外部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内支撑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该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大弧面造型表面的背门外板2,与背门外板匹配安装连接的背门内板3,以及安装于背门内板上对应背门外板上大弧面中部位置的内支撑架1,其中,所述背门内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4,且其位置避开内支撑架上支撑翼部的安装位置。具体地,所述内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背门外板大弧面且形状与之匹配的弧面支撑部11,与弧面支撑部边缘连接并使内支撑架构成空间结构的支撑侧部12,以及至少三个设置于支撑侧部底端的用于在背门内板上固定的支撑翼部13。其中,为了提高背门的纵向受力强度,所述支撑侧部有两个,均沿背门上下方向走向,并分别连接于弧面支撑部的横向两侦U。为了使安装稳固,所述支撑翼部有四个,且每个支撑侧部上设置有两个。并且,所述支撑翼部通过焊接连接与背门内板固定。为了使内支撑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所述内支撑架由钢板一体成型制成。为了便于与背门外板的连接固定,所述弧面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打胶槽14,其内安设胶条,用以对背门外板定位连接。优选地,所述打胶槽横向布置,本实施例中打胶槽数量为五个,所有打胶槽呈纵向排列布置。为了降低整备重量,在不影响支撑强度的基础上,所述弧面支撑部和支撑侧部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区15。具体地,该弧面支撑部上打胶槽的三个间隔位置内各设有一个减重区,每个支撑侧部的两个支撑翼部之间各设有一个减重区。为了便于夹具焊接定位,所述弧面支撑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6。本技术如此设置,增强了背门内外板之间的支撑刚度,有效地提高了背门整体的强度和扭转刚度,并有效地降低了背门内板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大弧面造型表面的背门外板,以及与背门外板匹配安装连接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背门内板上对应背门外板上大弧面中部位置的内支撑架,其中,该内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背门外板大弧面且形状与之匹配的弧面支撑部,与弧面支撑部边缘连接并使内支撑架构成空间结构的支撑侧部,以及至少三个设置于支撑侧部底端的用于在背门内板上固定的支撑翼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部有两个,均沿背门上下方向走向,并分别连接于弧面支撑部的横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部至少有四个,且每个支撑侧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部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与背门内板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由钢板一体成型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打胶槽,其内安设胶条,用以对背门外板定位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胶槽横向布置,当打胶槽数量大于一个时,所有打胶槽呈纵向排列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支撑部或/和支撑侧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内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且其位置避开支撑翼部的安装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背门的内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大弧面造型表面的背门外板,以及与背门外板匹配安装连接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背门内板上对应背门外板上大弧面中部位置的内支撑架,其中,该内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背门外板大弧面且形状与之匹配的弧面支撑部,与弧面支撑部边缘连接并使内支撑架构成空间结构的支撑侧部,以及至少三个设置于支撑侧部底端的用于在背门内板上固定的支撑翼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