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545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8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酯非织造布抗拉性差、易变形的问题。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布体由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组成,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均由多条横向线和多条纵向线纺成,横向线与纵向线围成布体空隙,布体空隙均凹陷于布体的表面,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上层布体、抗拉力线束和下层布体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横向线和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该玻纤增强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增强了抗拉力和撕破力,当拉伸其中的一个方向时,另外一个方向也不容易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业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在布业织造领域,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的拉力和撕破力是随着基布的克重的增加而增大的,但当纵横向其中一个方向的拉力要求很大,而另一方向拉力不做要求时,为了达到大的拉力只有增加基布的克重,这样造成很大的浪费。另外,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的纵横两个方向,当拉伸其中的一个方向时,另外一个方向极易收缩。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抗拉力大且不易收缩的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酯非织造布抗拉性差、易变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所述布体由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组成,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均由多条横向线和多条纵向线纺成,所述横向线与所述纵向线围成布体空隙,所述布体空隙均凹陷于所述布体的表面,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所述上层布体、所述抗拉力线束和所述下层布体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所述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所述横向线和所述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拉力线束由多条玻璃纤维线组成。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拉力线束纵向设置于所述布体中间。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所述抗拉力线束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抗拉力线束均匀分布于所述布体中间。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所述缠绕固结连接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所述缠绕固结连接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抗拉力线束,所述缠绕固结连接所述下层布体和所述抗拉力线束。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布体空隙处设有粘合须线,所述粘合须线分别分布于所述布体的两个表面。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的厚度相同,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的厚度为0.4-0.6mm。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所述抗拉力线束的间距为1cm。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玻璃纤维线植入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中间,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复合布,这种布极大的增强了原来非织造布的各种性能,尤其是拉力和撕破力,并且缠绕固结将上层布体、抗拉力线束和下层布体彼此相互缠绕,使得布体形成在平面方向上的整体,拉力彼此抵消不易传递,当拉伸其中的一个方向时,另外一个方向也不容易收缩。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横向线和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避免了布体边缘被撕裂,增加了使用寿命。布体空隙处设有粘合须线,粘合须线分别分布于布体的两个表面,粘合须线使布体表面更平整光滑,并且遮挡粘合了布体间的空隙,使整个布体的稳定性更强。该玻纤增强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具有抗拉力好、不易变形,易吸湿易干燥、消臭抗菌、耐热性好且天然无害等优点,并且利于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布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缠绕固结的示意图。图中:1-上层布体;2-下层布体;3-横向线;4-纵向线;5-布体空隙;6-抗拉力线束;7-缠绕固结;8-锁边;9-粘合须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布体由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组成,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均由多条横向线3和多条纵向线4纺成,横向线3与纵向线4围成布体空隙5,布体空隙5均凹陷于布体的表面,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6,上层布体1、抗拉力线束6和下层布体2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7,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横向线3和纵向线4交织形成锁边8。抗拉力线束6由多条玻璃纤维线组成。抗拉力线束6纵向设置于布体中间。相邻的抗拉力线束6之间相互平行,抗拉力线束6均匀分布于布体中间。缠绕固结7连接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缠绕固结7连接上层布体1和抗拉力线束6,缠绕固结7连接下层布体2和抗拉力线束6。布体空隙5处设有粘合须线9,粘合须线9分别分布于布体的两个表面。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的厚度相同,上层布体1和下层布体2的厚度为0.4-0.6mm。相邻的抗拉力线束6的间距为1cm。该专利技术的原理是:把玻璃纤维线形成的线束按要求植入到布所需要的方向,因为玻璃纤维线具有一定的拉力,根据总拉力的要求,安排植入玻璃纤维线的密度,玻璃纤维线的密度越大,在布要求拉力的方向的总拉力就越大,从而在不增加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克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玻璃纤维线的排列密度来调整基布所需拉力。聚酯纺粘长丝非织造布的特殊生产工艺中,每一束丝要分布在布幅宽方向20cm的范围内,然后相邻的丝束通过针刺的外加作用,使之相互缠绕固结,这样在幅宽1m的范围内实际上只有10束丝,这样在拉伸基布时,丝束的横向固结起到的拉扯作用不大,但植入玻璃纤维线后,如果玻璃纤维线的密度为1根/cm,这样在幅宽1米的方向上实际上有100根玻璃纤维线线,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使聚酯纤维与玻璃纤维线充分缠绕固结,使布成为了一个在平面方向的整体。当布拉伸时,横向的拉扯效应也增强到原来的10倍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由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组成,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均由多条横向线和多条纵向线纺成,所述横向线与所述纵向线围成布体空隙,所述布体空隙均凹陷于所述布体的表面,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所述上层布体、所述抗拉力线束和所述下层布体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所述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所述横向线和所述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聚酯纺粘非织造布,包括由涤纶线交织而成的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由上层布体和下层布体组成,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均由多条横向线和多条纵向线纺成,所述横向线与所述纵向线围成布体空隙,所述布体空隙均凹陷于所述布体的表面,所述上层布体和所述下层布体之间设有多根抗拉力线束,所述上层布体、所述抗拉力线束和所述下层布体三者之间设有缠绕固结,所述布体的四周边缘由所述横向线和所述纵向线交织形成锁边,所述抗拉力线束纵向设置于所述布体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尚民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市发达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