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式口咽通气导管,包括牙垫以及与牙垫连接的口咽弯曲部分,所述牙垫远离口咽弯曲部分的一端与口咽通气导管口相连,口咽通气导管口边缘设有翼缘,所述口咽通气导管口中设有隔板,隔板延伸至牙垫中从而将口咽通气导管口及牙垫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边缘固定有一固定旋钮,固定旋钮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旋钮顶端设有手持端头、末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突起,所述突起均匀分布在固定旋钮末端端面上,所述翼缘两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分别与固定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畅通气道的同时可以进行吸痰、吸氧等操作,吸氧腔口采用固定旋钮固定,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且通气功能改善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腔式设计的口咽通气导管。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导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使用口咽通气导管时不需要特殊器械即能在数秒钟内迅速治疗或预防舌根后坠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获得有效通气。同时,口咽通气导管还可以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为吸除口、咽、喉部甚至下呼吸道分泌物提供路径,并减少经口反复插入吸痰管吸痰可能造成的损伤。对于癫痫发作病人,置入口咽通气导管还可防止癫痫发作时舌、齿的损伤。因此,口咽通气导管在抢救危重、昏迷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口咽通气导管通常是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性人工气道,呈弯曲形扁管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结构上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口咽弯曲部分。插入口咽通气导管使其前端到达口咽后壁后,临床上通常使用的固定方法是用2根胶布将其翼缘部分固定于口角,避免移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但临床发现,这种固定方法不牢固,口咽通气导管容易全部滑入患者口腔,有并发食管、气管异物引起患者误吸、窒息的危险;或口咽通气导管可能完全滑脱出口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胶布固定易粘住病人毛发,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同时,患者置入口咽通气导管后,由于通气模式的改变,气体通道由原来的主要经鼻腔进出改为主要通过口腔进出。因此,对于吸氧患者需要通过口咽通气道内给氧,即将吸氧管插入口咽通气道内并用胶布固定吸氧管。当患者需要吸痰时,由于口咽通气导管未设计吸痰管进出的专用通道,每次吸痰时不得不将吸氧管移开,将吸痰管置入口咽通气导管内吸痰。上述操作过程中断吸氧,有可能会加剧患者的低氧血症的发生。另外,每次吸痰后需要重新将吸氧管插入口咽通气导管内,并用胶布重新固定,无疑会大大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式口咽通气导管,提供了专用吸痰通道,并使得口咽通气导管的固定更为稳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式口咽通气导管,包括牙垫以及与牙垫连接的口咽弯曲部分,所述牙垫远离口咽弯曲部分的一端与口咽通气导管口相连,口咽通气导管口边缘设有翼缘,所述口咽通气导管口中设有隔板,隔板延伸至牙垫中从而将口咽通气导管口及牙垫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边缘固定有一固定旋钮,固定旋钮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旋钮顶端设有手持端头、末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突起,所述突起均匀分布在固定旋钮末端端面上,所述翼缘两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分别与固定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有固定旋钮的腔体边缘设置有突出于腔口边缘的挡条,挡条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旋钮穿过通孔固定在挡条上。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固定旋钮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旋钮通过螺母固定在挡条上。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旋钮为螺栓。作为优选,所述的口咽弯曲部分口咽弯曲部分采用高分子塑料制成,按成人使用类型设计,呈弧形弯曲形状。作为优选,所述的牙垫部分采用硬性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口咽通气导管采用一次性无菌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带为尼龙子母扣,其材质即使在湿润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固定效果。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口咽通气导管入口处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用于吸痰和吸氧,吸氧腔口采用固定旋钮固定,并配合固定爪设计,令吸氧管的固定可以不再依靠以往的胶布黏贴,通过旋转固定旋钮即可实现,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在畅通气道的同时可以进行吸痰、吸氧等操作,且通气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同时,固定旋钮不仅可以用于固定氧气管,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经口插入胃管时也可通过固定钮实现胃管的固定,可避免胶布固定带来的过敏或因胶布浸湿失去黏性导致的管道滑脱现象。由于口咽通气导管口中设置的隔板延伸至牙垫中,具有双重防咬憋功能,防止患者牙齿咬合致通气管瘪闭。此外,通过翼缘外侧延伸固定耳并连接固定带可将口咽通气导管固定于后颈部,并能够灵活调节松紧。固定带采用尼龙子母扣,即使在湿润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固定效果,可防止口咽通气导管被患者吞下,导致食管、气管异物;也可防止口咽通气导管脱出,减少患者反复插管导致的口腔黏膜损伤。口咽弯曲部分采用高分子塑料材质制成,组织相容性好。且口咽弯曲部分外型轮廓符合人体口腔咽部生理解剖结构,减少对口咽粘膜的刺激。同时,管腔管径在传统的基础上变大,既方便吸氧、吸痰,还有利于保证患者拥有更好的通气效果。本技术具有固定方便、不易移位、安全可靠等优点,与传统的口咽通气导管相比,能很好地避免因口咽通气导管移位导致食管或气管异物而出现窒息等护理风险的发生。本导管采用无菌包装,随用随启,避免交叉感染,无须借助任何辅助器械,直接应用,使用方便、安全,能够在医院急救室、救护车、病房内、特殊诊室、甚至家庭等各种环境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口咽通气导管俯视图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吸痰腔、2-翼缘、3-固定带、4- 口咽弯曲部分、5-吸氧腔、6-固定旋钮、7-隔板、8-突起、9- 口咽通气导管口、10-通孔、11-固定耳、12-挡条、13-牙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式口咽通气导管,包括牙垫以及与牙垫连接的口咽弯曲部分,所述牙垫远离口咽弯曲部分的一端与口咽通气导管口相连,口咽通气导管口边缘设有翼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导管口中设有隔板,隔板延伸至牙垫中从而将口咽通气导管口及牙垫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边缘固定有一固定旋钮,固定旋钮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旋钮顶端设有手持端头、末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突起,所述突起均匀分布在固定旋钮末端端面上,所述翼缘两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分别与固定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广玲,邢浪萍,刘夕珍,蔡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