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744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衬套,包括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及位于所述金属外套和所述金属内套之间的橡胶套,三者硫化成一体,所述橡胶套沿轴线方向设有若干组贯穿其本体的通槽,所述通槽两两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且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的上端面。该安装衬套在轴向和径向均易于发生形变,具有较好的缓冲击的作用,且在变形较大时,刚度能够随之增加,衬套不易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具体涉及一种安装衬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安装衬套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一般由金属内管I’和金属外管2’,以及两者之间的橡胶3’,橡胶3’为整体式结构,三者硫化成一体。这种安装衬套径向刚度的变化基本与径向位移成正比,在小位移时因为橡胶的变形较小,衬套的刚度较大,不能很好的缓和冲击;而在大位移时,刚度没有提高,不能很好地限制径向运动,使衬套的寿命大幅降低,影响连接处的可靠性;另外,这种衬套轴向不易发生变形,因此轴向缓震效果较弱,在有较大的冲击时,连接的部件容易发生异响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衬套,具有刚度调节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衬套的使用寿命,能够较好的缓和径向和轴向的冲击,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安装衬套,包括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及位于所述金属外套和所述金属内套之间的橡胶套,三者硫化成一体,所述橡胶套沿轴线方向设有若干组贯穿其本体的通槽,所述通槽两两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且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的上端面。优选地,所述通槽为两组,包括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为矩形通槽。优选地,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边缘和下端面边缘均设有半球形圆角。优选地,所述金属外套的上端面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翻边硫化固定的第二翻边。优选地,所述橡胶套的下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的下端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安装衬套,在现有衬套的基础上,所述橡胶套沿轴线方向设有若干组贯穿其本体的通槽,所述通槽两两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且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的上端面;设置通槽结构,使得橡胶套易于发生形变,利于提高安装衬套减缓冲击的能力,另外,当橡胶套发生较大变形时,通槽相对的两侧侧壁会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橡胶套的刚度,防止橡胶套结构的损坏,也能够保证安装衬套连接处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并且将橡胶衬套的上端高于金属内套的上端面,以增强橡胶套在轴向的变形能力,提高其轴向的缓震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安装衬套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衬套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金属内管,2’-金属外管,3’-橡胶;1-金属外套,2-金属内套,3-橡胶套;11-第一翻边;31_第一通槽,32-第二通槽,33-半球形圆角,34-第二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对本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参考图2,本技术提供的安装衬套,包括金属外套1、金属内套2及位于所述金属外套I和所述金属内套2之间的橡胶套3,三者硫化成一体,并且,在所述橡胶套3上,沿轴线方向设有若干组贯穿其本体的通槽,所述通槽两两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3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设置通槽结构,使得橡胶套易于发生形变,利于提高安装衬套减缓冲击的能力,另外,当橡胶套发生较大变形时,上述通槽弥补橡胶套3变形所产生的体积变化,保证了橡胶套3在一定的受力情况下不会因空间不够而使橡胶内部产生挤压变形而损坏;同时,较大变形时,通槽相对的两侧侧壁会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橡胶套的刚度,保证衬套限位,使得安装衬套连接处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例如,当所述安装衬套用于副车架上时,由于在衬套发生较大变形时,刚度提高,可增强车辆操纵的平顺性、稳定性和NVH性能。再有,设置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2的上端面,增强了橡胶套在轴向的变形能力,利于提高其轴向的缓震性能。优选地,所述通槽为两组,包括第一通槽31和第二通槽32,所述第一通槽31和所述第二通槽32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3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方便衬套的加工,且能够有效保证衬套的强度。优选地,所述橡胶套3为圆柱形衬套,且所述第一通槽31和所述第二通槽32位于所述橡胶套3的同一条直径的连线上,保证橡胶套3受力变形对称,提供工作性能,方便使用。当然,所述橡胶套3也可为截面为矩形、椭圆形等形状的衬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31和所述第二通槽32均优选为矩形通槽,方便加工,且在橡胶套3发生较大形变时,相互贴合的表面较大,便于刚度的调节。为了防止应力集中,提高安装衬套的使用寿命,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边缘和下端面边缘均设有半球形圆角33,所述半球形圆角33的直径可为6_。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套I的上端面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11,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翻边11硫化固定的第二翻边34,保证安装衬套的结构可靠,且方便安装衬套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2的上端面,高度差可为2mm,保证使用时橡胶套3可在轴向发生良好变形,保证轴向的缓冲效果。由于安装衬套使用时,多将金属内套2与其他部件螺栓连接,为防止对橡胶套造成磨损,优选地,所述橡胶套3的下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2的下端面,高度差可为20_。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安装衬套,包括金属外套(I)、金属内套(2)及位于所述金属外套(I)和所述金属内套(2)之间的橡胶套(3),三者硫化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沿轴线方向设有若干组贯穿其本体的通槽,所述通槽两两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3)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且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2)的上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两组,包括第一通槽(31)和第二通槽(32),所述第一通槽(31)和所述第二通槽(32)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3)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为圆柱形衬套,且所述第一通槽(31)和所述第二通槽(32)位于所述橡胶套(3)的同一条直径的连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31)和所述第二通槽(32)均为矩形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边缘和下端面边缘均设有半球形圆角(33)。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套(I)的上端面设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11),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翻边(11)硫化固定的第二翻边(3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的下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2)的下端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公开了一种安装衬套,包括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衬套,包括金属外套(1)、金属内套(2)及位于所述金属外套(1)和所述金属内套(2)之间的橡胶套(3),三者硫化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沿轴线方向设有若干组贯穿其本体的通槽,所述通槽两两对称地分置于过所述橡胶套(3)轴线的竖直截面的两侧;且所述橡胶套(3)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金属内套(2)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吕李磊王海翔戴声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