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船打捞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包括沉箱,攻泥器,沉箱内设有钢丝,钢丝连接于攻泥器,攻泥器上设有驱动装置与两条齿轮条,齿轮条连接有攻泥头,攻泥头上设有吸泥器与钻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式操作取代以往的人为操作,不但精确度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潜水员在水下工作遇到危险,工作完成后可通过浮标方便于定位,构思巧妙,设计合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沉船打捞
,特指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在人们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避免不了会发生各种事故。据有关数字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到目前,全球航运失事高达0.34%。在这些事故船只中,有一些必须进行打捞处理,以免影响航运的安全。针对这些这一情况,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积累救捞这一技术。救捞技术就是主要是指打捞失事沉船,失事飞机及货物,鱼雷等,而失事船只是主要的打捞对象。对失事船只的救捞有很多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解体打捞、分段打捞和整体打捞。无论哪一类打捞方式,都需要在沉船的下方铺设钢丝缆绳。要完成这项技术第一步就是要在失事船只的底部钻出一个可以让钢缆穿过的洞。现如今这种打洞的技术缺点在于:其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对于潜水员来说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作业时间长,工作效率和精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保障了潜水人员的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包括沉箱,攻泥器,沉箱内设有钢丝,钢丝连接于攻泥器,攻泥器上设有驱动装置与两条齿轮条,齿轮条连接有攻泥头,攻泥头上设有吸泥器与钻头。进一步地,攻泥器上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有齿轮箱,齿轮箱上设有若干齿轮,若干齿轮与齿轮条对应设置,以上构成驱动装置。进一步地,两条齿轮条之间成型有排泥管。进一步地,齿轮箱通过铰链铰接于弧形电磁铁,攻泥头对应设置有方形电磁铁,弧形电磁铁与方形电磁铁吸附于沉船板上。进一步地,攻泥头为楔形结构设置,攻泥头对应连接有浮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机械式操作取代以往的人为操作,不但精确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以避免潜水员在水下工作遇到危险,工作完成后可通过浮标方便于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攻泥器结构图。图中:1、?几箱;2、钢丝;3、攻泥器;4、?几船板;6、起吊钢丝;7、?几船;8、起吊船;9、齿轮;10、齿轮条;11、蓄电池;12、弧形电磁铁;13、铰链;14、齿轮箱;15、浮标;16、吸泥器; 17、攻泥头;18、排泥管;19、钻头;20、方形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包括沉箱1,攻泥器3,沉箱I内设有钢丝2,钢丝2连接于攻泥器3,攻泥器3上设有驱动装置与两条齿轮条10,齿轮条10连接有攻泥头17,攻泥头17上设有吸泥器16与钻头19。以上构成本技术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施工时,起吊船8通过起吊钢丝6将沉箱I与攻泥器3送至沉船7处,沉箱I内设有攻穿的钢丝3,钢丝3连接于攻泥器3,在攻泥器3上设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使攻泥头17到达指定位置,通过吸泥器16与钻头19进行吸泥及打洞工作。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攻泥器3上部设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连接有齿轮箱14,齿轮箱14上设有4个齿轮9,4个齿轮9与齿轮条10对应设置,两条齿轮条10之间成型有排泥管18。齿轮箱14通过铰链13铰接于弧形电磁铁12,攻泥头17对应设置有方形电磁铁20,弧形电磁铁12与方形电磁铁20吸附于沉船体板4上。将沉箱I与攻泥器3送至沉船7处后,打开弧形电磁铁12装置,使弧形电磁铁12吸附于沉船板4上,启动齿轮箱14,启动齿轮9顺时针旋转,从而推动齿轮条10向下运动,当齿轮条10转到末端时,开启吸泥器16,使其清除方形电磁铁20与沉船板4之间的淤泥,并从排泥管18排出,同时打开方形电磁铁20装置,使方形电磁铁20吸附于沉船板4上,再关闭弧形电磁铁12装置,启动齿轮箱14,启动齿轮9逆时针旋转,当齿轮条10转到末端时停止。反复运行几次,再通过钻头19进行打洞工作。本技术所述攻泥头17为楔形结构设置,方便于攻泥器3在水下攻开淤泥的过程中向前运动并且可使淤泥移动到攻泥器3后方。攻泥头17对应连接有浮标15。本技术所述浮标15是一个带有钩子的轻质球,与攻泥头17通过轻质缆绳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工作完成后,通过浮标容易找到攻泥器3在水下的位置。本技术所述齿轮箱14的转动,电磁铁的启动,浮标15的释放均由蓄电池11提供。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包括沉箱(1),攻泥器(3),所述沉箱(I)内设有钢丝(2),所述钢丝(2)连接于攻泥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攻泥器(3)上设有驱动装置与两条齿轮条(10),所述齿轮条(10)连接有攻泥头(17),所述攻泥头(17)上设有吸泥器(16)与钻头(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攻泥器(3)上部设有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连接有齿轮箱(14),所述齿轮箱(14)上设有若干齿轮(9),所述若干齿轮(9)与齿轮条(10)对应设置,以上构成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齿轮条(10)之间成型有排泥管(1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4)通过铰链(13)铰接于弧形电磁铁(12),所述攻泥头(17)对应设置有方形电磁铁(20),所述弧形电磁铁(12)与方形电磁铁(20)吸附于沉船板⑷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攻泥头(17)为楔形结构设置,所述攻泥头(17)对应连接有浮标(1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沉船打捞
,特指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包括沉箱,攻泥器,沉箱内设有钢丝,钢丝连接于攻泥器,攻泥器上设有驱动装置与两条齿轮条,齿轮条连接有攻泥头,攻泥头上设有吸泥器与钻头。本技术采用机械式操作取代以往的人为操作,不但精确度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潜水员在水下工作遇到危险,工作完成后可通过浮标方便于定位,构思巧妙,设计合理。【IPC分类】B63C7-00【公开号】CN204489143【申请号】CN201420750052【专利技术人】甘进, 陈曦, 王旭, 叶云凌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沉船攻穿装置,包括沉箱(1),攻泥器(3),所述沉箱(1)内设有钢丝(2),所述钢丝(2)连接于攻泥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攻泥器(3)上设有驱动装置与两条齿轮条(10),所述齿轮条(10)连接有攻泥头(17),所述攻泥头(17)上设有吸泥器(16)与钻头(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进,陈曦,王旭,叶云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