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包括混凝土结构、纤维复合板、上盖板、下底板及夹持组件,其中,上述下底板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上,上盖板设置在下底板上部,并与下底板之间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两者之间形成锲形锥槽;上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该锲形锥槽内,夹持组件内夹设有纤维复合板,纤维复合板贯穿夹持组件伸出上述锲形锥槽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纤维复合板与锚具安装面倾斜小于60夹持方式,采用圆弧面自主调整受力角度的转动块,实现纤维复合板倾斜过渡转换为水平直线受力,不但保证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之间较小的间隙,减少环氧结构胶用量降低成本,而且施工安装时不需要开凿混凝土,对原结构的无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领域,特别指一种土木建筑工程中用预应力的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
技术介绍
纤维复合板是指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等纤维,一种或一种以上纤维有序排列或编织后,经特种树脂浸渍固化成形的长方形薄板硬质型材。目前,运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用预应力的纤维复合板锚具,传统上采用机械夹持或环氧粘结与机械楔形复合式夹持等方式实现纤维复合板的锚固。申请号为200610031436.2和申请号为20072030042《土木建筑工程中用的纤维复合板锚具》的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均采用纤维复合板与锚具安装面平行夹持方式,安装锚固后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纤维复合板经锚具夹持施加预应力后均需要采用环氧结构胶与混凝土粘结协同受力工作,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需要较多的环氧结构胶填充粘结从而增加工程造价;采用在混凝土安装面开凿槽沟方式,虽然能减小安装锚固后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开凿混凝土容易造成对原结构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的纤维复合板可角度转换锚具,纤维复合板与锚具安装面倾斜小于60夹持方式,采用圆弧面自主调整受力角度的转动块,实现纤维复合板倾斜过渡转换为水平直线受力,不但保证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之间较小的间隙,减少环氧结构胶用量降低成本,而且施工安装时不需要开凿混凝土,对原结构无损伤的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包括混凝土结构、纤维复合板、上盖板、下底板及夹持组件,其中,上述下底板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上,上盖板设置在下底板上部,并与下底板之间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两者之间形成锲形锥槽;上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该锲形锥槽内,夹持组件内夹设有纤维复合板,纤维复合板贯穿夹持组件伸出上述锲形锥槽外。优选地,上盖板的一侧开有安装槽,该安装槽设置在上盖板的下部,安装槽内设有定位圆柱销。优选地,定位圆柱销为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的顶面为平面结构,并顶住上述安装槽的内壁面,条状结构的底面为弧面结构,并压在上述纤维复合板上。优选地,弧面结构包括前弧面、中段弧面及后弧面,其中,上述前弧面设置在定位圆柱销的一侧,后弧面设置在定位圆柱销的另一侧,中段弧面连接在前弧面与后弧面之间。优选地,定位圆柱销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贯穿定位圆柱销。优选地,夹持组件包括由上而下嵌合设置的上锲形夹持板及下锲形夹持板,两者之间设有纤维复合板,上锲形夹持板与下锲形夹持板的斜面夹紧纤维复合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预应力的纤维复合板可角度转换锚具,纤维复合板与锚具安装面倾斜小于60夹持方式,采用圆弧面自主调整受力角度的转动块,实现纤维复合板倾斜过渡转换为水平直线受力,不但保证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之间较小的间隙,减少环氧结构胶用量降低成本,而且施工安装时不需要开凿混凝土,对原结构的无损伤。同时,具备原有《土木建筑工程中用的纤维复合板锚具》机械夹持锚固自锁可靠性高及环氧结构胶粘结锚固不易产生纤维复合板受压破裂的优点。本技术圆弧转动块采用圆柱销与锚具安装固定,可实现±150角度内自由转动调整,满足两端锚具夹持纤维复合板直线承载张拉应力要求。装置简单,制作方便,廉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定位圆柱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结构,2.定位圆柱销,3.纤维复合板,4.上盖板,5.下底板,6.上楔形夹持板,7.下楔形夹持板,8.压板,9.压紧螺栓,10.盖板下座,11.连接螺栓,12.挡块,13.盖板座,14.圆孔,15前弧面,16.后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及图4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包括混凝土结构1、纤维复合板3、上盖板4、下底板5及夹持组件,其中,上述下底板5设置在混凝土结构I上,上盖板4设置在下底板5上部,并与下底板5之间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两者之间形成锲形锥槽;上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该锲形锥槽内,夹持组件内夹设有纤维复合板3,纤维复合板3贯穿夹持组件伸出上述锲形锥槽外。上盖板4的一侧开有安装槽,该安装槽设置在上盖板4的下部,安装槽内设有定位圆柱销2。定位圆柱销2为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的顶面为平面结构,并顶住上述安装槽的内壁面,条状结构的底面为弧面结构,并压在上述纤维复合板3上。弧面结构包括前弧面15、中段弧面及后弧面16,其中,上述前弧面15设置在定位圆柱销2的一侧,后弧面16设置在定位圆柱销2的另一侧,中段弧面连接在前弧面15与后弧面16之间。定位圆柱销2的中部设有圆孔14,圆孔14贯穿定位圆柱销2。夹持组件包括由上而下嵌合设置的上锲形夹持板6及下锲形夹持板7,两者之间设有纤维复合板3,上锲形夹持板6与下锲形夹持板7的斜面夹紧纤维复合板3。实施例2:该实施例将实施例1中上盖板上的安装槽改为可拆卸安装结构,通过在上盖板的一侧设置凹槽,凹槽内插设压板8,压板8从外侧插入,并通过压紧螺栓9以上下固定方式固定在上盖板上,压紧螺栓8可以是一只也可以是16只,压板8向外侧延伸,压板8的下部安装定位螺栓12。实施例3:该实施例将实施例1中上盖板上的安装槽改为可拆卸安装结构,通过在上盖板的外侧连接挡块12,挡块12通过连接螺栓从外侧以左右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上盖板上,挡块12向外侧延伸,挡块12的下部安装定位螺栓12。如图4所示,定位圆柱销2 —侧设置前弧面15,另一侧设置后弧面16,其中设置一圆孔14组成,前弧面和后弧面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半径为I到1000毫米的圆弧平滑曲线或曲面构成。进一步,本技术锚具为钢质上盖板与下底板的上下分体式结构,下底板的内面与混凝土结构安装表面平行,上盖板与下底板间形成楔形锥槽,上楔形夹持板个下楔形夹持板中央夹持纤维复合板,定位圆柱销设置于上盖板端部下方,定位圆柱销设置有前弧面和后弧面,前弧面和后弧面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半径为I到1000毫米的圆弧平滑曲线或曲面组成。纤维复合板与圆弧转动块接触面轴向压力均匀,圆弧过渡段表面光滑无凹凸点或面,并与纤维复合板夹持平行且无扭曲现象。锚具夹持后的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安装面形成小于60倾斜角度,通过前端定位圆柱销过渡后,纤维复合板与混凝土结构安装面平行且间隙不大于10毫米,实现纤维复合板预应力张拉受力。本技术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1)、纤维复合板(3)、上盖板(4)、下底板(5)及夹持组件,其中,上述下底板(5)设置在混凝土结构(I)上,上盖板(4)设置在下底板(5)上部,并与下底板(5)之间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两者之间形成锲形锥槽;上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该锲形锥槽内,夹持组件内夹设有纤维复合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复合板可转换角度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1)、纤维复合板(3)、上盖板(4)、下底板(5)及夹持组件,其中,上述下底板(5)设置在混凝土结构(1)上,上盖板(4)设置在下底板(5)上部,并与下底板(5)之间采用上下分体式结构,两者之间形成锲形锥槽;上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该锲形锥槽内,夹持组件内夹设有纤维复合板(3),纤维复合板(3)贯穿夹持组件伸出上述锲形锥槽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