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59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视镜,镜体(1)与镜杆(2)连接,其特征在于:将弹簧(4)套在螺栓(3)上安放在镜座(5)的内孔中,镜座(5)与镜杆(2)端面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连接;镜座(5)的一端与镜杆(2)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7)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按照驾驶员的需要调节后视镜的角度,使用方便结构新颖,简单。(*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摩托车后视镜由于采用镜座与镜体连接,当后视镜固定后,只有镜体可以旋转体调节,驾驶员不能按照其需要调节后视镜的角度,给驾驶带来不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它能按照驾驶员的需要调节后视镜的角度,使用方便结构新颖,简单。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镜体与镜杆的为球关节连接,其特征在于将弹簧套在螺栓上安放在镜座的内孔中,镜座与镜杆端面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连接;镜座的一端与镜杆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连接。本技术由于在镜座与镜杆之间设置为凹凸咬合连接结构,使后视镜能做360°的旋转,因此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后视镜的角度,并且使用方便结构新颖,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镜体1与镜杆2的上端用球关节连接,使镜体1相对镜杆2做360°的旋转。将弹簧4套在内六角螺栓3上安放在镜座5的内孔中,参见图2。镜座5与镜杆2接触面为凹凸咬合连接;参见图1。镜座5的一端用内六角螺钉3与镜杆2连接,另一端用内六角螺栓6与手柄座7连接。当驾驶员需要调节后视镜的角度时,扳动镜杆2,镜座5与镜杆2起定位作用,套在内六角螺栓3上的弹簧4起回位作用,镜座5可以根据需要绕手柄座7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视镜,镜体(1)与镜杆(2)连接,其特征在于将弹簧(4)套在螺栓(3)上安放在镜座(5)的内孔中,镜座(5)与镜杆(2)端面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连接;镜座(5)的一端与镜杆(2)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镜座(5)的两端设置有通孔,一端用内六角螺栓(3)与镜杆(2)连接,另一端用内六角螺栓(6)与手柄座(7)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视镜,镜体(1)与镜杆(2)连接,其特征在于将弹簧(4)套在螺栓(3)上安放在镜座(5)的内孔中,镜座(5)与镜杆(2)端面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连接;镜座(5)的一端与镜杆(2)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7)连接。本技术能按照驾驶员的需要调节后视镜的角度,使用方便结构新颖,简单。文档编号B62J29/00GK2608386SQ0323351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尹明善, 孙克友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镜体(1)与镜杆(2)连接,其特征在于:将弹簧(4)套在螺栓(3)上安放在镜座(5)的内孔中,镜座(5)与镜杆(2)端面的接触面为凹凸咬合连接;镜座(5)的一端与镜杆(2)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座(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善孙克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