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及直升机旋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7567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及直升机旋翼系统,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和轴承座;其中,轴承外圈装配在所述轴承座内侧;所述轴承外圈的内球面上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所述轴承内圈装备在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且通过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接触所述轴承外圈的内球面,所述轴承内圈在轴承外圈中在摆动角度范围内自由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提高了轴承的自润滑性能,增强了轴承转动过程中的耐磨性,增强了轴承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关节轴承,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及直升机旋翼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发展需要,某型直升机旋翼系统配套的轴承要求具有高承载、自润滑、能自动调心、并具有三自由度的铰接功能等性能。但目前大部分关节轴承均不能同时满足某型直升机用轴承的需要,因此,设计一种特殊结构的新型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选择合理的材料以及合理的轴承表面处理,可提高轴承的耐磨性能,使轴承具有高承载、能进行三自由度的铰接,轴承转动过程中无卡死,同时还能自由转动,满足了直升机旋翼系统用轴承的性能需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外形设计、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和合理的轴承加工工艺,提供了一种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本技术的耐磨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对轴承表面进行合理的工艺处理可降低轴承的摩擦系数,通过合理的滚扎游隙工艺,可使轴承内圈相对于外圈自由转动而不发生卡死现象,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且该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可实现传递从旋翼系统扭力臂到动环或从不动环到防扭臂的载荷,并具有三自由度的铰接功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和轴承座;其中,轴承外圈装配在所述轴承座的内侧;所述轴承外圈的内球面上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所述轴承内圈装配在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且通过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接触所述轴承外圈的内球面,从而所述轴承内圈在轴承外圈中在摆动角度范围内自由摆动。优选地,所述轴承内圈与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之间以及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与轴承外圈之间接触面为同心的球形面结构。优选地,所述摆动角度为±30°。优选地,所轴承座和轴承外圈均采用05Cr 17Ni4Cu4Nb材料,轴承内圈采用G95Crl8不锈钢材料;所述轴承内圈的内球面设置有陶瓷层。优选地,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的经向采用Nomex纤维,玮向采用Nomex纤维和Teflon纤维的复合丝编织而成,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采用酚醛树脂制成。优选地,所述轴承外圈通过激光焊接装配在所述轴承座的内侧。优选地,所述自润滑衬垫通过胶水粘结在轴承外圈的内球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直升机旋翼系统,包括所述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还包括扭力臂或防扭力臂;所述轴承座铰接所述扭力臂的动环或铰接所述防扭力臂的不动环,从而实现传递从扭力臂到动环或从不动环到防扭力臂的载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提高了轴承的自润滑性能,增强了轴承转动过程中的耐磨性,增强了轴承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轴承内圈球面设置有陶瓷层,可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该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结构简单,具有免维护性;3、本技术具有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摆动,保证了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中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轴承外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轴承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轴承座;2为轴承外圈;3为轴承内圈;4为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包括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和轴承座I ;其中,轴承外圈2装配在所述轴承座I的内侧,具体为所述轴承外圈2通过激光焊接装配在所述轴承座I的内侧。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球面上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具体为所述自润滑衬垫4通过胶水粘结在轴承外圈2的内球面上。所述轴承内圈3装配在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侧且通过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接触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球面,具体为,通过工装挤压轴承外圈2,将轴承内圈3包在轴承外圈2内,所述轴承内圈3在轴承外圈2中在摆动角度范围内自由摆动,并具有自调心性能。所述摆动角度为±30°。本技术滚扎游隙工艺可使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2之间自由转动,且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并实现三自由度的铰接功能,所述轴承内圈3与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之间以及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与轴承外圈2之间接触面为同心的球形面结构。在变形例中,所轴承座I和轴承外圈2均采用05Crl7Ni4Cu4Nb材料,轴承内圈3采用G95Crl8不锈钢材料;所述轴承内圈3的内球面设置有陶瓷层,提高轴承的耐磨性。在变形例中,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的经向采用Nomex纤维,玮向采用Nomex纤维和Teflon纤维的复合丝编织而成,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采用酚醛树脂制成。Nomex纤维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Teflon纤维为聚四氟乙烯纤维。本技术提供的直升机旋翼系统,包括所述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扭力臂或防扭力臂;所述轴承座I铰接所述扭力臂的动环或铰接所述防扭臂的不动环,从而实现传递从旋翼系统扭力臂到动环或从不动环到防扭臂的载荷,从而所述轴承座I具有三自由度的铰接功能。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主权项】1.一种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和轴承座(I); 其中,轴承外圈⑵装配在所述轴承座⑴的内侧;所述轴承外圈⑵的内球面上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所述轴承内圈(3)装配在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侧且通过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接触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球面,从而所述轴承内圈(3)在轴承外圈(2)中在摆动角度范围内自由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3)与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⑷之间以及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⑷与轴承外圈⑵之间接触面为同心的球形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角度为±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轴承座(I)和轴承外圈(2)均采用05Crl7Ni4Cu4Nb材料,轴承内圈(3)采用G95Crl8不锈钢材料;所述轴承内圈(3)的内球面设置有陶瓷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的经向采用Nomex纤维,玮向采用Nomex纤维和Teflon纤维的复合丝编织而成, 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设置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采用酚醛树脂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扭自润滑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和轴承座(1);其中,轴承外圈(2)装配在所述轴承座(1)的内侧;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球面上设置有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所述轴承内圈(3)装配在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侧且通过所述自润滑复合织物衬垫(4)接触所述轴承外圈(2)的内球面,从而所述轴承内圈(3)在轴承外圈(2)中在摆动角度范围内自由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山宋丽段宏瑜张翔陆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