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春靖专利>正文

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32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由雨披(1)前片与可展开容器(2)连成.该装置固定在自行车前部使之成为自行车的附件.它携带方便,不会遗忘,雨披和展开的容器可使人的腿部和上体都得到保护,并可用作自行车盖防尘,防雨,因其与自行车相连不易滑落或被人随手拿走,是一种理想的自行车防雨装置.(*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由雨披和可展开容器结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固定在自行车前部成为自行车的附件,增强了防雨能力,解决了携带不便的问题,使之更利于人和自行车防雨。目前,自行车防雨的装置,一般可归纳为雨披类、支架类、车蓬类等三类。第一类雨披类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防雨装置,具有轻便、价廉,制作简单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以下五个缺点①腿部防护差,易湿裤,湿鞋。②雨披是单独存在的,由于难以预料天气的晴雨以及忘记携带等原因,常常发生雨披在家,人被雨淋的事。③雨披另行携带,累赘不便。④雨披帽子结构不合理,易弄乱头发,头转动时,影响视线,而且面部防雨性能差。⑤雨披颈部系带或扣纽扣,穿脱不方便。第二类支架类如日本实用新案专利昭52-22040,这类装置是由单独雨披和支架配合使用。支架本身并无独立防雨功能,只能辅助雨披发挥作用,它虽然解决了腿部防雨问题,但携带及其它问题仍未解决。第三类是车蓬类如日本实用新案专利昭53-34694,昭53-34695,昭53-38997等,这类防雨装置,视野好,解决了携带问题,但体积大,累赘不便,阻力大,骑车费力,防雨性能也不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防雨能力强,装在车上可随时供骑车人防雨和停车时遮盖自行车的防雨装置。本技术是一种由雨披(1)前片与自行车前部的可展开容器(2)连接成一体的(见图1),容器(2)上有用于与自行车固定的连接件(见图2)的自行车防雨装置。这种防雨装置的容器(2)展开形成腿部防护,和雨披一起可对骑车人进行全身防护(见图1);停车时也可用作自行车盖布;不用时叠合则是一安放在自行车前部收藏雨披及支撑件的漂亮容器(2)(见图2),容器(2)上的连接件把容器(2)固定在自行车前部。防雨装置的容器(2)可以由背板(3),两块侧板(4),底板(6)和由前板与顶板连接而成的盖(5)组成(见图3)。其优点是容器(2)展开可成为挡板,形成腿部防护,叠合即成容器(2)收藏雨披及支撑件。在这种容器(2)的两块侧板(4)内侧各设置一块与之连成一体的,成固定角度的重叠于背板(3)上的挡板或框架或支架(7)(见图4),容器展开后,挡板或框架或支架在背板(3)的两侧与之形成一个平面(见图5、6、7、8)。这种结构与雨披(1)一起用于20吋-24吋小轮自行车,可对人体进行全身防护。这种容器(2)的底板(6)由一块与背板(3)下沿连成一体的,成固定角度的,与前叉宽度相等的板(8)和两块分别与两侧板(4)内下沿成一体的成固定角度的板(9)拼合而成(见图9)。采用这种结构的底(6)是为了在板(8)两侧的背板(3)下沿安装由主挡板(10)和辅挡板(11)组成的挡板(7)(见图10),它可以是框架(见图11)或支架(见图12、13),以解决26吋,28吋车的腿部防雨问题,该挡板(7)向上翻动180度也可以用于20吋-24吋小车。这种容器(2)内设置的挡板(7)由主挡板(10)和辅挡板(11)组成,辅挡板(11)的高与侧板(4)的高相同,长与板(8)两侧的背板(3)下沿相等,连在板(8)两侧的背板(3)下沿;主挡板(10)的高与辅挡板(11)的高相等,长小于背板(3)的长,主挡板(10)连在辅挡板(11)和板(9)上(见图10)。防雨装置的容器(2),侧板(4)与背板(3)的连接处铰接(见图5),辅挡板(11)与背板(3),主挡板(10)的连接处铰接(见图10)。不仅批量生产更为容易,而且叠合、展开、翻动更加方便。这种防雨装置雨披(1)的帽子(12)内安有一可调节头箍(13)(见图14),使头与帽子(12)相对固定,避免头在帽子内搓动,保持了发型,改善了面部防雨性能,解决了头部转动时,帽子遮住视线问题,增强了行车安全。在雨披(1)的领口安上表面布满细丝圈的尼龙搭扣(14)(见图14)改变了领口用扣子和带子穿脱不便的情况。这种防雨装置,由雨披(1)和自行车前部的可展开容器(2)连为一体,成为自行车的一个附件,携带方便,不会遗忘,可随时供人和自行车防雨用,容器展开后可使人的全身得到防护。用作自行车盖布,可防尘、防雨,因其与自行车相连不易滑落或被人随手拿走,是一种理想的自行车防雨装置。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示意图图2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安装示意图图3可展开容器示意图图420吋-24吋小轮自行车容器半展开示意图图520吋-24吋小轮自行车容器上挡板为板式结构展开示意图图14雨披示意图本自行车防雨装置由雨披(1)和可展开容器(2)结合而成(见图1)。容器(2)背板中上部安有一小套环(15),底部安有固定架(16)(均见图2)。雨披(1)的帽子(12)内安有一带透明塑料帽檐的可调节头箍(13)(见图14),帽檐长10Cm,下府角30度,雨披(1)的领口安有两片尼龙搭扣(14)(见图14)。容器(2)是一六面体盒子(见图3),由长20Cm,高14Cm的前板和长20Cm,宽4Cm的顶板连接组成的盖(5)上沿与背板(3)上沿连接,连接处可折叠;背板(3)的长20Cm,高13Cm;底板(6)的长20Cm,宽5Cm底板(6)长边与背板(3)的下沿长边连接固定成90度角;两块侧板(4)的高均为12.6Cm,宽上边为4Cm,下边5Cm,它们与背板(3)的两侧边铰接,它们的内侧各与一长为14Cm,高为12.4Cm的挡板(7)连接,固定成90度角重叠于背板(3)上(见图4),两侧板(4)可向外翻动180度与背板(3)成一平面(见图5),雨披的前片与挡板的两侧边和挡板上边及背板上边连接(见图1),然后将小套环(15)挂在自行车灯架上,固定架固定前轮护壳的固定螺丝上。本技术的这种结构用于20吋-24吋小轮自行车。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图1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示意图图2多功能自行车防雨装置安装示意图图3可展开容器示意图图926吋、28吋自行车容器半展开示意图图1026吋、28吋自行车容器上的挡板为板式结构展开示意图图14雨披示意图本自行车防雨装置由雨披(1)和可展开容器(2)结合而成(见图1)。容器(2)背板中上部安有一小套环(15),底部安有固定架16(均见图2)。雨披(1)的帽子(12)内安有一带透明塑料帽檐的可调节头箍(13),帽檐长10Cm,下府角30度;雨披(1)的领口安有两片尼龙搭扣(14)(见图14)。容器(2)是一六面体盒子(见图3)。由长20Cm,高14Cm的前板和长20Cm,宽4Cm的顶板连接组成的盖(5)上沿与背板(3)上沿连接,连接处可折叠,背板(3)的长20Cm,高13Cm,底板由一块板(8)和两块板(9)拼合成(见图9),板(8)长8Cm,宽5Cm,长边与背板(3)下沿中部连接固定成90度角,背板(3)下沿余下的两段边,均为6Cm,两块板(9)的长6Cm,宽5Cm,分别以宽边与两侧板(4)下沿连接,固定成90度角,两侧板(4)的高均为12.6Cm,宽均为上宽4Cm,下宽5Cm与背板(3)两侧铰接;辅挡板(11)高12.6Cm,长6Cm,长边与板(8)两侧的背板(3)下沿铰接,外侧边与主挡板(10)内侧铰接,主挡板(10)长14Cm,高12.6Cm,它的上沿与板(9)的展开边连接,雨披前片与主挡板(10)的两侧边、上边、背板(3)的两侧边和上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披(1)的前片下沿与自行车前部的可展开容器(2)连接为一体,容器(2)上有用于自行车固定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披(1)的前片下沿与自行车前部的可展开容器(2)连接为一体,容器(2)上有用于自行车固定的连接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2)由背板(3),两块侧板(4),底板(6)和由前板、顶板连接而成的盖(5)组成。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2)上有与侧板(4)内侧连接一体的,成固定角度的,可叠合于背板(3)上的挡板或框架或支架(7)。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2)的底板(6)由一块与背板(3)下沿连成一体的,成固定角度的,与前叉宽度相等的板(8)和两块分别与两侧板(4)内下沿连成一体的,成固定角度的板(9)拼合而成。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2)上有与背板(3)下沿相连的辅挡板(11),及与辅挡板(11)相连的主挡板(10)组成的挡板或框架或支架,辅挡板(11)的高与侧板(4)的高相同,长与板(8)两侧的背板(3)下沿相等,连在板(8)两侧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靖邹汝祥
申请(专利权)人:高春靖邹汝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