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255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其包括:直流电源VCC;串接在直流电源VCC与地之间的电阻R1及电阻R2;连接在电阻R1与电阻R2的公共端的振荡电路;晶体管Q1,该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的公共端、发射极串接电阻R3接地、集电极串接电感L2及电阻R4后连接直流电源VCC,且该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L2并联的电容C4;该电感L2的其中一端通过耦合电容C5连接待传输的视频信号S1,该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耦合电容C6与射频天线ANT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所使用的电子元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及电路体积和尺寸较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视频传输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无线视频监控、无线图像传感器等领域,由视频获取装置(比如摄像头、图像传感器)获取视频信息,输出数字视频信号或模拟视频信号给电脑或服务器,再由电脑或服务器端通过无线网络对外传输。现有技术主要是依赖电脑或服务器进行视频信号接收及转发处理,再借助无线路由器或其他无线网络模块(比如Zigbee无线网络模块)对视频信号进行无线传输。因此,现有的视频无线发射电路存在结构复杂、物理尺寸过大、实现成本大的缺陷,不利于在一些小尺寸的视频监控装置、无线图像传感装置中得以运用。另外,现有技术也针对视频无线传输,开发设计了相应的视频电路。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320560590.4提出了一种视频图像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二极管D1、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1、第二二极管D2、电位器RP、信号输入器JP、变压器T、微波宽放UPC和天线ANT。该电路把摄像头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和本振信号混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微波运放和共发射级电路放大后发送,能变有线传输为无线传输,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缺陷:由于电路中采用了体积尺寸较大的变压器、电位器等元器件,构成电路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众多,电路结构复杂,电路体积及尺寸较大,不利于在一些小尺寸的视频监控装置、无线图像传感装置中得以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路简单、电路体积较小且实现成本较低的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其包括:直流电源VCC ;串接在直流电源VCC与地之间的电阻Rl及电阻R2 ;连接在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的振荡电路;晶体管Q1,该晶体管Ql的基极连接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发射极串接电阻R3接地、集电极串接电感L2及电阻R4后连接直流电源VCC,且该晶体管Ql的发射极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L2并联的电容C4 ;该电感L2的其中一端通过耦合电容C5连接待传输的视频信号SI,该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耦合电容C6与射频天线ANT相连。其中,该振荡电路由依次串接的电感L1、电容Cl、电容C2及电容C3组成,其中电感LI与电容C3的公共端接地,电容Cl与电容C2的公共端连接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电容C2与电容C3的公共端连接晶体管Ql的发射极。其中,电感L2及电容C4构成的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相等。其中,晶体管Ql为N型功率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信号发射频率可通过调频电路及振荡电路的参数随意调节,视频信号可以采用任何频率发射,适应范围广。2、本技术电路所使用的电子元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3、本技术的电路所使用大尺寸的电感数量较少,且通过一个电阻R4代替现有技术的变压器耦合在直流电源VCC与视频信号SI之间,从而无需使用尺寸较大的变压器,进一步减小了电路的体积与尺寸,从而使本技术在一些小尺寸的视频监控装置、无线图像传感装置中得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路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路简单、电路体积较小且实现成本较低的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其包括:直流电源VCC ;与直流电源VCC相连的偏置电路,该偏置电路由串接在直流电源VCC与地之间的电阻Rl及电阻R2组成;连接在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的振荡电路,该振荡电路由依次串接的电感L1、电容Cl、电容C2及电容C3组成,其中电感LI与电容C3的公共端接地,电容Cl与电容C2的公共端连接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晶体管Q1,该晶体管Ql的基极连接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发射极串接电阻R3接地、集电极串接电感L2及电阻R4后连接直流电源VCC,且该晶体管Ql的发射极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即电容C2与电容C3的公共端);与电感L2并联的电容C4 ;该电感L2的其中一端通过耦合电容C5连接待传输的视频信号SI,该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耦合电容C6与射频天线ANT相连。其中,晶体管Ql为N型功率三极管。其中,振荡电路也可以采用一个固定振荡频率的石英晶振来代替,该石英晶振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Ql的发射极。石英晶振的缺点在于频率固定不可调。其中,电感L2及电容C4构成的LC谐振电路为调频电路,选择适当的参数即可调节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该谐振频率即为发射频率。电阻Rl与电阻R2对直流电源VCC分压,在电阻R2上的分压为晶体管Ql提供直流偏置。电感LI与电容Cl?电容C3构成振荡电路,其产生的高频载波信号输出在晶体管Ql的发射极。由于晶体管Ql的基极电位仅比发射极高出一个结电压,因此基极上电压的波形与发射极一致,此即为高频载波信号。视频信号SI经电容C5耦合至晶体管Ql的集电极,由于电阻R4的存在,该视频信号SI不会通过直流电源VCC直接耦合至地,而是与直流电源VCC提供的直流电压相叠加。L2与C4构成调频电路,调节其参数可谐振于载波频率(即调频电路的谐振频率与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调频电路的两端为调制后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6耦合至射频天线ANT进行无线发射。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信号发射频率可通过调频电路及振荡电路的参数随意调节,视频信号可以采用任何频率发射,适应范围广。2、本技术电路所使用的电子元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3、本技术的电路所使用大尺寸的电感数量较少,且通过一个电阻R4代替现有技术的变压器耦合在直流电源VCC与视频信号SI之间,从而无需使用尺寸较大的变压器,进一步减小了电路的体积与尺寸,从而使本技术在一些小尺寸的视频监控装置、无线图像传感装置中得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VCC ;串接在直流电源VCC与地之间的电阻Rl及电阻R2 ;连接在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的振荡电路;晶体管Q1,该晶体管Ql的基极连接电阻Rl与电阻R2的公共端、发射极串接电阻R3接地、集电极串接电感L2及电阻R4后连接直流电源VCC,且该晶体管Ql的发射极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L2并联的电容C4 ;该电感L2的其中一端通过耦合电容C5连接待传输的视频信号SI,该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耦合电容C6与射频天线ANT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振荡电路由依次串接的电感L1、电容Cl、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频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VCC;串接在直流电源VCC与地之间的电阻R1及电阻R2;连接在电阻R1与电阻R2的公共端的振荡电路;晶体管Q1,该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的公共端、发射极串接电阻R3接地、集电极串接电感L2及电阻R4后连接直流电源VCC,且该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L2并联的电容C4;该电感L2的其中一端通过耦合电容C5连接待传输的视频信号S1,该电感L2的另一端串接耦合电容C6与射频天线ANT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芳胡惟文蔡剑华王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