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14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包括:内管、外管、手握、透明盖、及弹片。内管包括略呈环状外形的外壳部、凹槽形成于该外壳部适当位置、及轴向延伸的中空套管,于凹槽的适当位置并开设窗口。透明盖盖覆于凹槽内,在透明盖上设有凸透镜状鱼眼,鱼眼的设置在自行车骑乘者观看该窗口的视线上,而非垂直窗口。鱼眼结构可使位于窗口内的档位符号有放大效果,窗口中仅显示出单一档位符号,自行车骑乘者可轻易且清楚地判读骑乘当时的实际变速档位。(*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装置在自行车把手上,且以旋转把手的方式进行变速器档位变化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多段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器档位变换方式,除了传统的拨杆式变速装置之外,目前市面上也有出现以旋转把手的方式进行变速器档位变化的变速装置。然而,此种现有的旋转把手式变速装置的较大缺点之一,便是其变速档位的显示仍有不足之处。传统的拨杆式变速装置,自行车骑乘者还可依据变速拨杆相对于手指的位置来感觉目前的变速档位,即使在视线不良的状态下也可靠经验判断目前的变速档位。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旋转把手式的变速装置,均全部需依赖骑乘者直接观看变速装置上的档位显示符号(一般是以数字表示)才能知道目前的变速档位,且还由于受限于变速装置的设计尺寸因素,通常前述的档位显示符号均不会太大。一旦骑乘时的视线不良,例如光线不足、经过山洞隧道、高速行驶(赛车)无法专注观看档位、骑乘者眼睛距离变速装置较远时,将不容易迅速判断当时的变速档位,不仅使用上不方便且还易导致危险,而有待加以改进。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使骑乘者能在骑乘自行车时轻易、迅速且清晰地观看到变速档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自行车骑乘者仍可易于判读当时的变速档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可提供辅助光源以利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判读当时的变速档位。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内管、一外管、一手握、一透明盖、以及一弹片。该内管具有包括一略呈环状外形的外壳部、一凹槽形成于该外壳部一适当位置上、以及一轴向延伸的中空套管以供套置定位于该把手,其中,中空套管的外径小于外壳部的内径并因此形成一环状容置空间于外壳部与中空套管之间,并且,在凹槽的适当位置处并开设有一窗口以供贯穿连通凹槽与该容置空间。外管呈一中空环状构件且套置包覆于该中空套管的外径上,使外管与中空套管间可进行相对转动运动,在外管对应于容置空间位置处设有一档位环,且该窗口的位置恰对准该档位环,在档位环上设置有若干代表变速档位的符号。手握套置包覆于外管的外径上并使手握与外管可一起连动旋转。外管的档位环内侧与中空套管外侧之间则设有弹片。透明盖盖覆于该凹槽内,在透明盖上设置有一凸透镜状的鱼眼,并且,该鱼眼的设置位置座落在自行车骑乘者透过窗口观看档位环的视线上。其中,若由该窗口定义出一垂直于中空套管的轴向方向的垂直线Z,且自行车骑乘者透过窗口观看档位环的视线定义为视线S,则该透明盖的鱼眼的设置位置座落在视线S上,且该视线S与垂直线Z的夹角介于25~70度角之间。藉此,该鱼眼结构将可使位于窗口内的档位符号有放大的效果,且窗口中也仅显示出单一档位符号使骑乘者不会发生混淆,使自行车骑乘者可轻易且清楚地判读骑乘当时的实际变速档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档位显示的符号是以萤光材质所构成,因此,即使是位于昏暗环境例如骑经山洞隧道时,骑乘者仍可轻易判读档位显示的符号。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内管的外壳部对应于窗口的位置处还增设有包括一光源,以提供光源照射档位环,所以即使光线不足也可判读档位显示的符号。较佳的方案是,在内管的外壳部上增设有包括一电源装置以及一开关钮,该电源装置透过开关钮耦合于光源,通过按压开关钮可使光源发光。较佳的方案是,该光源为一LED。较佳的方案是,在内管上具有一导线部,该导线部具有一贯穿孔道以供一变速连接线的一端由该导线部的孔道穿入内管内并结合定位在外管的一适当位置上,变速连接线的另一端则结合定位于一变速器上,通过转动该外管可扯放该变速连接线以达到控制变速器进行变速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组件分解图;图4为图2的内管10部份的A-A剖面图(外管20与手握30未剖面);图5为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仰视图,示意显示档位显示符号211、窗口112、以及鱼眼41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6为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透明盖40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组件分解图;图8为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 变速档位显示装置 10 内管11 外壳部 111 槽112 窗口 113 凹点12 导线部 121 贯穿孔道13 中空套管 14 容置空间16 光源 17 电源装置18 开关钮 20 外管21 档位环 211 符号22 狭长沟 23 凹座30 手握 31 凸肋状40 透明盖 41 鱼眼42 凸点 43 图案51 弹片 511 定位凸点52 遮盖 53 调整螺母60 把手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特征之一,是通过窗口的设计,使只有当时的变速档位符号可显露在窗口中,其它的符号则不会显露出,并且,还在窗口上设置一具有凸透镜状的鱼眼透明盖,而尤其最重要的,是该鱼眼的设置位置座落在自行车骑乘者观看该窗口的视线上,其中,该视线并非垂直于该窗口而是偏移一适当角度。藉此,该鱼眼结构将可使位于窗口内的档位符号有放大的效果,且窗口中也仅显示出单一档位符号使骑乘者不会被其它符号所混淆,所以自行车骑乘者可轻易且清楚地判读骑乘当时的实际变速档位。以下将举出数个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动作方式、功效、以及其它特征。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变速档位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立体外观图。图3为组件分解图。图4则为图2的内管10部份的A-A剖面图(外管20与手握30未剖面)。该变速档位显示装置1,包括有一内管10、一外管20、一手握30、一透明盖40、一弹片51、一遮盖52、及一调整螺母53所组合构成。该内管10是以塑料射出或模铸一体成型所制成为较佳,其包括一略呈环状外形的外壳部11、一凹槽111形成于该外壳部11一适当位置上、一导线部12、以及一轴向延伸的中空套管13以供套置定位于一自行车(图中未示)的把手60上。其中,中空套管13的外径小于外壳部11的内径并因此形成一环状容置空间14于外壳部11与中空套管13之间。并且,在凹槽111的适当位置处并开设有一窗口112以供贯穿连通凹槽111与该容置空间14。内管10上的导线部12则具有一贯穿孔道121,以供一变速连接线(图中未示)的一端由该导线部12的孔道121穿入内管10内的容置空间14中。外管20呈一中空环状构件且以可相对枢转运动的方式套置包覆在该中空套管13的外径上,使外管20与中空套管13间可进行相对转动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管20也是以塑料射出或模铸一体成型所制成为较佳。在外管20对应于容置空间14位置处设有一弧状结构的档位环21,且组装完成后该内管10的窗口112的位置恰对准于档位环21。在档位环21上设置有若干代表变速档位的符号211,例如数字符号、字母符号或是文字符号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档位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可供装置于一自行车的把手上,该变速档位显示装置包括:一内管,其具有包括:一略呈环状外形的外壳部、一凹槽形成于该外壳部一适当位置上、以及一轴向延伸的中空套管以供套置定位于该把手,其中,中空套管的外径小于外壳部的内径并 因此形成一环状容置空间于外壳部与中空套管之间,并且,在凹槽的适当位置处并开设有一窗口以供贯穿连通凹槽与该容置空间;一外管,呈一中空环状构件且套置包覆于该中空套管的外径上,使外管与中空套管间可进行相对转动运动,在外管对应于容置空间位置处设 有一档位环,且该窗口的位置恰对准该档位环;以及,一透明盖,盖覆于该凹槽内,在透明盖上设置有一凸透镜状的鱼眼,并且,该鱼眼的设置位置座落在自行车骑乘者透过窗口观看档位环的视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劼明江志良欧柏毅吴尚飞
申请(专利权)人:日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