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986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包括罩体、固定耳和固定带,所述固定耳连接在罩体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带与两侧固定耳连接,所述罩体中空、表面呈网状,罩体表面分布有用于插入吸氧管的通孔,罩体顶端和底部均设有开口,罩体底部的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罩体底部开口面积大于顶部开口面积,罩体表面下部设有环形凹槽,固定带由尼龙子母带组成。本防护罩采用网状不锈钢材料设计,安全无异味,方便吸氧设备安装,同时方便清洗和高温消毒灭菌,能够反复使用,可以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呼吸道水分丢失,维持气道的湿化,保持气道湿度,使气管切开病人吸入的气体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防护罩。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学中,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并可经套管吸除痰液,以解除呼吸道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或呼吸功能失常所致呼吸困难。因此,气管切开是救治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气管切开后气管切开套管开口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患者气道处于开放状态。通常情况下鼻咽、呼吸道对吸人气体有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后由于丧失了上呼吸道粘膜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和过滤的生理作用,加上长时间的气管切开暴露,水分大量蒸发,呼吸道水分丢失可达800mL/d,呼吸道由于湿化不足,分泌物干结易形成痰痂,导致呼吸不畅;行气管切开后吸人的气体未经过过滤、湿化,长时间吸入干燥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缺氧加重。临床会引起患者SpO2下降、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意识改变等生命体征变化,病死率很高。同时,下呼吸道分泌物干涸阻塞气道也会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此外,气道口持续开放会导致灰尘、碎屑、小蚊虫等异物掉入气管内造成患者窒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传统的气管切开防护罩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切开口上放一层单层湿生理盐水纱布,起到了一定的防尘和让病人吸入湿润空气的作用。但纱布不易固定,患者呼吸时容易将纱布吸入气管套管内引起窒息;翻身时易掉落或咳嗽时痰液喷溅及高速气流使纱布失去作用,不仅污染被服,还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同时,气管切开防护罩主要采用罩体上端开口,吸氧和吸痰都需要通过这一通孔完成,但气管防护罩只有一个通孔,吸氧管与吸痰器只能单独使用,共用通口易引发病菌感染,给患者伤口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除此之外,患者呼出的气体中部分二氧化碳会聚集于罩体内,随着患者的呼吸,罩体内的二氧化碳逐渐聚集,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将二氧化碳排出罩体外,患者重复吸入二氧化碳,从而导致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甚至会产生二氧化碳麻醉,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这一类型的气管切开防护罩不适用于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现阶段大多数气管防护罩采用塑料材质制作而成,当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初次使用防护罩时,由于塑料材质本身具有一定的异味,容易刺激患者的呼吸道,不利于保护患者伤口,而且无法循环使用,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对防护罩罩体整体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包括罩体、固定耳和固定带,所述固定耳连接在罩体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带与两侧固定耳连接,所述罩体中空、表面呈网状,罩体表面分布有通孔,罩体顶端和底部均设有开口,罩体底部的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罩体由下至上逐渐收拢,罩体底部开口面积大于顶端开口的面积,罩体表面下部设有环形凹槽。作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通孔孔径等于或大于吸氧管管径。作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的固定带为尼龙子母带。作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的罩体由医用不锈钢制成。作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进方案,还包括覆盖于罩体底部开口的纱布,所述纱布两端通过弹性带固定在环形凹槽上。本技术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罩体采用的网状结构,吸氧管可以从任一网口插入罩体,无需胶布固定,避免胶布反复粘贴引发的细菌感染,不仅保证病人氧供,且操作简便,方便患者进行头颈部活动,同时降低患者的呼吸阻力,网状结构还可杜绝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患者体内,有效避免二氧化碳潴留现象的发生。罩体采用的医用不锈钢材料,安全无异味,不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刺激,且不锈钢材质方便清洗和高温消毒灭菌,不仅可以反复使用,还可以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罩体底部的环形凹槽用于橡皮筋固定纱布,避免纱布脱落进入气管,还方便随时更换及取下纱布,有效防止呼吸道水分丢失,维持气道的湿化,保持气道湿度,使气管切开病人吸入的气体接近正常生理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罩体,2-固定耳,3-固定带,4-顶端,5-环形凹槽,6-底部,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主要包括罩体1、固定耳2和固定带3,所述固定耳2连接在罩体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带3与两侧固定耳2连接,所述罩体1为中空杯体、表面呈网状,罩体1表面分布有用于插入吸氧管的通孔7,方便从罩体任一角度插入吸氧管,且无需胶布固定;罩体顶端4和底部6均设有开口,所述罩体顶端4开口方便吸痰及病情观察,罩体底部6的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罩体底部6开口优选与罩体顶端4开口的形状一致,罩体1由下至上逐渐收拢,罩体底部6开口面积大于顶端4开口面积,所述罩体由医用材料制成,本技术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避免传统的塑料材质的防护罩释放的异味刺激患者呼吸道;罩体1表面下部还设有环形凹槽5。使用本防护罩时,由医用通过尼龙子母带两头绕过患者颈部,将网状不锈钢防护罩固定在患者气管切口处,尼龙子母带可以根据患者颈部粗细进行调节,罩体1整体是由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安全无异味,不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刺激,且不锈钢材质方便清洗和高温消毒灭菌,不仅可以反复使用,还可以杜绝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罩体1的主体四周为网状结构,突破传统气管切开防护罩单一开口的模式,吸氧管能够从各个角度通过罩体上的任意通孔插入至防护罩中,罩体中的网眼大小和吸氧管管径近似,即通孔孔径等于或略大于吸氧管管径,这样无需利用胶布对吸氧管进行固定,有效避免胶布上的细菌污染。罩体顶端4为圆形开口,方便吸痰及病情观察,所述的罩体顶端4圆形开口与网状罩体1的构造,能够降低患者的呼吸阻力,还可杜绝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进一步的,可将纱布完全或部分覆盖罩体底部6开口,纱布两端向上翻折,通过弹性带将纱布两端固定在环形凹槽5上,不仅能够牢固固定纱布,同时还方便随时更换及取下纱布。弹性带优选采用橡皮筋,成本低廉。因此,使用该防护罩能有效防止呼吸道水分丢失,维持气道的湿化,保持气道湿度,使气管切开病人吸人的氧气和空气接近正常生理状态。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包括罩体(1)、固定耳(2)和固定带(3),所述固定耳(2)连接在罩体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带(3)与两侧固定耳(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中空、表面呈网状,罩体(1)表面分布有通孔(7),罩体顶端(4)和底部(6)均设有开口,罩体底部(6)的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罩体(1)由下至上逐渐收拢,罩体底部(6)开口面积大于顶端(4)开口面积,罩体表面下部设有环形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状气管切开防护罩,包括罩体(1)、固定耳(2)和固定带(3),所述固定耳(2)连接在罩体底部两侧,所述固定带(3)与两侧固定耳(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中空、表面呈网状,罩体(1)表面分布有通孔(7),罩体顶端(4)和底部(6)均设有开口,罩体底部(6)的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罩体(1)由下至上逐渐收拢,罩体底部(6)开口面积大于顶端(4)开口面积,罩体表面下部设有环形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浪萍史广玲刘夕珍刘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