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包括螺旋轨道单元,螺旋轨道单元包括从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通过轨道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墙体上设有墙体出口,墙体出口依次通过走廊架、逃生舱、连接轨道与螺旋轨道连接;逃生舱通过搭扣锁与走廊架连接,所述逃生舱位于走廊架远离墙体出口的一端,且逃生舱为方体结构,逃生舱的上端通过滑动结构与连接轨道或螺旋轨道滑动连接,螺旋轨道下端末段设有缓冲螺旋轨道。通过设置螺旋轨道单元、逃生舱,逃生舱在螺旋轨道单元滑动过程中,降低其运行加速度,从而下滑过程平缓,增强设备安全系数,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楼求生系统,维护成本低,坚固耐用,且该系统各楼层住户均可使用,相互之间无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楼求生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属于人口密集的国家,因此,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城市的选择,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容纳人口多的特点。可是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建造,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最常见的便是高楼起火问题。高楼起火,最重要的便是人员的生命安全,如何在高楼起火的时候顺利逃生,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窗户直接逃生,因此很多人选择了跳楼,可是跳楼可能给生命带来较大的不安全因素。后来逐渐开始研究与高楼相关的逃生装置,此类逃生装置的原理是人员使用带减速装置的绳索从窗户自行落下。但这种手拉手式的减速装置不适合老年人及儿童,且老年人及儿童因身体素质较弱,不能长时间握紧绳索,容易发生坠楼危险,且采用绳索作为逃生装置,垂直下楼速度无法控制,坠楼风险增大,同时人员在下降过程中离建筑物很近,易发生灼伤,擦伤等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求生系统,针对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适用人群限制,下落过程中速度无法控制,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大等缺陷,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轨道单元、逃生舱、走廊架,逃生过程中人员可以进入逃生舱内通过螺旋轨道单元滑至地面,螺旋轨道单元中的螺旋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从而减小下滑过程的运动加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对人员造成的损伤。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包括螺旋轨道单元,螺旋轨道单元包括从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通过轨道支撑架固定在墙体上,墙体上设有墙体出口,墙体出口依次通过走廊架、逃生舱、连接轨道与螺旋轨道连接;逃生舱通过搭扣锁与走廊架连接,所述逃生舱位于走廊架远离墙体出口的一端,且逃生舱为方体结构,所述逃生舱的上端通过滑动结构与连接轨道或螺旋轨道滑动连接,螺旋轨道的下端末段设有缓冲螺旋轨道。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滑动结构呈“T”字形,且螺旋轨道、连接轨道内均设有与滑动结构相适配的“T”字形空腔。“T”字形滑动结构与“T”字形空腔相适配,便于在使用逃生舱滑动过程中,逃生舱与螺旋轨道,连接轨道衔接的稳定性,可降低人员在逃离火灾高楼的危险性。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杆和横杆,且竖杆的一端与横杆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横杆两端均设有滚动轮。逃生舱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其上端的“T”字形滑动结构在连接轨道或螺旋轨道的“T”字形空腔内滑动。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滚动轮为四个,滚动轮位于同一侧的个数为两个,且同一侧的滚动轮之间通过与横杆垂直的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横杆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这里对滚动轮的个数及与横杆、连接杆连接关系的进一步限定,提高滑动结构的坚固性。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连接杆、滚动轮与滑动结构一体成型。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螺旋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7-12度,同时考虑下滑过程中逃生舱的滑动结构与螺旋轨道内腔之间的摩擦力,可以确保逃生舱的下滑过程平稳,且无需外力,安全系数高。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逃生舱内设有座椅装置,座椅装置为横排座椅装置。座椅装置便于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使用,且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减速装置下滑至地面,且在下滑过程中周围建筑物可能对人员造成损伤。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逃生舱的内壁设有缓冲垫,且逃生舱的外侧设有把手。缓冲垫的设置主要防止在下滑过程中逃生舱的晃动,人员可能会碰到逃生舱的内壁,缓冲垫可有效减轻伤害的严重性,把手则便于开启逃生舱。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缓冲螺旋轨道的内表面设有缓冲材料层。缓冲材料层的设置主要增加缓冲螺旋轨道内壁表面的粗糙程度,可减慢逃生舱滑行至地面的速度,在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便于地面人员的接应,顺利将人员从救生舱内救出。 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高楼求生系统包括多个螺旋轨道单元,可根据楼层的高度设置多个螺旋轨道单元,且螺旋轨道单元之间无缝连接,保证逃生舱从所在楼层顺利滑行至地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设置螺旋轨道单元、逃生舱,逃生舱在螺旋轨道滑动过程中,且进一步设置螺旋轨道可降低逃生舱在滑动过程中的运行加速度,整个下滑过程平缓,可提高整个高楼求生系统的安全系数。(2)本技术中逃生舱与走廊架活动连接,具体是通过搭扣锁连接,不使用时固定在走廊架的一端,使用时,逃生舱与走廊架断开连接,并进入连接轨道然后滑行至螺旋轨道,具有便于控制,使用方便等优点。(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轨道,且根据楼层的不同,每个楼层人员设置的逃生舱个数不同,逃生舱在不使用时均设置在连接轨道靠近走廊架的一端,使用时,逃生舱滑动至连接轨道上,然后进去螺旋轨道,因此可实现逃生舱顺次进入螺旋轨道,并沿螺旋轨道滑至地面,防止逃生舱滑行至螺旋轨道拥挤象的发生。(4)本技术中所述的高楼求生系统,维护成本低,坚固耐用,且一个系统可供一列楼层住户使用,且相互之间无影响,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螺旋轨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滑动结构和逃生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逃生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滑动结构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中螺旋轨道、滑动结构、逃生舱整体结构的透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螺旋轨道、走廊架、逃生舱连接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螺旋轨道,2—连接轨道,3—逃生舱,4—走廊架,5—墙体,6—缓冲螺旋轨道,7—座椅装置,8—把手,9—“T”字形空腔,10—滚动轮,11—滑动结构,12—轨道支撑架,13—横杆,14—竖杆,15—搭扣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如图1、图2、图7所示,包括螺旋轨道单元,螺旋轨道单元包括从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轨道1,螺旋轨道1通过轨道支撑架12固定在墙体5上,墙体5上设有墙体出口,墙体出口依次通过走廊架4、逃生舱3、连接轨道2与螺旋轨道1连接;逃生舱3通过搭扣锁15与走廊架4连接,所述逃生舱3位于走廊架4远离墙体出口的一端,且逃生舱3为方体结构,所述逃生舱3的上端通过滑动结构11与连接轨道2或螺旋轨道1滑动连接,螺旋轨道1的下端末段设有缓冲螺旋轨道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螺旋轨道单元,且螺旋轨道单元包括从下至上螺旋向上延伸的螺旋轨道1,螺旋轨道1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因而逃生舱3在螺旋轨道“T”字形空腔中滑行的运动加速度较小,与现有技术中的高楼救生装置相比,减小了滑行速度,进而减少滑行过程中逃生舱3与周围建筑物碰撞的可能性;本技术中螺旋轨道1通过轨道支撑架12固定在墙体上,提高了螺旋轨道1的坚固性,防止多个逃生舱3同时使用时,螺旋轨道1的震动可能性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轨道单元,螺旋轨道单元包括从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轨道(1),螺旋轨道(1)通过轨道支撑架(12)固定在墙体(5)上,墙体(5)上设有墙体出口,墙体出口依次通过走廊架(4)、逃生舱(3)、连接轨道(2)与螺旋轨道(1)连接;逃生舱(3)通过搭扣锁(15)与走廊架(4)连接,所述逃生舱(3)位于走廊架(4)远离墙体出口的一端,且逃生舱(3)为方体结构,所述逃生舱(3)的上端通过滑动结构(11)与连接轨道(2)或螺旋轨道(1)滑动连接,螺旋轨道(1)的下端末段设有缓冲螺旋轨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轨道单元,螺旋轨道单元包括从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轨道(1),螺旋轨道(1)通过轨道支撑架(12)固定在墙体(5)上,墙体(5)上设有墙体出口,墙体出口依次通过走廊架(4)、逃生舱(3)、连接轨道(2)与螺旋轨道(1)连接;逃生舱(3)通过搭扣锁(15)与走廊架(4)连接,所述逃生舱(3)位于走廊架(4)远离墙体出口的一端,且逃生舱(3)为方体结构,所述逃生舱(3)的上端通过滑动结构(11)与连接轨道(2)或螺旋轨道(1)滑动连接,螺旋轨道(1)的下端末段设有缓冲螺旋轨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11)呈“T”字形,且螺旋轨道(1)、连接轨道(2)内均设有与滑动结构(11)相适配的“T”字形空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楼求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1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杆(14)和横杆(13),且竖杆(14)的一端与横杆(13)的中部垂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徐家鑫,段皓译,黄禹培,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