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941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20:06
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它包括一浮岛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本体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周壁及内底面上均布有微孔,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内的下端部处设有一上端面上带曝气孔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呈“﹡”字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中部交接处的下端面上处设有一与送气管一端连通的进气口管,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内底面上铺设有聚氨酯颗粒层,所述聚氨酯颗粒层上覆盖有种植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适宜于人工湖、小型景观水体及深水湖泊等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岛,特别是涉及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小区的要求和品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很多新城区或生活小区,开发商都建设了人工湖或小型景观水体,为了保证水质,通常采用人工维护管理,或利用种植水生植物、构建生态系统的方法,来净化水质减除污染。但对于一些河道不适宜采用种植沉水、挺水植物,如直立式混凝土驳岸、硬底河道及深水湖泊等,且通过使用构建固定着浮床的方式,来实现此相应水体的生态处理。可是传统的浮床的构建,仅显现景观效果,而对于水质的处理效果较差,尤其是氨氮的去除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它不但能美化周边环境,而且还能有效地净化水体,同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并降低使用及管理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的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包括一浮岛本体,所述浮岛本体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周壁及内底面上均布有微孔,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内的下端部处固定有一上端面上带曝气孔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呈“﹡”字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中部交接处的下端面上处设有一与送气管一端连通的进气口管,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内底面上铺设有聚氨酯颗粒层,所述聚氨酯颗粒层上覆盖有种植土层。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内径为500cm,深为30cm,所述周壁及内底面上所均布的微孔的孔径为0.5cm。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内底面上所铺设的聚氨酯颗粒层的厚度为20cm,所述聚氨酯颗粒层上所覆盖的种植土层的厚度为10cm。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内底面上所铺设的聚氨酯颗粒层中的聚氨酯颗粒的粒径≥2cm。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的内径为2cm,曝气管上分布的曝气孔之间的间隔为25cm。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具有如下特点:1、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的浮岛本体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其采用不锈钢铁皮制作,内径500cm,深30cm,以突显景观作用。2、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的周壁及内底面上均布孔径为0.5cm的微孔,以便进行水流交换。3、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内的下端部处固定有呈“﹡”字形状的上端面上带曝气孔的曝气管,既对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进行稳固又便于进行曝气,曝气管内径2cm,曝气管上每隔25cm布有曝气孔,呈“﹡”字形状的曝气管中部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进气口管连通送气管,连接曝气设备可选择性对填充的聚氨酯颗粒层进行曝气,曝气下提供的高溶氧环境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形成,使内部进行硝化反应,转化氨氮。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亦可停止曝气。4、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内部以聚氨酯颗粒填充,聚氨酯颗粒层的厚度为20cm,聚氨酯颗粒质量极轻、成本低廉,无有机碳源,既可减轻整个浮岛的重量,利于其漂浮,又是硝化细菌理想载体,便于微生物的附着,结合增氧曝气手段有利于硝化细菌等好氧菌的形成,提高净水效率。聚氨酯颗粒粒径为至少2cm,防止从微孔漏出。5、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在聚氨酯颗粒层上覆盖厚度为10cm种植土层,覆满种植土层后,种植景观植物,景观植物根系伸出种植土层后可穿过聚氨酯颗粒层及浮岛本体内底面上均布的微孔悬浮于水系中,形成生态浮岛,同时还可对浮岛本体进行遮盖,在水质净化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简而言之,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既可确保浮岛漂浮于水面上作为景观体,又可同时进行水体原位净化,每m2的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对氮的去除量为3~30g/(m2·d),对磷的去除量为18~180g/(m2·a),且大大提高净水效率。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适宜于人工湖、小型景观水体及深水湖泊等应用。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和图3,该技术的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包括一浮岛本体1。所述浮岛本体1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径为500cm,深为30cm。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周壁及内底面上均布有微孔2,所述周壁及内底面上所均布的微孔2的孔径为0.5cm。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内的下端部处固定有一上端面上带曝气孔31的曝气管3,所述曝气管3呈“﹡”字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3的内径为2cm,曝气管3上分布的曝气孔之间的间隔为25cm。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3中部交接处的下端面上处设有一与送气管4一端连通的进气口管5。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底面上铺设有聚氨酯颗粒层6,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底面上所铺设的聚氨酯颗粒层6的厚度为20cm。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底面上所铺设的聚氨酯颗粒层6中的聚氨酯颗粒的粒径≥2cm。所述聚氨酯颗粒层6上覆盖有种植土层7。所述聚氨酯颗粒层上所覆盖的种植土层7的厚度为1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它包括一浮岛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本体(1)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周壁及内底面上均布有微孔(2),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内的下端部处固定有一上端面上带曝气孔(31)的曝气管(3),所述曝气管(3)呈“﹡”字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3)中部交接处的下端面上处设有一与送气管(4)一端连通的进气口管(5),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底面上铺设有聚氨酯颗粒层(6),所述聚氨酯颗粒层(6)上覆盖有种植土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它包括一浮岛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本体(1)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周壁及内底面上均布有微孔(2),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内的下端部处固定有一上端面上带曝气孔(31)的曝气管(3),所述曝气管(3)呈“﹡”字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曝气管(3)中部交接处的下端面上处设有一与送气管(4)一端连通的进气口管(5),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底面上铺设有聚氨酯颗粒层(6),所述聚氨酯颗粒层(6)上覆盖有种植土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景观净化两用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为呈圆柱形状的凹槽的浮岛本体(1)的内径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风斌徐后涛王丽卿郑小燕陈晶晶王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