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6940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包括支架、车架连接架和缓冲衬套。该装置中用于悬挂发动机的支架外端端通过发动机吊挂轴及轴承与发动机相连,里端通过衬套与车架连接架相连,支架中间的缓冲套管由固定在车架上的缓冲衬套限位,车架连接架的另一端通过衬套与车架相连。该装置的支架和车架连接架可绕衬套相对转动,它们共同组成的摇臂装置可绕车架连接架车架端的衬套和发动机吊挂轴相对转动,而固定在车架上的缓冲衬套限位又会对其转动起限制作用,这样由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振动均可通过摇臂分解转移并由缓冲衬套吸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悬挂减振装置,特别是一种将发动机固定在车架上的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二
技术介绍
摩托车发动机的悬挂位置和悬挂方式对车架的刚度、强度、振动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以往安装发动机时,一般都是用螺栓穿过发动机悬挂吊耳将发动机固定在车架上,此时,摩托车的发动机与车架之间处于刚性连接状态,这种连接方式虽然有利于车架刚性的提高,但同时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给车架,引起摩托车整车的振动,对乘员驾驶的舒适性、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因振动引起的噪声也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了减小发动机的振动的影响,一些摩托车生产厂家采取在发动机安装吊耳内增加减振胶套支承发动机,或在车架与发动机之间采用简单的连接架与减振胶套相组合的连接方式,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振作用,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减小发动机运转时将振动直接传递给车架的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两个相配套的支架、发动机吊挂轴、轴承、第一螺栓、第一固定衬套、第一连接架套管、第二螺栓、第二固定衬套、第二连接架套管、连接板、缓冲套管和缓冲衬套,在两个支架的外端之间固定有发动机吊挂轴,在发动机吊挂轴两端安装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的轴承,第一螺栓穿过两支架的里端以及位于两支架之间的第一固定衬套,并将三者固定,在第一固定衬套外套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接架套管;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固定衬套并将其固定在车架上,在第二固定衬套外套有可转动的第二连接架套管,第二连接架套管通过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架套管相连接;在两支架大致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缓冲套管,缓冲衬套安装在缓冲套管内,缓冲衬套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发动机吊挂轴固定在两个支架外端间的结构可以是采用第三螺栓穿过支架外端的通孔以及两个支架之间的发动机吊挂轴并将三者固定。为了便于调节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即发动机吊挂轴上所安装的轴承的位置,在发动机吊挂轴与两侧的支架之间分别固定有凸台。为了提高转动部件之间的转动性能,同时进一步提高吸收振动的能力,在第一固定衬套和第一连接架套管之间设有第一活动衬套,第一活动衬套与第一连接架套管之间为紧配合,与第一固定衬套之间为间隙配合。该第一活动衬套可以是设在与第一固定衬套两端的两个塑料制成的短衬套。基于同样的原因,在第二固定衬套和第二连接架套管之间设有第二活动衬套,第二活动衬套与第二连接架套管之间为紧配合,与第二固定衬套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活动衬套可以是设在与第二固定衬套两端的两个塑料制成的短衬套。所述的缓冲衬套包括内衬套和弹性外衬套两部分,弹性外衬套套在内衬套的外缘,第四螺栓穿过内衬套将内衬套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弹性外衬套最好是截面形状呈圆锥凸台形的橡胶衬套,其减振、吸振能力最佳。工作原理用于悬挂发动机的支架的外端通过发动机吊挂轴及轴承与发动机相连,支架里端则与金属制成的第一固定衬套相连,而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活动衬套以及套在其外缘的第一连接架套管与第一固定衬套之间相互可以转动;第二固定衬套、第二活动衬套和第二连接架套管的结构形式与前述相同,只是第二固定衬套是固定在摩托车车架上,第一连接架套管与第二连接架套管通过连接板固定并构成一个车架连接架,此外,套在支架上缓冲套管内的缓冲衬套同样固定在车架上。该装置的支架和车架连接架可以分别绕连接它们的固定衬套相对转动,它们共同组成的摇臂装置又可以绕固定衬套和发动机吊挂轴上的轴承相对转动,而固定在车架上的缓冲衬套又会对这些转动起限位作用,这样由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振动均可通过这种摇臂结构分解转移并由缓冲衬套吸收,从而达到有效地减小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的传递、减小噪声的目的。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振动均可通过由所述各部件组成的摇臂结构分解转移,并由缓冲衬套吸收,从而有效减小了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传递,同时达到了减小噪声的目的。缓冲衬套是穿过缓冲套管后安装在车架上,而现有技术中将缓冲垫安装在发动机悬挂吊耳内,缓冲垫必须受到吊耳尺寸、位置的限制,而在本技术中则可以按需要安排更加合适的位置、设计更加合适尺寸及选择更加有效的材料。另外,在更换发动机或车架时,只需对本技术的各个部件的某些尺寸稍加改动即可适合与不同的发动机或车架连接,大大降低了产品改进改型的难度和成本。本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摩托车发动机。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B-B剖视图;图5是图1中C-C剖视图;图6是图1中D-D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主要包括两个相配套的支架1、车架连接架17和缓冲衬套12,其中车架连接架17由两个连接架套管6、9以及连接它们的连接板10所组成,发动机吊挂轴2固定在两个支架1的外端之间,两个支架1的里端则与车架连接架的第一连接架套管6两端相连,在两支架1大致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缓冲套管11,缓冲衬套12安装在缓冲套管11内,缓冲衬套12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8上。参照图3,发动机吊挂轴2固定在两个支架1的外端之间,在发动机吊挂轴2两端安装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的轴承3,安装过程是发动机的左右曲轴箱悬挂吊耳22内分别压入滚动式轴承3,发动机吊挂轴2穿过轴承3,挡圈23对发动机轴向限位,支架1上的凸台14调节发动机的位置,然后第三螺栓13中的螺杆穿过发动机吊挂轴2及两个支架1的外端上的通孔与螺母旋接将发动机安装在支架1上,发动机可通过轴承3绕支架1转动。如图4所示,第一螺栓4穿过两支架1的里端上的通孔以及位于两支架1之间的第一固定衬套5并将三者固定,在第一固定衬套5外套有第一活动衬套15和第一连接架套管6;第一活动衬套15是设在与第一固定衬套5两端的两个塑料衬套,塑料衬套与第一连接架套管6之间为紧配合,而与第一固定衬套5之间为间隙配合。安装过程是将第一连接架套管6两端分别压入塑料制成的第一活动衬套15,再装入金属制成的第一固定衬套5,然后将第一螺栓4的螺杆穿过第一固定衬套5再与螺母旋接将车架连接架17安装在支架1上。第一活动衬套15与第一固定衬套5为间隙配合,它们之间可相对转动,这样车架连接架17即可绕支架1转动。如图5所示,第二螺栓7穿过第二固定衬套8并将其固定在车架18上,在第二固定衬套8外套有第二活动衬套16和第二连接架套管9;其中第二活动衬套16是设在与第二固定衬套8两端的两个塑料衬套,塑料衬套与第二连接架套管9之间为紧配合,而与第二固定衬套8之间为间隙配合。安装过程是将第二连接架套管9两端分别压入第二活动衬套16,再装入金属制成的第二固定衬套8,然后由第二螺栓7的螺杆穿过第二固定衬套8再与螺母旋接将车架连接架17安装在车架18上。第二活动衬套16与第二固定衬套8为间隙配合,它们之间可相对转动,这样车架连接架17即可绕车架18转动。如图6所示,缓冲衬套12包括内衬套19和弹性外衬套20,弹性外衬套20套在内衬套19的外缘,第四螺栓21穿过内衬套19将内衬套19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摇臂式悬挂减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两个相配套的支架(1)、发动机吊挂轴(2)、轴承(3)、第一螺栓(4)、第一固定衬套(5)、第一连接架套管(6)、第二螺栓(7)、第二固定衬套(8)、第二连接架套管(9)、连接板(10)、缓冲套管(11)和缓冲衬套(12),发动机吊挂轴(2)固定在两个支架(1)的外端之间,在发动机吊挂轴(2)两端安装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的轴承(3),第一螺栓(4)穿过两支架(1)的里端以及位于两支架(1)之间的第一固定衬套(5)并将三者固定,在第一固定衬套(5)外套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接架套管(6);第二螺栓(7)穿过第二固定衬套(8)并将其固定在车架(18)上,在第二固定衬套(8)上套有可转动的第二连接架套管(9),第二连接架套管(9)通过连接板(10)与第一连接架套管(6)相连接;在两支架(1)大致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缓冲套管(11),缓冲衬套(12)安装在缓冲套管(11)内,缓冲衬套(12)的一端固定在车架(1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泓姜卫海侯传宁蔡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