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涉及停车设备领域,解决了目前的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每一个上层车位设置有一个提升装置,提升装置数量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上层载车板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所述上层载车板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少了提升装置的数量,使得停车设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滑轮组的使用,提高了传动比,减小了液压油缸的长度,使得制造成本下降,而且安装方便。并且在升降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多导致了停车场所的紧张,要想解决停车问题必须修建大型停车场,由于大型停车场需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这不仅增加了修建停车场的成本,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土地面积可谓寸土寸金,修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如此众多的平面停车场,几乎是无法实现,因此,立体停车场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目前的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每一个上层车位设置有一个提升装置,提升装置数量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减少了提升装置的数量,使得停车设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上层载车板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所述上层载车板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上。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所述钢结构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左侧提升钢索以及右侧提升钢索,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后端设有左侧提升动滑轮以及右侧提升动滑轮,所述左侧提升钢索绕过上层载车板的左侧提升动滑轮、钢结构框架上的定滑轮以及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右侧提升钢索绕过上层载车板的右侧提升动滑轮、钢结构框架上右侧的定滑轮以及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左侧提升钢索以及右侧提升钢索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坠器安装于钢结构框架的上层车位的两侧边的纵梁上。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结构框架纵梁的后端设有一个止挡块。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前端设有前侧平衡轮,其后端设有后侧平衡轮,平衡钢索绕过前侧平衡轮与后侧平衡轮,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前侧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后侧的底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一机多板,即一个液压油缸提升多个上层载车板,减少了提升装置的数量,使得停车设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2、滑轮组的使用,提高了传动比,减小了液压油缸的长度,使得制造成本下降,而且安装方便。3、左侧提升钢索与右侧提升钢索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在升降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张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左侧提升钢索与右侧提升钢索上的张力不同时及时反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提升机构(绕有左侧提升钢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层车位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与以及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钢结构框架1,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4,上层载车板3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2,所述上层载车板3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2上,所述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所述钢结构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所述上层载车板3的后端设有左侧提升动滑轮10以及右侧提升动滑轮7,所述左侧提升钢索9绕过上层载车板3的左侧提升动滑轮10、钢结构框架1上的定滑轮12以及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右侧提升钢索9绕过上层载车板3的右侧提升动滑轮10、钢结构框架1上右侧的定滑轮12以及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所述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所述防坠器2安装于钢结构框架1的上层车位的两侧边的纵梁上,所述钢结构框架1纵梁的后端设有一个止挡块11,所述上层载车板3的前端设有前侧平衡轮31,其后端设有后侧平衡轮33,平衡钢索32绕过前侧平衡轮31与后侧平衡轮33,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1前侧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1后侧的底部。使用时,车辆需停入上层车位时,例如,左侧的上层载车板3降下来,左侧上层车位对应的防坠器2处于收回状态,同时地面对应位置车辆离开,液压油缸4通过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的牵引使得该上层载车板3下降到下层,而其他位置的上层载车板3落在弹出的防坠器2上不会降下来,车辆停好后,液压油缸4通过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的牵引使得所有的的上层载车板3上升,直至遇到止挡块11的阻挡而不再上升,利用一个液压油缸4升降多个上层载车板3,实现了一机多板,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从而使得设备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左侧提升钢索9与右侧提升钢索8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在升降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张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左侧提升钢索9与右侧提升钢索8上的张力明显不同时及时反馈。另外,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以及左侧提升动滑轮10以及右侧提升动滑轮7的使用,使得传动比为1:2,减小了液压油缸4的长度,使得制造成本下降,而且安装方便,车辆停入位于下层车位的过程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赘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 “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包括钢结构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4),上层载车板(3)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2),所述上层载车板(3)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包括钢结构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4),上层载车板(3)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2),所述上层载车板(3)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所述钢结构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所述上层载车板(3)的后端设有左侧提升动滑轮(10)以及右侧提升动滑轮(7),所述左侧提升钢索(9)绕过上层载车板(3)的左侧提升动滑轮(10)、钢结构框架(1)上的定滑轮(12)以及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右侧提升钢索(9)绕过上层载车板(3)的右侧提升动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续航,凌晓东,谢凯,靖宁娴,王苏龙,
申请(专利权)人:池续航,江苏金三角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