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征专利>正文

提挂两用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72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挂两用兜,收拢时作提兜、提包用;撑开时既能作提篮用,又能作自行车挂篮用;钓鱼爱好者还可在其中加一个塑料袋,用以携带活鱼,一物多用,既经济又方便。(*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挂两用兜属生活用品。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自行车挂篮,只能作挂篮或提篮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又不宜把挂篮取下来作为篮子提着,因此人们常常把某些物品装在提兜里,再把提兜放在挂篮内,这样既不经济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作提兜、提包用,又能作提篮和自行车挂篮用的产品,做到一物多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网兜或提包的上沿连接在一个可合拢、可张开的活动框架上,框架合拢时成为包、张开则成为篮,提手可倒下即成为自行车挂篮的支撑件。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提挂两用兜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状态。该产品由兜或包主体①连接在一个由前框架②、后框架③及提手(亦即支撑)④铰结在一起的部件上,提手(亦即支撑)④的中间有一个用以卡在自行车灯钩上的卡口,后框架③上、或主体①的上沿有用以固定在自行车把上的挂钩或固定带⑤。该产品的各种使用状态如下图1提手向上,前、后框架张开成为提篮。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提挂两用兜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状态。该产品由软质材料做成的兜包主体①连接在一个由硬质材料做成“凵”形的前框架②、后框架③及提手(亦即支撑)④铰结在一起的部件上。提手(亦即支撑)④的中间有一个用以卡在自行车灯钩上的卡口,后框架③上或主体①的沿口上有用以固定在自行车把上的挂钩或固定带⑤。该产品的各种使用状态如下一、前后框架②③张开,兜、包主体①的口随之张开,提手④向上时,成图1状,即作提篮用。二、前后框架②③张开,兜、包主体①的口随之张开。将挂钩或固定带⑤挂在自行车把上,提手(亦即支撑)④倒向后下方,并卡在灯钩上,成图2状,即作挂篮用。三、前后框架②③合拢,兜、包主体①的口随之关闭,提手④向上时,成图3状,即作提包用。 附图说明图1为提篮主视图图2为挂篮主视图图3为提包主视图图4为提篮左视图图5为提篮俯视图图6为挂篮左视图图7为提包侧视图权利要求1.一种提兜,其特征是提兜①口连接在一个由硬质材料做成形的前框架②;后框架③;及提手(亦即支撑)④;铰结在一起的部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兜,后框架③上有挂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兜,兜主体①沿口上有固定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挂两用兜,收拢时作提兜、提包用;撑开时既能作提篮用,又能作自行车挂篮用;钓鱼爱好者还可在其中加一个塑料袋,用以携带活鱼,一物多用,既经济又方便。文档编号A45C3/00GK2081229SQ9021183公开日1991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高春靖, 任丽华, 高征 申请人:高征, 任丽华, 高春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兜,其特征是提兜①口连接在一个由硬质材料做成“*”形的前框架②;后框架③;及提手(亦即支撑)④;铰结在一起的部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靖任丽华高征
申请(专利权)人:高征任丽华高春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