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心血管系统仿真模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6635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心血管系统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脏四腔室子模型、肺循环子模型、血管网络子模型、反射控制子模型、静脉塌陷子模型,心脏四腔室子模型设有连接左心房的左心室和连接右心房的右心室,分别驱动体循环和肺循环;血管网络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动脉系统、外周循环系统和静脉系统,其中动脉系统的输入与左心室的输出相连;静脉系统的输出与右心房的输入相连;所述静脉塌陷子模型与静脉系统的另一个输入相连;所述动脉系统的输出通过颈动脉连接反射控制子模型,反射控制子模型通过设置在心脏四腔室模块中的心率、心脏收缩性效应器,以及设置在血管网络子模型中的动脉阻力、静脉容积和血管紧张度效应器对模型系统的血压波动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理信号仿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分布式的人体心血管 系统仿真模型。
技术介绍
所谓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即为了研宄、分析而构造一个与真实系统具有某种相 似性的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各种仿真实验研宄。其目的是通过研宄系统模型的方法来研 宄一个真实系统的特性。目前这种方法已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并显现出许多其他实验 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特点是:可不受时空的限制,对系统反应进行预测;可实现极 端条件下的模拟研宄,以考虑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可能反应;可对众多的实验及观察资料 进行系统分析与整合,并提出新的假说;可作为预研手段为真实系统运行奠定基础,可以节 约研宄经费,缩短实验周期、减少风险、提高效率。 人体生理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非线性连续动态系统,对它进行定量推理的研宄 还刚刚开始,而且难度比较大,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实验都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对其进行 仿真研宄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具有普遍性。循环系统是人们了解得较为深入细致的生 理系统,尤其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性是由流体动力学主宰的,因此,对于血液循环系 统,往往可以根据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定律,通过建立参数模型来进行研宄。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重要的人体生理系统,也是较早且较为成功的运用建模与仿真 进行研宄的生理系统之一。对于血液循环系统的仿真研宄,不仅开拓了人们对于循环系统 生理、病理和机理的认识,还增加了对于循环系统辅助装置的优化控制能力。血液循环系 统的仿真成果较多,对于循环系统的各个生理过程,几乎都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如心 脏电活动模型、心泵的弹性腔模型、血管管壁 特性模型等。还建立了模拟循环系统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的模型,如心衰模 型、输液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模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及体外反搏模型等。根据仿真目的不同,各种模型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应用范 围。 心血管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两大类:集总参数模型和分布式模型。集总参数模型通 常较为简单,只包括电阻和电容等基本组件,可以很好的描述压力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 相互作用,但却很难表达血液动力学参数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分布。分布式模型相对复杂,需 充分考虑人体解剖结构引起的系统循环的分布性及血液的传播性,因此模型包含多段血管 树。 目前,心血管系统仿真主要有以下研宄:Balar等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上肢动脉内压力-流量的传递问题,其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烧动脉的压力-流量波形可以分析大血管的病变。Karamanoglu等建立了人体动脉系统多分支模型。Ursino建立了一个具有动脉压 力感受器的心血管系统模型,仿真急性失血时调节机制的作用,2000年他研宄了心血管系 统对缺氧和有氧运动的反应〇Heldt 等建立 了可对人体立位耐力不良进行仿真研宄的模型。2005年Liang和Liu建立了一个针对心血管系统的闭环集总参数 模型° 2006 年Korakianitis和Shi在Ursino的工作 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心脏瓣膜动力学和心房与心室间交互作用的心血管系统集总式参 数模型。 上述模型繁简不一,各有所长,有的是采用非线性血管单元,有的考虑了中枢控制 机制,其心脏、血管的表示、脉管系统模型结构及构成单元的数目亦有很大不同。大部分模 型结构较为简单,且在仿真效果上,是"刺激专一"(Stimulus-specific)的,即仅能针对某 一种特殊刺激或因素进行仿真研宄。因此,不能反映不同应激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同影 响,也不能更深入了解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可全面仿真心血管响应的分布式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 仿真心室心房压力、各血管段血流量及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以及心血管系统对外界的应激 响应。 为达到以上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心血管系统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脏四腔室子模型、肺循环子模型、血管网络子模型、反射控制子模型、静脉塌陷子模型,所述心脏四腔室子模型设有连接左心房的左心室和连接右心房的右心室,分别驱动体循环和肺循环;所述血管网络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动脉系统、外周循环系统和静脉系统,其中动脉系统的输入与左心室的输出相连;静脉系统的输出与右心房的输入相连;所述静脉塌陷子模型与静脉系统的另一个输入相连;所述动脉系统的输出通过颈动脉连接反射控制子模型,反射控制子模型通过设置在心脏四腔室模块中的心率、心脏收缩性效应器,以及设置在血管网络子模型中的动脉阻力、静脉容积和血管紧张度效应器对模型系统的血压波动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卢虹冰冯娜廖琪梅张曦濮黄生张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