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02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由前围邦(1)和具有篮支连结板(2-1)、灯架连结板(2-2)的后底邦(2)经焊接而组成,且在前围邦(1)和后底邦(2)上复设有网片(3),其特征在于,在网片(3)的网片沿口(4)上,包覆有呈“∩”形的钢板制件(5),且网片(3)与钢板制件(5)两者呈紧扣合连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自行车技术,具体说的是一种在其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它仍由前围邦和具有篮支连结板、灯架连结板的后底邦经焊接而组成,且在前围邦和后底邦上分别复设有网片,其改进点在于,在网片沿口上,包覆有呈 形的钢板制件,且网片,与钢板制件两者呈紧扣合连结。而所说的网片沿口,是由前围邦和后底邦所构成的上沿口的网片沿口,或者是由前围邦和后底邦所构成的上沿口以下部位的网片沿口。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片与钢板制件的连结强度,本技术的网片沿口所包括的钢板制件与网片,两者还经由焊接而固定连结。考虑到自行车露天使用时间长,为了避免腐蚀生锈,而提高耐用性,本技术的前围邦、后底邦、网片和钢板制件,均优选采用不锈钢制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之后,其所具有的网片沿口光整平滑,不会产生刺伤或划破人体或物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经久耐用,回收无污染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请参读附图5至8。在前围邦1和后底邦2的下部以及在后底邦2的底部复设网片3;而网片沿口4-2,由呈 形的0.5mm厚的不锈钢板制件5包覆在网片3上,且经冲压工艺而紧扣合连结而成(请参读附图5、6、8)。除了在钢板制件5上不再点焊外,其它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权利要求1.一种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由前围邦(1)和具有篮支连结板(2-1)、灯架连结板(2-2)的后底邦(2)经焊接而组成,且在前围邦(1)和后底邦(2)上复设有网片(3),其特征在于,在网片(3)的网片沿口(4)上,包覆有呈 形的钢板制件(5),且网片(3)与钢板制件(5)两者呈紧扣合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网片沿口(4),是由前围邦(1)和后底邦(2)所构成的上沿口的网片沿口(4-1),或者是由前围邦(1)和后底邦(2)所构成的上沿口以下部位的网片沿口(4-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其特征在于,网片沿口(4)所包括的钢板制件(5)与网片(3),两者还经由焊接而固定连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其特征在于,前围邦(1)、后底邦(2)、网片(3)和钢板制件(5),均系不锈钢制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所公开的是一种网片沿口包覆钢板的自行车篮,属于自行车技术。本技术以其在网片沿口(4)的网片(3)上包覆呈“∩”形钢板制件(5),且两者紧扣合连结为其主要特征。本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的网片沿口不光整平滑,制作工艺较烦,制造成本较高,经久耐用性差等不足。可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文档编号B62J9/00GK2568518SQ0226401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丁鹤林, 朱国新 申请人:常州市丰宇五金工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鹤林朱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丰宇五金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