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输液管、机盖,机架上设有过滤管,过滤管一端连接驱动轴,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轴下方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连接左喷管,左喷管通过中间连接套连接有右喷管;中间连接套的上方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染料承接板,染料承接板的中部向下凹陷有喷液槽,机架的内侧壁上具有框形的定位凸起边,定位凸起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球头柱塞,染料承接板放置在定位凸起边的上方;机架的下端内设有搅拌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它喷管拆装方便,有效过滤染料中的杂质且染料搅拌均匀,双重喷射染色效果好,喷管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应用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是将绞纱套挂在旋转喷管上,并随着喷管转动,染色时,通过设置在机体上的染料供应装置将染料由具有喷孔的喷管喷至绞纱上,从而实现染色目的。然而,现有的这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由于只依靠喷管喷出染料染色,染色不均匀,纱丝出现内外层色差,而且,由于无染料搅拌装置,导致染料不均匀影响染色效果。同时,通过循环泵将染料进行循环加上染色机中无过滤装置,容易使泵体堵塞,且也会影响染色效果。另外,现有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中喷管上套设绞纱时需要将整个喷管进行拆卸安装,非常麻烦,而且,喷管给绞纱提供支撑力,当绞纱量增多时,喷管受力过大容易导致喷管扭曲损坏,减少使用寿命。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宄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它喷管拆装方便,有效过滤染料中的杂质且染料搅拌均匀,双重喷射染色效果好,喷管不易损坏,采用旋桨实现染料循环,不会产生堵塞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输液管、盖合在所述机架上的机盖,所述机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两端伸出机架,过滤管处于机架内的部分管体由环形过滤网构成,过滤管一端套插在输液管一端的内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轴下方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左喷管,所述左喷管通过中间连接套连接有右喷管,左喷管和右喷管相对的一端均具有螺纹,所述中间连接套螺接在左喷管和右喷管的一端上,左喷管和右喷管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其外侧一端均伸出机架外;所述中间连接套的上方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染料承接板,所述染料承接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凹陷底部开设有喷液槽,机架的内侧壁上具有框形的定位凸起边,定位凸起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球头柱塞,染料承接板放置在定位凸起边的上方,染料承接板的边部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部,环形部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凹槽,球头柱塞的钢球嵌套在环形凹槽中;所述输液管的下端伸入机架的底部并与底部中的横向套管相连通,横向套管与进液管相通,进液管上设有旋桨,旋桨的转轴通过机架的外部设有的电机带动,输液管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输液管隔开成为互不干扰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上端套设在过滤管的一端外侧,第二输液管的上端与右喷管的进液端连通;机架的下端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安装在丝杆上,所述丝杆部分伸出机架外,丝杆伸出机架部分的端部枢接有搅拌手柄,丝杆一侧的机架侧壁上开设有染料添加口。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中间支撑轴,所述中间支撑轴的一端铰接在机架的侧壁上、另一端部伸入机架中并铰接在横向套管的内壁上固定有的支撑块中,中间支撑轴伸入机架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旋桨的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的右端固定有旋桨连接框,旋桨的转轴铰接在旋桨连接框中设有的支架上,横向套管的左端固定在机架的底部的右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与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轴机壳内,所述传动带穿过驱动轴机壳上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转动轴机壳内,所述传动带穿过转动轴机壳上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喷液槽为长条形槽。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与输液管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的一端伸出机架外并与蒸汽源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外侧设有固定块将输液管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机盖为弧形顶盖且铰接在机架的的顶部外壁上。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机架中设置转动的过滤管,在对染液旋转搅拌的同时利用过滤网对染液进行过滤,有效过滤染料中的杂质,提高染色效果;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经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使喷管转动,结构合理紧凑;通过中间连接套螺接左喷管和右喷管,喷管拆装方便,中间连接套与染料承接板之间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提供支撑力避免喷管承受过大的拉力而损坏,染料承接板通过球头柱塞与机架内壁连接,染料承接板拆装方便;通过采用电机驱动旋桨实现染料循环,不会产生堵塞问题;通过在机架中设置搅拌叶和丝杆,摇动搅拌手柄进行搅拌,使加入的染料更均匀,有利于后续的循环染色。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叶、丝杆与搅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10、输液管20、盖合在所述机架10上的机盖11,所述机架10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过滤管30,所述过滤管30两端伸出机架10,过滤管30处于机架10内的部分管体由环形过滤网31构成,过滤管30 —端套插在输液管20 —端的内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轴40,所述驱动轴40连接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驱动轴40下方通过传动带42连接有传动轴43,所述传动轴43连接左喷管50,所述左喷管50通过中间连接套51连接有右喷管52,左喷管50和右喷管52相对的一端均具有螺纹,所述中间连接套51螺接在左喷管50和右喷管52的一端上,左喷管50和右喷管52转动设置在机架10上且其外侧一端均伸出机架10外;所述中间连接套51的上方通过支撑块60固定连接有染料承接板61,所述染料承接板61的中部向下凹陷,凹陷底部开设有喷液槽62,机架10的内侧壁上具有框形的定位凸起边12,定位凸起边12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球头柱塞13,染料承接板61放置在定位凸起边12的上方,染料承接板61的边部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部63,环形部63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凹槽64,球头柱塞13的钢球嵌套在环形凹槽64中;所述输液管20的下端伸入机架10的底部并与底部中的横向套管70相连通,横向套管70与进液管71相通,进液管71上设有旋桨80,旋桨80的转轴通过机架10的外部设有的电机81带动,输液管20内设有竖直隔板21,所述竖直隔板21将输液管20隔开成为互不干扰的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3,所述第一输液管22的上端套设在过滤管30的一端外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重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输液管、盖合在所述机架上的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两端伸出机架,过滤管处于机架内的部分管体由环形过滤网构成,过滤管一端套插在输液管一端的内部,另一端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轴下方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左喷管,所述左喷管通过中间连接套连接有右喷管,左喷管和右喷管相对的一端均具有螺纹,所述中间连接套螺接在左喷管和右喷管的一端上,左喷管和右喷管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其外侧一端均伸出机架外;所述中间连接套的上方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染料承接板,所述染料承接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凹陷底部开设有喷液槽,机架的内侧壁上具有框形的定位凸起边,定位凸起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球头柱塞,染料承接板放置在定位凸起边的上方,染料承接板的边部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形部,环形部的外侧壁具有环形凹槽,球头柱塞的钢球嵌套在环形凹槽中;所述输液管的下端伸入机架的底部并与底部中的横向套管相连通,横向套管与进液管相通,进液管上设有旋桨,旋桨的转轴通过机架的外部设有的电机带动,输液管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输液管隔开成为互不干扰的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上端套设在过滤管的一端外侧,第二输液管的上端与右喷管的进液端连通;机架的下端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安装在丝杆上,所述丝杆部分伸出机架外,丝杆伸出机架部分的端部枢接有搅拌手柄,丝杆一侧的机架侧壁上开设有染料添加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明琴,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菱湖东方丝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